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麗
摘 要: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更新不但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便利,也為教育事業邁上新的高度提供了堅實基礎。同樣,隨之而來的還有對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目前教育實踐正向著信息技術全覆蓋的方向努力,化學作為初中課堂中理論性較強、教學難度較高的學科,如果能合理使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會對教學效果大有裨益。
關鍵詞:初中化學;信息技術;教學應用
一、初中教學中導入教學環節使用信息技術不足
信息技術應用于化學課堂教學已是必然趨勢,然而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導入教學階段使用信息技術不足。根據錄像觀摩和調查研究發現,雖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制作的課件增加了許多欣賞性或誘導性的內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有的導入則顯得遍地開花而缺少明確的目標指向,結果出現頭重腳輕、本末倒置現象。這樣,不僅會打擊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熱情,也不符合新課程對信息技術應用的教學理念,所以要精心設計導入
教學。
二、信息技術在挖掘課程資源中的應用
有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習慣在網絡上搜集和書本內容一致的信息,然后在課堂上向同學們展示。但在這個過程中,有的老師無法找到十分貼切的信息,就使用了與教材內容相關的信息進行輔助教學。這樣一來,就會讓學生對知識產生理解上的模糊和偏差,甚至將學習引到錯誤的道路上。因此,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時,一定要將保持教材內容的原汁原貌擺在首位,不能有絲毫不符,否則就會使教育偏離本質。尤其是學習教學重點和難點相關內容的過程中,不能一味為了方便快捷而引入信息技術,而要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內容。例如,在教授“燃料及利用”相關的章節時,課本上都有相關的網站鏈接,可以找到航天飛船以及衛星發射時燃料燃燒的視頻。這樣一來,才使信息技術和教材內容完美結合,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產生正面的影響。
三、利用多媒體課件上好化學課
幻燈片在我國教育實踐中已經有了多年的使用過程,但它同樣還有不足之處,因為幻燈片在圖像轉換方面太過生硬,一些變化的過程無法生動地展示出來。隨著科技的發展,衍生出微課這種教學手段。微課改善了傳統幻燈片的缺點,雖然它和幻燈片比起來更小,但是可以將重要的知識點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將這些變化過程模擬演示出來,直觀而且形象。另一方面,初中化學的其他知識點也能運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比如在學習“分子和原子”的相關章節時,就能利用微課將微觀粒子組成各種物體的過程以及排列方式以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
四、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實驗教學效果
化學方程式貫穿了整個初中階段的化學課程,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難點。很多學生因為之前沒有接觸過化學方程式,因此很難完全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含義。比如在學習“電解水”的過程中,化學方程式的左邊是2H2O,右邊是2H2和O2,這是初中化學中最基礎的化學方程式。但有些學生在書寫這個化學方程式時,很容易寫成左邊是H2O,右邊是H2和O這樣的形式。究其原因,就是學生在學習化學方程式的過程中沒有充分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含義,而是死記硬背化學方程式的組成,然后在書寫的時候生搬硬套,就產生了錯誤和偏差。如果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把電解水的過程做成課件,在課堂上給學生演示,就能讓學生準確記憶化學方程式,并掌握物質變化的過程。
五、巧用信息技術解析概念加深學生的理解
化學知識和生活息息相關,但又不能完全按照生活經驗去理解。在學習相關知識時,學生沒有掌握學習過程的重點,或者學生沒有充分理解某一化學知識,造成學生意識主導了他對化學知識的錯誤理解,這點主要體現在比較簡單的化學概念上。比如溶解度的概念是指一定溫度下固態物質在100 g溶劑中溶解,當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這一固態物質溶解的質量。溶解度是相對于溶劑和溶質的概念,這是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一大重點,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大難點。單從概念上來看,其中包含了很多條件和設定,因此需要用信息技術把它層層剝離,給學生還原清晰明確的概念層次,讓學生緊緊抓住概念中“一定溫度下”“100 g溶劑”“飽和狀態”等關鍵因素,從而完全掌握溶解度的知識。
六、利用信息技術做好化學復習教學
在初三階段的教學計劃中,大部分學校都會利用臨近中考的兩三個月時間,將整個初中化學的內容串聯起來,然后逐步復習。這個過程也是學生對自身學習查漏補缺的過程,因此需要格外重視。利用信息技術輔助學生復習,可以為學生構建清晰的知識脈絡,理清各個知識點,然后加深記憶并且熟練掌握。
綜上所述,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是新時代背景下教育發展的新思路和新形勢。但是信息技術在我國教育中的應用道路才
剛剛開始,廣大的教育工作人員還需要對它進行深入的探索和
研究。
參考文獻:
[1]周建偉.多媒體技術與初中化學的整合[J].教育科學,2005(3).
[2]穆秀庚.打造“高效課堂”的路徑分析[J].世紀橋,2009(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