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婷
摘 要:差異性教學是目前信息技術教學中最主要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達到教學目標。文章結合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際,針對學生基礎、個性等差異,結合實際教學案例,對差異性教學方法進行探究。
關鍵詞:差異性教學;分層教學;教學管理評價系統;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4-0092-01
差異性教學要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尊重差異,并把這些差異作為實施教學的依據。差異教學論認為:在班集體教學中,讓教學適應每個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每個學生的優勢和潛能都得到發展,從而使教育均衡發展。下面,本文就談談信息技術課堂差異性教學的幾個策略。
一、利用學科特點,使用高效的教學管理評價系統
高效的教學管理教學評價系統可以記錄學生的日常學習過程,并能根據需要自動生成各類評價表。教師可以了解哪些學生學習有困難,哪些學生是學有余力的,以及從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來看任務的設計是否科學合理。
(1)設計教學任務體現差異性。教學任務設計主旨是面向全體學生,但又體現差異性。教師可將每節課任務分成若干個小任務,并有附加任務。鼓勵學優生做好常規任務后,再做附加任務,他們就會獲取更多的積分,以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普通學生要求只需要完成日常任務,就能獲得相應的積分。因此,教師要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中都能學有所樂。
(2)教學評價的差異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的接受能力,更要關注他們在教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教師在評價中要充分考慮到全體學生的本堂課表現、學習成果、進步程度等,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老師的關注,看到自己的進步。
(3)對教學成果進行分層次獎勵。在完成課堂任務后,電腦系統會自動解鎖讓學生參加一些百科知識答題、打字比賽、開心詞典、腦筋急轉彎、Flash小游戲等。任務完成的結果,將決定本節課將會獲得的積分,使學生既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又能看到自己與其他同學的差距,繼而迎頭趕上。
二、對傳統機房進行虛擬區域劃分,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底教學后,教師了解到學生主要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的學生是學有余力的。第二個層次的學生是通過平時教學的措施可以跟上來的。這兩個層次的學生可以順利完成教學中設置的普通任務和附加任務,以及教學中設置的一些知識百科及小游戲等。因此,這兩個層次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興趣濃厚,學習積極性高,學習目標明確,教學效果也非常明顯。但第三個層次的學生無法跟上正常的教學進度,他們看到其他同學能完成任務,可以玩小游戲、看百科知識等,非常羨慕,但是又無法跟上學習進度。教師如果不調整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他們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甚至影響班級的正常教學秩序。例如,班級有小Z、小H兩名學生,他們的信息技術基礎比較薄弱,而且漢語拼音基礎也很差。剛開始文字輸入的時候,他們還有點興趣,想學下去,可是到了文章編排,由于他們不太會打字,就無法跟上進度了。因此,這兩名學生上課經常搞破壞。教師對這兩個同學進行了思想教育或將教學任務做小的調整,效果都不好。有一天,教師跟他們進行了深入的交談,了解到他們其實很想學,但是實在是跟不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教師把教室座位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將教室虛擬成兩個區域——普通區和學困區,并把這兩個學生安排在了學困區,在每節課給這兩個學生布置與其他學生不一樣的任務。只要他們在課堂內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并上交,也可以跟其他同學一樣看百科知識,用自己努力獲取的積分來換取小游戲玩。隨著教學的深入,教師又把個別跟不上進度的學生放進學困區,給他們布置不同的任務。同時,教師把漸漸能跟上進度的學生再放入普通區域。從此,這些學生也愛上了信息技術課,每次來上課都興致很高,進步非常快,教學效果也很明顯。
三、實施嚴密的課堂紀律管理制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除了對學生進行常規的行為習慣教育,如進機房前排隊有序進入,離開前鼠標、鍵盤、凳子放到指定位置等以外,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課堂紀律的教育。教師應要求學生每節課必須完成任務,在課堂中沒有完成指定任務的,必須自己在以后課中抽時間補上,養成課堂作業不拖欠的習慣。每堂課完成任務的學生會獲得積分,可以換取一些小游戲來玩,沒有完成指定任務的同學則被鎖定,不能娛樂。這樣,可以促使一些程度中等的學生為了增加積分能玩上小游戲,會迎頭趕上,無形中提高了他們的操作水平。
四、結束語
總之,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把每一個學生看成是有個性的學習者,承認差異、尊重差異、善待差異;能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教育到每一位學生;能兼顧到每一位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相信“人人成功,人人成星”,讓每一個孩子在信息技術課堂學習中找到自信,找到樂趣。
參考文獻:
[1]鄭恩.探索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新模式[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2(01).
[2]李麗霞.注重能力培養 提高信息素養——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方法探索[D].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