韓富娟+高全
(1.寧夏石嘴山市第九小學;2.寧夏石嘴山市第十三中學)
摘 要:隨著小學教育的發展,在素質教育觀念影響下,小學生的身體健康問題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小學生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體育游戲是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主要教學手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首先分析了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和意義,然后立足小學生的特點,闡述了小學體育游戲的設計原則,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育教學;小學教育;體育游戲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科技迅速發展,小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都能接觸到大量的信息資源,因此,拘泥于體育教材,注重理論教學,單一的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目前的小學體育教學要求。游戲是小學生最喜愛的方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必然能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通過體育游戲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小學生堅定的意志品質。
一、體育游戲對小學體育教學的作用
1.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小學生猶如一張白紙,小學時期是學生智力開發、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小學體育教學將體育學習隱含在體育游戲之中,可以鍛煉小學生的身體,培養小學生堅韌不拔、勇于挑戰、無所畏懼的精神品質,還能通過游戲,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培養學生之間的同學情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規則精神,更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可見,體育教學中的體育游戲能夠引導小學生形成團結一致、勇于擔當、誠實守信的優秀品質,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提升小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
在科學理念的指導下,通過正確的方式進行鍛煉和健身,提高小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是小學體育教學長期秉承的教學理念,也是小學體育教學不斷追求的目標。體育游戲能夠開發和鍛煉小學生走、跑、跳的基礎能力,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激發小學生的運動細胞,提升身體機能。同時,在游戲的過程中,也需要小學生通過判斷進行靈活的游戲,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小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應變能力,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
3.激發小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
小學生受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制約,性格活潑好動,喜歡生動、有趣的事物,因此,在室內體育理論學習中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且單調的室內理論教學,對小學生而言過于枯燥乏味,導致教學質量低,難以達到預期教學效果。而體育游戲對小學生的約束性低,學生可以親自參與到游戲之中,特別是情節生動、趣味性強的游戲,符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對小學生的吸引力極強,可以充分激發小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由此可見,將體育知識融入體育游戲,通過體育游戲進行教學,能夠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
二、小學生的特點分析
小學生精力旺盛,同時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因此,對小學體育教學而言,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讓學生遵守課堂紀律,聽從教師安排,這導致教師將精力集中在對學生的管理上,無法兼顧教學內容,致使教學效果不佳。與此同時,小學生好奇心強,思維邏輯差,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問一些與教學無關的問題,影響教師教學思路和教學進度。除此以外,隨著小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小學生的好勝心也逐漸顯現。
三、小學體育游戲的設計原則
1.教育性
在小學教育階段,教育性是開展教學活動的第一要義。因為小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較低,不具備分辨是非的能力,同時,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在信息大爆炸時代,自媒體快速發展,各種信息魚目混雜,保持小學生接觸到的思想的正確性顯得尤為緊迫。因此,小學體育游戲設計要具有教育性。
例如,小學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老鷹捉小雞”游戲,讓身材相對高大、責任心強的小學生扮演“雞媽媽”,再找一名學生扮演“老鷹”,其余學生扮演“雞寶寶”,在這一游戲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讓學生懂得保護弱小、不恃強凌弱的道理。
2.健康性
我國的小學義務教學為六年制,在這六年的時間內,小學生是在不斷變化和成長的,因此,小學體育教學的健康性實質也應有所區別。將小學生分為三個階段,1~2年級為第一階段,3~4年級為第二階段,5~6年級為第三階段。對于第一階段的小學生而言,其自身年紀過小,自控能力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要側重體育游戲的健康與安全。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小游戲,如“木頭人”“你是誰”等游戲。針對第二階段的學生而言,小學生各方面的素質都有所提高,簡單的游戲難以對其產生吸引力,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技能練習,體育游戲的健康性應側重在意識方面,換言之,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基礎之上,通過體育游戲,讓學生掌握體育技術和體育技巧,讓小學生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體育能力。如,在訓練100米跑步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穿衣跑”游戲,即在40米的位置放一件外衣,讓學生在往返跑的過程中將衣服穿上,并拉上拉鏈,這一過程中,可以鍛煉學生的加速、減速技巧。對于第三階段的學生而言,其自我意識形成,體育技能掌握程度較高,更加喜歡對抗性體育游戲,此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具有對抗性的游戲,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如“足球對抗賽”。
3.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小學生學習而言尤為重要。通過上文的闡述,我們已經知道,小學生更容易接受和學習符合自己興趣愛好的事物,好玩、有趣的體育游戲,一方面能夠提高教師的體育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還能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小學體育教師要注重提高體育游戲的趣味性。可以在游戲的基礎上,編入故事情節,讓學生在故事情節中進行游戲,實現對學生思想教育和體育訓練的目標。
例如,在進行足球運球訓練時,進行“青蛙捉蟲”游戲,設定游戲故事情節為害蟲破壞田地里的幼苗,青蛙要為農民伯伯除害,捕捉害蟲,“青蛙”和“害蟲”由學生扮演,青蛙在捉害蟲的時候要進行運球,害蟲在逃跑的時候要進行“青蛙跳”。教師可以在操場上選取100米的距離,然后曲線放置7個飲料瓶,青蛙依次越過飲料瓶到達終點,害蟲則可通過直線到達,若在害蟲到達終點前,青蛙沒有捉住害蟲則青蛙捉蟲失敗。通過這個趣味游戲,學生在游戲中不自覺地完成了運球訓練和青蛙跳訓練。
綜上所述,將體育游戲融于小學體育教學,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激發小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符合素質教育要求,在設計小學體育游戲時,小學體育教師要遵循小學生的成長規律,為其設計具有教育性、健康性和趣味性的游戲。
參考文獻:
[1]曹梅.沈陽市小學生體育游戲參與現狀及應用效果的實驗研究[D].沈陽體育學院,2015.
[2]李廣源.探索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的作用與設計原則[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2):145-146.
[3]吳芳.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南昌大學,2013.
[4]黃綿成,李方姝,付曉蒙,等.“體育游戲”在成都市中、小學課改中的運用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2(6).
[5]侍崇艷,劉峰.蘇北小學體育教師體育游戲運用特征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2(6).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