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珊
摘 要:將翻轉課堂這一新的教學模式運用到獨立學院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踐表明,翻轉課堂的應用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輸出得以及時實現,有利于知識的內化;有利于教師有效的實行分級分層教學和因材施教。從而證實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寫作課程中應用的優勢。
關鍵詞:翻轉課堂;寫作;參與;自主學習
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目前在網上有2300多段免費視頻課程,有5600萬人通過網絡參與了課程學習。翻轉課堂在北美許多學校接受并逐漸發展成為教育改革的新浪潮。《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主流媒體都對翻轉課堂給予熱烈的關注和積極的報導,加拿大的《環球郵報》將翻轉課堂評為2011年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技術變革。在對美國的三所大學(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中田納西州立大學(Middle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波多黎哥大學馬亞圭斯校區(UPRM))的翻轉課堂的實施的情況研究表明,翻轉課堂可以至少解決三個問題,即覆蓋范圍、積極學習和團隊協作。喬納森.伯格曼和亞倫.薩姆斯的實踐研究表明翻轉課堂可以讓優等生加速學習,而學習困難的學生在不懂得時候可以反復觀看教學視頻,從而實現個性化學習[1]。在課上和課后,教師有更多的機會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從而形成了隱形分層教學。
國內學者對于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課堂的研究與實踐研究主要圍繞三個方面:一是介紹翻轉課堂及優勢并涉及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和教學反饋。二是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如口語、聽力等方面)的研究與實踐。三是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就第一個方面而言,研究者主要介紹翻轉課堂的優勢并提出建議,如認為教師應該注重設計課上與課下并用的融合式的學習模式[2]。就第二個方面而言,研究者主要是介紹翻轉課堂模式如何在本校得以實施,并得出翻轉課堂對教師和學生提出許多新挑戰的結論。潘月明介紹了浙江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以自制的《最新流行英語口語》視頻為資源,在口語課程中進行了翻轉課堂實踐嘗試,最終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口語的興趣,形成了師生積極互動的良好局面[3]。翻轉課堂在英語聽力教學中得以實踐,由于翻轉課堂自身的特點,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根據聽力材料選取關鍵性的信息及探討的熱點話題[4]。就第三個方面而言,研究者主要對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進行了討論,探討了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優勢和方式,明確了翻轉課堂為大學英語寫作的教學改革提供了實施依據,有較好的研究與實踐前景[5]。
在寫作教學的翻轉課堂上,教師不再反復講解大量的理論知識,而是更多地關注學生是否掌握了課前知識,關注每位學生的知識接受情況,并針對個體的學習差異給予單獨的指導。同時,課堂中大量的時間用于師生間及生生間的辯論,思辨及寫作訓練。師生間在課堂上的互動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困難,生生間的討論和互助可以取得學生間的共同進步。
在翻轉課堂模式運用于英語寫作教學的準備過程中,教師需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如準備一個或多個5-10分鐘的視頻并上傳至網絡,并每次要求學生提前熟悉視頻里的知識點,其中錄制的視頻則為能否吸引學生的重要一環。
課堂上教師在掌握四個維度特征,(即學生主導式學習方法、與眾不同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可能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同時需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具體如下:a.師生對視頻內容里的疑惑或難點進行探討和解釋,針對大部分學生都存在疑惑或難點,可對全班同學面授,針對個別學生的疑惑或難點,可進行一對一的單獨輔導。b.以教學視頻內容為基礎,根據班級里學生的英語水平,教師可就相關知識點進行延伸和拓展。c.教師要求學生就視頻里的多個寫作技巧進行逐一操練,學生在下筆之前可進行小組討論或小組間的辯論,教師可適當參與討論和辯論環節并對其加以引導。d.討論結束后學生進行實際輸出,在寫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有效的解決學生的語法、詞匯、構思等方面的問題。e.寫作完成后,學生可進行自我評價、同伴互相評價(寫作標準參考表)和欣賞;教師最后提供一個全面的評價,強化學生的讀者意識和自信心。
課余時教師利用在線平臺延伸課堂教學,比如通過QQ、微信等通信方式保持和學生的互動;教師在課后布置鞏固性和拓展性的閱讀和練習,同時鼓勵學生互動,可以相互學習相互指正提高;教師還會挑選出比較出色的寫作文本,供學習課后借鑒;也可以上傳名家寫作賞析,實現資源共享等等。
2016年以來,課題組開展了對比教學實驗,被試者來自本學院的2015級學生,包括8個非英語專業平行班,其中提升班和基礎班各4個(提升班和基礎班的分班原則是依據學生是否能通過2016年6月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每班人數平均約為40人,共計大約320人。由四名英語教師給兩種平行班上英語寫作課,其中2個提升班和2個基礎班為實驗班級,將翻轉課堂這一新模式研究與實踐于寫作教學中,另外2個提升班和2個基礎班為對照班級,采取傳統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模式,只按傳統的寫作課方式教學。教學實踐的具體實踐為2016年第二個學期。實驗前,已對實驗班級進行了測試,包括問卷調查及課堂上限時英文寫作。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之后,再用同樣的問卷和限時寫作,對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英語寫作能力再次評估。每篇作文由其他英語老師獨立打分,取平均分。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實驗班的學生(不論是基礎班還是提升班)對英語學習的信心明顯增強,不再排斥英語寫作課,英語寫作水平也有明顯提高。(如表2表3)
實驗結果表明,由于課前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獲得了對學習充足的準備,因此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課堂上充分的討論和辯論及學生間的互評和欣賞可降低學生的寫作焦慮并且提高學生寫作的成就感。因此擺脫了對英語寫作學習中慣有的負面厭學情緒,降低了對寫作的焦慮感,從學習中收獲了快樂,體會到學習帶來的自信。
實驗還發現,由于大部分的寫作練習是在課堂中完成的,并且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得到教師及時的指導,因此“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②這一理論在英語寫作翻轉課堂上能夠得到更加充分的應用,知識得以有效地輸出,最終促成知識的內化。
以上研究表明,翻轉課堂這一新模式運用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學生角色發生了改變,學生由被動轉向主動;教師能夠有效的實行分級分層教學和因材施教,個性化的學習也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運用在我院大學英語寫作課堂上可以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實驗結果中也顯示出不少問題,如教師批改作文時間的滯后性以及學生間互評作文的主觀性。對于這些問題,教師們仍然需要通過不懈的嘗試,探索出更有利于獨立學院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
注釋:
①王初明,牛瑞英,鄭小湘.以寫促學——項英語寫作教學改革的試驗[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5:208-209.
②文秋芳.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構建大學外語課堂教學理論的嘗試[J].中國外語教育,2014(2).
參考文獻:
[1]Bergmann J.& Sams A.Flip your classroom: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M].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14.2:68
[2]王斌宏.“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大學英語2014.11(1):9-10
[3]潘月明、王昌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從理念到實踐—以《最新流行口語》為例[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14.10:436-439.
[4]范立彬、王春俠.“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2014.12(4):57-58.
5]王春俠.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4.33(5):174-1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