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紅霞
摘 要:現如今,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互聯網進入人們的生活,而隨著互聯網的進步,一種新的概念——互聯網+為人們所熟知?;ヂ摼W的發展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互聯網上的大量信息成為學生和社會人員接受信息的主要來源,也極大地沖擊了歷史教學。主要研究了互聯網對歷史教學的影響。
關鍵詞:互聯網+;初中;歷史教學;助力
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使之逐漸被教育界重視,從而成為教育方法之一,改進了傳統的教學手段,也提高了教育的質量和效率。在傳統教學中,老師是課堂的主體,“灌輸性”教育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降低了教學的質量,而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給傳統的歷史教學帶來了沖擊和影響。
一、互聯網+對初中歷史教學的影響
1.互聯網+對傳統歷史教學的沖擊
傳統的歷史教學主要是老師講授為主,學生在課堂上并不會得到鍛煉。而學生學習歷史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并非真正對歷史感興趣,這兩者共同造成學生對歷史學習的不重視和不感興趣。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其在教育方面逐漸被應用并且得到廣泛的好評,這就對傳統的歷史教學形成沖擊,學生對新型的教學方式好奇不已,對傳統的方式更是不在乎,這就導致歷史教學的效率大大降低,老師應與時俱進,學習和適應互聯網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2.改變了歷史教學方法
過去的歷史課,老師通常都是對教材上的內容進行解釋和復述,極少擴展課外的知識,而課本上都是一些枯燥的文字,并不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這就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課堂活躍度不高,也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而當互聯網得到大力發展,進入老師的視野后,老師會利用互聯網上豐富的信息資源對該講的內容進行搜索,了解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同時制作成多媒體,其中包括的一些圖像和視頻等資料會大大提高學生的興趣。因為互聯網上的信息是公共的,所以老師可以讓學生自行搜索后在課上講出來,這就改變了過去老師完全按照書本進行講課的教學方法,開創了一種學生老師互換身份的新穎的教學手段。
3.豐富了歷史教學的信息資源
過去老師和學生對歷史的了解往往是從史書或一些人物傳記中得知的,這些有時并不全面,只是經歷過這段歷史的人對那個時期的主觀論述,由于過去老師得到信息的來源比較少,也就無法全面了解到對同一個歷史事跡不同人的描述,導致在講課時可能會產生異議。而互聯網中本身就存在很多信息,為老師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可以參考的資料,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信息網絡,老師不僅能從上面搜索到許多書籍,還可以看到其他人對這一事件的理解,集思廣益,防止在講課時出現失誤。
二、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互聯網+的措施
1.運用多媒體教學
互聯網+并不只是為歷史教學提供信息支持,讓老師制作幻燈片在課上進行使用的,而是老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制作網頁,
將上課要講的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發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前對該歷史事件有大致的了解,這樣不僅利于老師上課的講授,還能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比如說,當老師要進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地區”的講述時,老師可以提前制作一個網頁,用來介紹二戰的背景、參與二戰的國家以及我國長達多年的抗戰歷程,還可以放一些當時戰爭的圖片上去,吸引學生的眼球,從而讓他們自己主動了解我們國家抗日的艱難歷程。老師還可以利用網頁將知識脈絡進行梳理,有利于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2.課上課下教學相結合
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學生下課后很難與老師進行溝通,而互聯網+很容易解決了這個問題,老師與學生可以通過微信、郵件、QQ等通訊方式進行交流。與以往的文字交流不同,運用這些通訊工具,可以發送語音、視頻、圖片等信息,這就更方便交流,不存在溝通障礙,還能實現即時的雙向溝通,學生課上課下遇到問題時可以及時解決。
3.利用互聯網進行小組合作
過去學生得到信息的來源比較少,對許多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都是通過老師課上講述得知的,這多少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而運用互聯網+,學生可以輕松獲得許多自己想要的資料。有了這個條件,老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作業。比如紅軍長征這一歷史事件,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分組在網上搜集資料,了解紅軍長征的具體過程,并在課上講述,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總之,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勢必會對初中歷史教學產生影響,只要老師合理利用這一資源,該資源不僅不會產生不利的影響,還會對教學產生推動作用。利用互聯網可以豐富老師和學生的信息資源,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互聯網+的歷史背景下,老師要好好利用互聯網,促進歷史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姜春媚.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多媒體運用[J].中外交流,2015(34):129.
[2]丁行雨.基于互聯網的初中歷史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23):15-1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