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體驗式教學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效果表明,這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的增強,而且有利于學生創新、合作、探索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基于此,立足于體驗式教學,就其內涵以及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實施方法進行了研究,希望對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率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數學;體驗式教學;實施方法
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極大地壓制了學生思想的發展,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新課改的逐步深入,新教學理念的延伸,促使了教學模式的創新,在教學中學生占據了主體地位,教師圍繞著學生的認知,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自身的親身體驗去理解知識,故而,本文針對體驗式教學展開了研究。
一、數學體驗式教學的內涵
所謂的高中數學體驗式教學指的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有效教學情境的創設,鼓勵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去創造,擺脫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動接受的困境的一種教學模式。體驗式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對數學學習過程進行自主體驗,有利于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的增強,有利于學生數學學習內驅力的激發。除此之外,還使得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得到了有效加強,學生在自主體驗中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以及數學學習的樂趣。這樣學生才會真正地愛上數學學習,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求知,從而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展。總而言之,高中數學體驗式教學指的是在體驗式模式下,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產生有效互動,從而推動師生的共同發展。
二、體驗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方法
1.加強師生間的交流與合作
體驗式教學強調的是學生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的參與,讓學生體驗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因此,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一來教師才能夠更加準確、全面地認識到全班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優勢和短板,從而為體驗式教學的實施進行有針對性的準備,以盡可能地使每位學生的優勢都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同時,也可以彌補他們存在的短板。
2.在情境中促體驗
教學情境的創設是體驗式教學活動開展中的關鍵一環。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情境創設后,應該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教學情境中來,在體驗教學情境的過程中,促進自身數學知識的深化和數學知識結構的構建。在教學情境體驗過程中,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應當提供適當的啟發和指導。比如,在講授“橢圓的定義”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自己動手畫圖,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形象和生動。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好一根細線,然后,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紙上將細線的兩端固定住,并記作a、b,然后讓學生用筆將細線拉緊,并在紙上緩慢地移動,鉛筆走過的路徑所構成的圖形便是橢圓。在此過程中,教師通過讓學生自己操作繪制橢圓,能夠有效地加深學生對橢圓的認識和橢圓定義的理解。
3.強化交流,提高感悟
盡管通過創設各類情境,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增強了學生的感悟能力,但是如果想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應用水平,必須要強化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體驗式交流,通過溝通,掌握更多的數學點,深化感悟,發散思維,提高應用。比如,在講解橢圓定義時,教師就可以利用體驗式教學法來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悟,強化他們的體驗感受。由于橢圓在我們生活當中經常遇見,可是學生卻對其的幾何特性幾乎不了解。所以,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首先不利用任何教學工具,僅僅讓學生在黑板上畫出兩條平行線,然后再繪出不同的橢圓,這時就會發現學生畫出的既有橢圓也有圓,接下來讓學生自己對這些大小不同的圖形做出評價,但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學生對圓的特點的了解比較多,而對于橢圓幾乎說不出幾條特點。經過這樣的實踐,學生便有了學習目標,最后通過學習用標準的方法畫出橢圓。
4.布置課下作業,引導拓展
課上內容的延伸與補充,可以通過課后作業實現鞏固,教師除了布置一些常規作業以外,還可以布置一些提高能力的作業。比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研究性的課題,激勵學生主動走入社會參與實踐,通過練習解決問題。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下生活,還有效地提高了其學習能力與數學水平。
教育學家斯托利亞爾曾經說過:數學教學是思維活動的教學。采用體驗式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活躍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地參加日常生活中的實踐活動,去發現數學、感知數學,靈活使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活動中勇于創新,充分開發潛能,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宋麗莉.體驗式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
[2]陳中東.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
作者簡介:李仲勝(1966—),男,籍貫:江蘇省南京市,最高學歷:大學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中學數學教育教學,現在職稱:中學一級。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