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祥
摘要:教師要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完善教學過程和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數學教學課堂的有效性。實踐出真知,只有通過不斷地探討、研究和實踐,才能找到適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道路,開發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效率;方法探討
教學改革要求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但在實際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沒有做到這一點,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潛能并沒有得到完全的開發。教師應積極探討和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消除畏懼心理,學好這一課程。
一、轉化教師角色。
教學改革的進行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不再是“把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教會學生學習”。教師的角色不能僅僅是“傳到授業解惑者”,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培養學生學習技能和技巧。在教學新課程時,教師不能直接把教學內容講給學生聽,而是用問題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和發現新內容,這樣的效果要比前者效果更加深刻和具有說服力。每一個理論和知識點都有其形成過程,讓學生了解這些過程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可能會對實際問題進行抽象,對舊知識進行歸納、推理和總結,這些都是知識形成的過程。若學生了解了這些知識的形成過程,對知識的來龍去脈就弄清楚了,從整體上對知識的結構有更深的了解,“活”學知識。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就需要教師先了解這些知識的產生過程,教師要付出更多精力和時間去了解,讓后引導學生不斷探究、不斷發現和不斷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發展和培養,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不再是死記硬背和生搬硬套,而是活學活用。學生對數學學習不再有畏懼心理,長時間保持積極的態度,學生會發現數學帶來的樂趣,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二、課堂的導入方法。
在眾多課堂教學的環節中,課堂導入起著重要的引導的作用,它也是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的重要憑借和工具,導入的質量的高低對整堂課堂的教學效果起到很大作用。好的導入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關注,那么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更高,預期的教學效果也會更好的實現。
(1)直接導入法。
在課堂的開始,教師用簡潔明了的言語或者設問向學生簡單介紹新課內容,開門見山地導入新課。例如,在講解“弧度制”一課時,教師可以先簡單介紹之前學過的“角度制”的概念,即“規定周角的三百六十分之一為1度”。用這種學過的度量角的制度引出新的度量角的制度——弧度制。這種導入方式不僅簡單明了,還可以帶學生復習學過的知識點,讓學生了解前后知識的聯系性。
(2)設疑導入法。
設疑導入法不像直接導入法那么直接,但它卻能極大程度地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例如,在講解“等比數列前N項和”時,學生對抽象的內容可能比較難理解,此時教師可以采用設疑導入法,讓學生利用“折紙”活動,將一張紙不斷對折,推斷在對折多少次后紙的厚度能達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用這個小疑問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對這堂課要講的內容產生求知的心理。
三、創設情境導入法。
創設情境導入法就是指設定相關的具體的背景,讓情景引起學生的好奇和興趣。例如,在學習“圓與圓的位置關系”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畫出圓和圓能有什么樣的位置關系,同時還可以給學生講一個和這節課內容相關的小故事作為導入,引起學生的興趣:有一天,哲學家芝諾的學生問他:老師,這世上還有您不知道的東西嗎?芝諾用風趣的話語回答了他的學生:“假設你知道的東西用一個小圓來表示,用一個大圓代表知道的知識,雖然大圓的面積比小圓的面積大,但是這兩個圓外面的部分都是不知道的,這就是無知面。圓越大,它圓周接觸的空白部分就越多。”講完這個故事,教師可以就學生的理解談談自己的感想,然后引入新的課題。雖然只是一個小故事,但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好奇點,是一個很好的導入,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會被故事激發。
四、選取例題和習題。
選例題和習題時,要注意其是否具有典型性、梯度行和新穎性,還要注意選取的對象難度應適中,最好是有多種解法,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只有這三點都注意到了,學生的積極性才能更好的被調動起來,教師還應教給學生適度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思路,一層一層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及其有效性。例題和習題選取,需要教師的思考和認真篩選,數量不在多,而在于有代表性和經典性。
五、布置課后作業。
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能力因人而異,每個班級都有接受能力較強的人和較弱的人,所以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要認識到這一點。例如,對于接受能力較強的人,布置的作業要有針對性,練習題的選取要適合學生的基礎;對于接受能力不是很強的學生,教室布置的作業要以基礎知識為主,鞏固和多復習知識點和典型例題,選取的習題要基礎,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課后作業是對學習的知識的一種檢測,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教師要利用這一環節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言而總之,教師要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完善教學過程和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數學教學課堂的有效性。實踐出真知,只有通過不斷地探討、研究和實踐,才能找到適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道路,開發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生充分了解數學的意義和內涵,體會到數學的魅力,暢游在數學的海洋中,消除學生對數學的畏懼心理,愛上數學。
參考文獻
[1] 鄧日堅.淺談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J].成功:教育,2008(12).
[2] 李葉梅.如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8).
[3] 白小軍.對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探討[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4).
[4] 趙德玲.淺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思考[J].數學教學通訊,2013(15).
[5] 胡維正.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有效性的研究[J].新課程(教研),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