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定龍
【摘要】新課程標準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數學教育理念,即人人數學觀,它體現了數學的個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在數學學習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齊劃一地發展,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等諸多因素使人在學習上存在個性差異,承認差異才能結合實際,才能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上發揮他的才能,獲得他應該得到且能夠得到的數學知識。本文主要針對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中的實踐應用情況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學 分層教學 實踐應用
實施分層教學法,是為了讓傳統的淘汰式教學法轉化為積極主動的進攻式學習法,讓學生的認識和知識水平都能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讓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從教師希望學生學,轉變為學生渴望老師教。初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階段,學生從小學到初中,由于種種原因,會造成個體之間的差異,在學習基礎和接受能力上都會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如何讓全體學生都能在初中階段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是一個值得教育工作者認真研究的問題。
一、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初中數學的學習和小學階段完全不同,牽涉到抽象思維能力,對于本身思維基礎較好的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接受能力較強,但是對于一些數學基礎較差,邏輯性思維較差的學生來講,在數學學習中可能出現一定的困難,這樣的情況下班級中學生成績出現較大的差異,對于班級整體形象造成影響,因此需要針對這樣的情況改變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知識掌握情況分層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針對性的進行學習,幫助學生制定確切的目標,讓學生在學習中既能夠掌握需要學習的知識, 又不會因為教學目標的產生較大的壓力,提升教學管理的意義。
二、分層教學現狀分析
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中已經開始使用,分層教學的實施主要是為了提升初中的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從實際的使用情況分析, 分層教學的應用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擴大了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出現了學生之間分層的差異心理,學生為了提升成績不斷加強各種補習班的填報,造成學生較重的心理學習負擔。
實際教學中,因為沒有具體指導性文件,教師在進行分層教學的過程中全部憑借自身的經驗,這樣在實踐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 最后導致教學中出現和理想狀態背道而馳的狀況,不僅沒有提升學生在學習方面的效率,而且還浪費了大量的教學資源,造成整體教學狀態的不理想。
三、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該方法如果進行科學的使用,收到的效果還是較為可觀的,以此需要對分層教學的應用進行分析。
(一)教學目標分層。分層教學主要是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分別制定教學目標,從而實現教學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適用性。但是進行教學目標的分層,并不是對教學目標進行全面的分層, 而是將共有的目標和分層目標,固有目標主要是對基本定義等進行掌握,而分層目標則是重視知識深入點的掌握, 根據學生不同層次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讓成績差異較大的學生之間不會存在較大的心理負擔,避免出現心理落差。
(二)對課堂教學進行分層。課堂教學分層是分層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分層課堂中,對于教學內容進行分層設置,但是盡量讓學生感覺不到差異性。例如,在進行課堂教學中,可以針對基礎開始階段定義講解的部分,提問基礎較好的學生,并對定義等各個方面進行講解,然后在定義鞏固的時候,對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進行提問,掌握這些學生的掌握情況。最后,在總結階段提問成績中等的學生, 提升學生整個學習的積極性,公平的對待學生。
(三)對教學考核進行分層。對學生的教學內容進行考核的過程中,需要針對題目進行分層,進行課堂提問也需要進行分層,但是需要掌握具體的方法。例如,對于基礎題目,可以提問基礎知識較為薄弱的學生,檢驗其學習情況的同時,增加學生學習的信心。而在進行知識拓展型題目解答的過程在中,可以提問成績中等的學生,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而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適當的將擴展題目布置給學生,提升這部分學生的解題技巧,同時可以讓這部分學生針對相同的題型采用不同的方法,鞏固學習所學的知識。
四、結束語
分層教學的優勢是十分明顯的,一是每個學生對自己的數學學習狀況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從模糊走向清醒;二是打破了“優生差生一鍋煮、優生差生無法在課堂兼顧”的教學困境,每個層次都可以根據本層學生的數學學習現狀設計教學方法、教學進度和課堂教學標高。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受到與其相適應的教育,不同的層次的學生都能聽得懂、吃得飽,為每個同學都創造了進步的機會;三是優化了教師資源配置,可以把不同類型的老師安排到適應其教學特點的層次,充分發揮教師教學特長;四是促進了教師在教學中相互間的協調配合,提高了教師的合作交流意識和精神。
參考文獻:
[1]許志軍.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4,68:77-78.
[2]李梅.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數理化學習,2016,07: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