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紅
(山西省汾陽市府學街小學)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以及生活閱歷的積累有著重要的影響。主要圍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就分段式訓練在其中的應用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分段式訓練;寫作教學
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身心成長、思想意識等都有了較大的變化,他們在各階段所呈現的特征有所差異。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采用分段式訓練法,可以根據學生的成長階段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而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一、分段式訓練的主要特征
1.充分利用學生成長的特點
分段訓練模式能充分利用學生的成長規律,例如,對于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情感還不是非常豐富,表達方式也相對簡單,但是到了三、四年級這一階段時,他們的生活經驗有了極大的提升,他們的抒發欲望得到了初步的激發。而當處于五、六年級這一階段時,他們的心智有了較大的發展,可以利用所學的知識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分段式訓練正是利用學生的這一特征開展教學工作,促使學生的寫作能力進一步提升。
2.充分利用學生進步的特點
在語文學習中,學生最先接觸的是文字,然后才是詞語、文章以及詩詞等。在剛接觸語文的過程中,他們難以組織系統的語言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隨著語文知識的不斷積累,隨著生活閱歷的逐漸豐富,他們的寫作能力也在逐漸提升。在小學寫作教學中,分段式訓練正是利用學生在不斷進步的這一特點進行教學,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不斷提升。
3.充分利用學生知識積累的特點
在不斷的成長與學習中,學生的知識與經驗在不斷地增長,在寫作過程中,他們能運用的知識與素材也逐漸增多。分段式教學可以利用學生的知識積累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促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增強。
二、分段式訓練需要重視的問題
1.因材施教
學生的認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他們的學習能力也會有所差異,所以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認清學生的這些差異,對他們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要盡可能地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掌握寫作技巧,使他們的寫作能力有所提升。
2.遵循教材
教材是學生學習寫作知識的基礎,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指導作用,它能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寫作技巧。故此,在開展分段式訓練時,教師一定要遵循教材。
3.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
小學生思想非常單純,他們的寫作大多是通過模仿的方式或者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但是一味地模仿很難讓學生寫出屬于自己的文章。因此,語文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融入生活,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經驗開展寫作,這樣對于增強他們的創新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促進他們寫作水平的提升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分段式訓練教學的應用
1.重視對學生的表達方式進行教學
在初級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閱讀經典文章的好習慣,讓學生能在文章里積累詞語與句子的表達。例如,要想使一篇文章更具內涵,那么就需要運用一些成語或者詩詞,運用一些優美的句子等,這樣就能使文章更加可讀。此外,教師還要教會學生一些簡單句式的變化,例如將“被字句”轉變為“把字句”等。這樣一來,學生就初步掌握了寫作基礎知識,為接下來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中級階段,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段落的劃分,讓學生了解一些修辭手法,通過劃分段落,提升學生的語言歸納能力,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此外,學生如果掌握了修辭手法,那么就可以在文章寫作中運用更多的表達方式。
在最后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整篇文章進行理解。例如,讓學生概括文章的主題思想,從而使學生掌握文章的表達方式,了解文章的寫作特征等等。
2.重視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
在初級階段,語文教師要讓學生積累詞語、句子以及成語等,要多讓學生進行一些根據詞語或者成語造句的練習,使學生能很好地運用這些詞語或者句子。此外,教師要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寫作習慣。例如,讓他們養成寫日記或者周記的習慣,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中級階段,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段落寫作。例如,給學生一個段落文章,然后讓學生圍繞該段落進行改寫,可以讓他們適當地增加內容或者減少內容,這樣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段落寫作能力,為今后的文章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最后階段,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寫一篇完整的文章。例如,先讓學生通過仿寫的方式進行寫作,當他們的寫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之后,再要求他們創新,創作出屬于自己的文章。
綜上,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分段式訓練能根據學生的認知階段、思想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寫作教學,從而促使學生的寫作能力逐漸提升。
參考文獻:
[1]沈鳳.分段訓練模式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2):192.
[2]呂玉榮.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模式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5(34):123.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