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星念
摘 要:原來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階段改革的要求。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轉變教學模式,分層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法逐漸被引入高中生物課堂,主要針對分層教學法在高中生物課程中的實踐進行探討,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打好基礎。
關鍵詞:新課標背景;高中;生物課程;分層教學
一、分層輔導
分層教學方法首要一點為分層輔導教學。分層輔導主要從三個方面出發,課前、課中、課后,包括整個教學過程。課前輔導主要是為教學過程中的學習打好基礎,做好準備工作。課中輔導主要是為學生解決課上遇到的問題,答疑解惑。課后輔導主要是復習鞏固學過的知識,做好各項學習工作。分層輔導教學主要是為學生打好基礎,答疑解惑,鞏固所學知識。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應采用不同的分層輔導方法,進而達到更好的效果。對成績不太好的學生應多進行輔導,主要以基礎知識和心理方面的輔導為主。目的是鼓勵他們重樹信心,克服學習困難,一點一滴地積累,增加學習興趣,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對成績差不多的學生主要以基礎知識加重點知識,再加一定程度的心理教育為主。目的是幫助他們對基礎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講解,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對知識可以更好地接受吸收,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自主學習能力更強。同時還應對他們加強鼓勵,確立更高的學習目標,爭取成績更加向前。對成績特別好的學生主要以重點知識加心理輔導為主。鼓勵他們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創新。發散思維,提高實踐知識學習能力。做好各項學習工作,力求達到最好的效果。
二、分層測試
考試是對學生學習能力完成情況的檢驗標準。周考、月考、期末考,每次考試都是對不同階段學習成果的檢驗??荚嚈z測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是有效的檢測方式。對教師來說可以為以后教學做好后續工作,以便更好地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對學生來說可以為本階段學習做一個檢測,為以后學習打好基礎,查漏補缺。分層測試也是基于這種目的所做的教學改進。測試試卷分別設置A卷、B卷、C卷。A卷用于檢測基礎較好的學生,內容結構為基礎+提升+拓展題;B卷用于檢測基礎一般的學生,內容結構為基礎+提升題;C卷用于檢測基礎一般的學生,內容結構為基礎題。每次測試結束把A卷、B卷、C卷發給每個學生作為學習資料。
采用這樣的方法進行檢測,可以更好地檢測不同等級學生的學習和接受情況,對學生學習起到鼓勵作用。鼓勵他們樹立更高的學習目標,向更好更高的目標努力前進,發憤圖強,努力學習。
三、分層評價
意見的反饋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學習模式、討論問題方法、作業的完成情況、課堂練習等,教師應使用不一樣的評價方法。不同等級應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但不應以固定的模式對每個學生進行固定的評價。應從發展觀的角度出發,不斷發現每個學生不一樣的地方,多采用鼓勵方式進行評價,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對成績不太好的學生進行激勵評價,從點滴做起,對他們取得的進步進行鼓勵、表揚,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自信心。對成績差不多的學生多采用鼓勵評價,對成績進步進行鼓勵,但也要指出不足的地方,幫助他們制訂更高的學習方向,使其努力學習,爭取更大的進步。對成績特別好的學生應采用競爭評價,做好各項學習工作,用高標準要求自己,不斷超越,不斷向前。采用分層評價的方法,對教師、學生發揮著很好的作用,分層激勵,分層鼓勵,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學習興趣,在學習中不斷成長、不斷進步,提高教學質量,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和學生的潛能,促進其更好的發展。
四、分層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由于要求對各層次的學生兼顧到位,從備課、課堂組織教學、輔導、作業布置和測試都需要分層次進行,導致工作量大增。雖然開始教師對剛接觸的新型教學模式會比較投入,但是長時間后難免會因為枯燥而繁雜的工作產生懈怠,勢必影響分層教學的推進和執行。首先,分層教學要在不同的學科或學校推廣實施,必須在全校的層面進行,配備足夠的有一定教學執行力的師資力量,加強學科建設,發揮科組老師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使分層教學能有效推進。其次,新課改要求學生改變學習的方式,同時更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教師不能還停留在過去“滿堂灌”和“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方法,而是要積極參與到教學改革中,更新教育觀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教師教學手段的實施直接影響素質教育的成效。最后,針對小部分學生對分層教學的參與不夠積極的情況,教師需做好思想動員,讓學生明白學習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分層教學是提高學習的有效手段之一。
參考文獻:
[1]汪忠.生物新課程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魏延松.淺談分層教學的實施[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