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薇
【摘要】隨著信息化全球化的快速發展,我國對外更加開放,各個領域與國際國外聯系日益密切,跨文化的人事交往和交涉與日增多,為適應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的需求,大學生實用英語能力的培養就顯得更加重要,尤其是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大學作為培養社會實用型人才的搖籃,在大學英語課程中整合跨文化課程,培養各行各業發展中的所需要的高級跨文化交際人才,是現階段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
【關鍵詞】大學英語 跨文化交際 課程整合
在經濟全球一體化信息網絡化的今天,使用英語作為交流工具在國際社會上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著其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包含的內容也是也是千差萬別,有的風俗文化還體現了當地人的價值體系和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差異。而學習大學英語這一課程不僅僅是學習一種語言,更是學習語言背后所折射出來的文化現象。在校大學生應該時刻有這種文化學習意識,注重培養提高跨文化交際技能,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對現階段大學英語的教學是一個挑戰。
一、大學英語課程與跨文化交際課程的整合現狀
目前看來,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總體狀況不容樂觀,尤其在“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下,英語課程與跨文化課程的整合更是刻不容緩。現在大部分院校對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僅僅是靠機械化地單詞背誦和語法結構分析,學習行為沒有科學合理的安排,比較機械和被動,結果自然不太理想,造成英語學習能力與英語思維模式都會受到局限,也就不可能真正地觸及跨文化層面的內容。當然,背單詞、記語法無可厚非,但是方法要得當、科學,在此基礎上還應轉變傳統的學習模式,以更高的要求加強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二、現大學英語教學課程的不足
1.教學內容的選材。大學英語課程選材是否成功取決于所選的材料是否能夠引起學生興趣、是否適合精讀、能否培養學生語感。最重要的是,它是否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英語思維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而有的英語教程題材單一,內容更新慢,與現實社會發展接不上軌,又因為教學時過分注重目的性而只進行消遣式閱讀,因此并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實用英語運用能力。
2.教學目標不夠長遠。部分院校對英語教學的重視不夠,教學目標也只是局限于讀會課本內容和期末考試不掛科,完全背離了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初衷,學生當然學不到在今后學習工作中所需要的英語交往技能,更加難以適應國際化的跨文化交流的需要。所以,大學英語課程與跨文化交際課程的整合還需及早進行調整。
3.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有待改進。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語言知識和文化素養,還要好教會學生學會科學地進行學習、靈活地對知識加以運用,而不是簡單地搬運知識、布置考試內容。
三、加強跨文化課程與英語課程的整合措施
在現今社會,大學英語教學是必須要體現素質文化教育的。大學生是國家和社會的棟梁,在大學期間正處于較高層次的集體中。加強學生的文化教育,強化文化學習理念必須要貫穿學習的始終,所以將跨文化交際課程整合到英語教學的各個方面勢在必行。
1.教學內容的選取。要做到大學英語課程與跨文化交際課程的高效整合,首先在教材內容的素材選取上做文章。教材選擇可以涉及跨文化交際的基本介紹、本土與國外文化的異同、語言與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內容。教師也要用心備課,正確領悟教材涵義,只有在教師正確引領下,學生才能理解進而接受課程中跨文化交際的內容。
2.結合實際作出長遠的教學目標。《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指出,大學英語應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內容,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是他們能在用英語進行有效交流的同時,提高綜合文化素養。非英語專業的學生的英語課程一般都是兩年,兩年中開設一些必要的選修課程供學生學習,同時也為其四六級考試做好鋪墊,總之就是創造條件為學生提供多種跨文化交際的知識,促進英語課程與跨文化交際課程的整合。
3.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現今社會掌握英語專業素養和對英語所附著的文化是勢在必行的。既然是一種語言,就離不開人,離不開文化,所以一定要注重它的人文性。教師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增加英語教學課堂的人文性、趣味性和實際應用性,例如可以分組進行問題討論、進行經典角色扮演換位體驗角色的感情、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播放音頻視頻等文件增強學生對歷史、環境與文化的理解。這些都是英語學習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將英語課程與跨文化交際課程進行整合的有效途徑。
四、結束語
將跨文化交際課程與大學英語課程進行整合是完全有必要且非常可行的。培養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了解其他文化、認同其他文化,更是對學生認知和思維能力的一種鍛煉,讓學生體會形態迥異的多元文化、增強其外語語言的運用技能。同時,在大學英語課程中融入跨文化交際課程是培養學生尊重、了解借鑒其他文化的必要措施。在全球化的社會背景下,能為國家和社會提供大量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婷,羅春朋.大學英語課堂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實驗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15(9):107-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