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新
摘 要: 江蘇英語高考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傳統課堂與課本已經難以滿足日益提高的高考要求,這就要求高中英語教師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本文通過闡明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培養學生英語自主閱讀能力的必要性,從書源的選取、閱讀計劃的制訂、閱讀技巧的指導、閱讀效果的自評和自主采取的補救措施等方面討論了高中學生英語自主閱讀能力培養的實踐。
關鍵詞: 高中英語 核心素養 自主閱讀 閱讀素養
一、核心素養的內涵
2014年3月,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各個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在傳統知識和能力學習之外要終身學習、全面發展,特別要關注人與社會的統一協調發展。
英語核心素養是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以滿足個性發展和終身發展需要的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在這四種能力中,語言能力與學習能力是關鍵能力,文化品格與思維品質是必備能力。語言能力指掌握語言的能力,是在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譯基本技能的基礎上,用英語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學習能力指學生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獨立地獲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文化品格是學生理解中外文化和認識優秀文化,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和意識內化的人文修養和行為取向。思維品質實質上是人思維的個性特征。思維品質反映了每個學生個體智力或思維水平的差異,主要包括深刻性、靈活性、獨創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統性六個方面。
二、英語自主閱讀能力與核心素養
“英語閱讀”是閱讀者從非母語的材料中獲取信息的過程。英語閱讀的過程就是用英語思維對英語材料進行理解、領悟、吸收、鑒賞的思維過程,由此,可以看到英語閱讀的過程和我們倡導的核心素養是緊密相關的。首先就內容而言,閱讀的內容應該是積極的、向上的;選取的材料應該是“高趣味,低標準”的,并且生詞和句式的復雜性不應該超出學生能力太多,避免使他們失去閱讀的興趣。其次就閱讀方法而言,應該拋棄現在習慣采用的做題式閱讀,更多地提倡批判性閱讀,帶著自己的經驗與思考,把握和揣摩作者想要表達的真正思想與感情,因此英語閱讀是指向核心素養、以內容為中心的閱讀。
“自主閱讀”是自己根據自己的愛好,積極地選擇要閱讀的書目。它是一種獨立的、進行批判性思考、做出決定并能實施獨立行為的能力。由于英語自主閱讀是學生出于個人興趣與真實需求而進行的,不以做題考試為直接目的,并以持續的默讀為主要形式,更關注學生對英文文本內容的理解,不僅僅是表層信息的獲取,更是建構意義和享受快樂;與此同時,由于處理的文本是非母語的英語,因此閱讀時處理語言問題和附帶學習語言知識和技能。自主閱讀有利于發展學生的閱讀素養,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的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訴求高度一致。
三、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培養實踐
1.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化品格為目標,選取正面的、積極的豐富書源,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好的閱讀材料能給學生帶來滿足感,自主閱讀興趣就濃厚;反之則使他們心生厭倦,甚至反感。因此要進行有效的自主閱讀能力培養,選對書源是關鍵。筆者在進行這一教學活動之前花了大量時間進行了前期準備。先是訪談,對學生喜歡什么類型和題材的書籍進行了摸底,語言地道真實、難易適中、有趣味性是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真實要求。有了這樣的了解之后,筆者一方面向有經驗的同事尋求幫助,另一方面一頭扎進了圖書館和書店尋求合適的書源。閱讀材料第一種來源是各種報紙雜志,如《21 Century TEENS》、《空中英語教室》、《英語廣場》、《英語文摘》等;第二種來源是各種自己感興趣的小說,如《輕松英語》、《書蟲》等分級讀物,《老人與海》、《小王子》等各種名著,以及《每天讀一點英語美文》等美文選讀;第三種來源是網絡,有app和各種公眾號和網站,如CNN,有聲雙語小說app,中英文雙語小說app,http://en-square.com/,http://www.salon.com/,等等。對科學感興趣的學生還可以讀一些科學方面的書籍,如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與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合作出版的“國家地理科學探索叢書”。最后進行教學活動時,請學生互相推薦一些自己讀過的好書,令人欣喜的是不少學生讀了原版的《Harry Potter》和《Flipped》,還有一些喜歡探案類小說的學生推薦了《Ferryman》,并讓英語水平比較好的同學挑戰《Sherlock Holmes》,有個別女生推薦了《And Then There Were None》。這些同伴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讓不少原本并不愛讀英文書籍的同學燃起了看原版的興趣。
2.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為目的,自行制訂可行的、個性化的閱讀計劃。
學習計劃是根據學習目標而制訂的,學習目標是根據學生的語言學習情況而確立的。因此,在讓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前,筆者根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高中生閱讀能力的要求,設計了如下調查表(表1),幫助學生認識自我,認識自己的英語閱讀能力。
在幫助學生明白了自己的英語閱讀能力和現狀之后,筆者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近期目標和學期目標,從而制訂出切實可行的、適合自己的短期學習計劃。(見表2)由于這些計劃制訂出來后,由老師作為監督者實施,大部分同學還是實施得比較好的,四個月后,經過四個短期計劃,大部分同學的學期長期目標都完成得差不多了,英語閱讀水平不知不覺得到了提高。
3.對學生閱讀技巧指導,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在指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時,學習技巧的指導并不是對學生的尋讀、瀏覽、預測等一般性閱讀技巧的指導,因為這些技巧在平時課堂中都是已經反復強調過了的,此處的閱讀技巧應該有如下四個方面:(1)幫助學生轉變觀念,克服純應試的、碎片化的閱讀習慣,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閱讀不只是獲取信息,更不只是為了做題目,而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思維品質和人文素養,因此要沉下心來持續閱讀,享受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閱讀材料。(2)幫助學生對文本做積極的、深層次的理解,而不是消極地接受和只是理解文章的表層信息,區分主要和次要信息,區分事實和觀點,識別作者的真實意圖和情感,得出理性的結論,這樣的閱讀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3)引導學生將個人經驗和現實生活帶入閱讀過程中,積極建構所讀作品的意義,在閱讀中與作者交心、與自己對話,并善于就閱讀中的問題與他人討論。(4)指導學生做摘抄、筆記和書評等,創造條件與學生分享和展示閱讀的體驗與收獲。下面表3是筆者指導學生所做的書摘。
4.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自評閱讀效果,自制補救內容,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照閱讀目標,檢查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目標的實現度,對閱讀計劃、策略和方法進行自我反思和評價。例如,在讀完一本書后,可以捫心自問:“我理解此書的內容嗎?”“我讀懂了什么?”以此對自己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結果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筆者在指導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評價標準的同時,還在完成每個月的閱讀任務后,讓學生對過去一個月自己的閱讀歷程進行自我評價與反省,發現優勢和不足,并且在教師的指導下對閱讀薄弱環節進行改進。此外,在學生閱讀發現困難時,教師及時診斷,判斷原因,幫助渡過難關,從而提高這部分學生的閱讀質量。學生根據自我評價和自我反省的結果,自覺調整閱讀策略和方法,改善自己的認知技能,進行補救性閱讀。譬如,筆者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會記學習日記,記錄當時的感受和閱讀后的批判性反思,并如實填寫閱讀自評表。(表4)
自主學習并不意味著單槍匹馬、單打獨斗,也需要交流與合作。在實踐中,學習者之間的合作、協商和交流是促進學習自主化的重要因素。在交流會上,學生可以談論自己使用某一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成功體驗,也可以提出自己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大家一起討論解決方法。也可以請老師就學生閱讀中的普遍問題做指導。事實上,學習經驗本身就是一個學習過程,通過了解其他同學的學習過程,學習者做出積極的比較和反思,從而培養自我監控、自我評價和自我矯治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5).
[2]陳琳.頌“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J].英語學習,2016(1下).
[3]鄒一斌,吳勇.PISA閱讀素養測試閱卷程序之啟事——PISA2009閱讀素養測試與上海語文中考的比較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0(5).
[4]貴麗萍.以批判性閱讀提升閱讀層次的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1(7).
[5]王薔.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原則、目標與路徑[J].英語學習,2017(2下).
[6]鄭磊.論外語教學中元認知能力的培養[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