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薇莎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第二小學)
摘 要:對聯,漢族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它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漢字特征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它對仗工整,音韻和諧,被譽為“詩中之詩”,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關鍵詞:小學語文;傳統文化;對聯
作文語文老師,如果能珍視“對聯”這一瑰寶,把對聯引入課堂,帶領學生了解對聯的相關知識,感知對聯的形式美與內容美,初步學習欣賞對聯的方法,一定能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開啟興趣之門,走進對聯世界
要想引導學生走進對聯世界,就要激發他們對對聯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喜歡學,樂于研究和探索,有了興趣,才能對學習本身保持熱情,學得出色。
片段1:
同學們,你們看這樣一副對聯(屏幕展示——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是:六七八九,橫批:南北)當時的地方官員是鄭板橋,他看見這戶人家的對聯后趕緊派人送去了年貨和衣物,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同學們議論紛紛,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我故意賣了個關子說:“其實啊,這副對聯里隱含著這戶人家想表達的訴求:缺衣少食。但是這和對聯本身又有什么關系呢?”很快,同學們悟出來了,原來是缺“一”少“十”,取其諧音,很有意思。通過這個小故事,激發了學生對對聯的探索熱情。
老師這兒還有一副對聯,此聯傳說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所作:
上聯:福無雙至
下聯:禍不單行
看了這副對聯,覺得它有什么特別的呢?很多同學發言了,一個同學說:“一般的對聯都寓意著吉祥幸福,這副對聯怎么含義不大好啊?”我說:“是啊,誰叫王羲之的書法寫得太好呢!相傳有一年他貼出的第一副春聯是‘春風春雨春色,新年新景新家,此聯非常貼合新春的景象,剛一貼出,即被人趁著夜色揭走了。王羲之也不惱,又寫了一副,這副是‘鶯啼北里千山綠,燕語南鄰萬戶歡,此聯一出,你們猜怎么樣?”“又被偷走了!”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可這天已是除夕,左鄰右舍都貼上了對聯,唯獨自己的家門口空空如也。王羲之想了想,又寫了一副,寫完后,讓家人把對聯截去了一段,把上半截張貼在門口,就是剛剛大家看到的‘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夜間又有人來,但借著月色發現這副春聯好像不大吉利,只好作罷。初一早晨,王羲之和家人把截下的那段貼上去,大家一看,對聯變成了‘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同學們看看,這兩副對聯一比較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寓意完全不同了,后一副對聯變成美好的祈愿了。”
學生跟隨著老師講述的故事,被一副副精巧的對聯吸引了。他們興趣盎然地跟著老師,走進了神奇、生動的對聯世界。他們懷著濃厚的興趣、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動地去尋覓和學習這獨具魅力的對聯。
二、欣賞佳聯增見聞,滲透知識添樂趣
對聯是詩中詩,創作一副對聯需要立意、構思、選材、布局、遣詞、煉字。如何在學習的過程中滲透對聯的相關知識,提高學生對對聯的欣賞能力,讓學生不僅愛對聯,而且學會欣賞對聯,這考驗著老師的智慧,需要我們在教學時做到“潤物細無聲”。
片段2:
師:同學們,這是一副對聯的上聯:一條大路通南北,想一想,聯系一下你平時看到的對聯,能不能自己對一對下聯?思考片刻后,一個學生舉手發言了:“兩只貓咪走天下。”話剛一說完,全班哈哈大笑。我問大家笑什么。孩子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老師,我覺得他的下聯好像是對出來了,但是上下聯講的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畫面。”“是啊,風馬牛不相及!”又有一個同學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時老師說:“你們說得有道理,對聯的第一個特點,字數相等他做到了,但是還有個特點,‘意境相合他沒做好,所以感覺上下聯描繪的畫面差異太大,覺得有些詼諧。誰再來對對下聯?”有的同學說:“萬里長江貫東西。”老師再請學生評價,學生領悟得很快,一個同學說:“這個下聯對得不錯,因為上下聯描寫的都是自然景象,意境相合。”我對會評價的同學給予贊賞,評價本身也是一種能力。
師:我們再來看一個上聯:山靜松聲遠,同學們來看看你能不能對出下聯?
學生各個眉頭緊皺,都在認真地思考,過了一會兒,一個學生說:“可不可以這樣對,‘樹林泉氣香。”我請他坐下,讓同學們來說一說自己的理解,覺得好不好?一個學生說:“我覺得他的上下聯意境倒是相合了,但是,‘山靜和‘樹林好像不太對!”“是的,對聯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上下聯之間詞性相同,結構相當。‘山靜和‘樹林結構不同,詞性也不同,你們覺得怎么改合適?”“老師,您覺得改成‘林幽泉氣香怎么樣?”“這么一改,果真好多了,看來你們已經意識到了對聯的一個特點就是詞類相當,即上下聯相應部分要實詞對實詞,虛詞對虛詞,結構相應,真不錯!”
師小結: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發現,對聯有以下幾個特點:字數相等,詞類相當,意境相合,平仄相對,我們可以多讀多品對聯來感悟。
這個教學片段中經過老師巧妙地滲透,學生對對聯的特點有了初步的認識,也通過對聯的交流與碰撞,領悟到了對聯所蘊含的文化魅力和智慧。
三、撰好聯益智養心,品佳聯廣見博聞
嘗試著對簡單的對聯,讓學生更深入地領悟對聯的特點,也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很有幫助。
片段3:欣賞廈門對聯
我們身處美麗的鷺島,這里鮮花盛開,綠樹長青,山風海濤,風景秀麗,各個景點都有對聯,為這個城市增添的韻味,老師收集了一些廈門景點的對聯,我們可以一起來朗讀,細細品味。
(出示對聯,生誦讀,師相機講解)
霧鎖山頭山鎖霧
天連水尾水連天
師:這副對聯描寫的是鼓浪嶼上的風景。這是一副回文對聯,就是上下聯從最后一個字往前倒著念也可以成一副對聯,意思就是說大霧彌漫,看不清遠處的山峰;水天一色,天水相接。杭州西湖中山公園天下景亭也有這樣的回文聯:“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把西湖山光水色、晴雨景象盡收聯中,耐人回味。這副回文聯也是疊字聯,讀成“秀秀明明處處山山水水;奇奇好好時時雨雨晴晴”也十分流暢自然。
只要語文教師能聯系生活實際,樂于指導,善于啟發,并恰當借鑒典型經驗,校園的對聯之花定會絢麗奪目,傳統文化必將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黎淑萍.通過對聯感受傳統文化[J].文學教育(下),2012(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