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平
摘 要 新課改的深入推進,教師必須重視對教學內容的分析和研究。教學內容的分析和研究可以解決教師 “教什么”的問題。我們的研究有三方面的收獲:一是經過對數學教材呈現的教學內容分析和研究,有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制作了多媒體習題資源庫。二是在深入分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對核心素養培養與教學內容的確定、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微課制作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三是隨著研究的深入開展,課題組老師教學能力和教研水平明顯提升,該項研究對促進教師專業素質提升效果明顯,實驗班學生的學業成績和數學核心素養發展水平明顯高于平行班。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多媒體習題庫 教學內容與微課制作 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7-0082-02
隨著《數學課程標準(2001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的公布,數學課程改革掀開新篇章,教師應該更加重視對教學內容的分析和研究,才能確保自己的教學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的實施,新教材的使用,對一線教師的教學是一個新挑戰,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的數學教學要想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必須從“課標”出發,從教材入手,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系統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在教學中把握好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教與學相互作用過程中有意傳遞的主要信息。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是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和相關教輔材料、學情等方面形成自己的課時教學內容,課時教學內容是確定“教什么”的問題。學生在學習中會學到什么也是我們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新課標新教材擺在我們教師面前,是需要通過深入研究解決好教學中“教什么”的問題。“教什么”的問題解決好了,“怎樣教”的問題解決起來才會更有針對性。
目前,在小學數學教學的研究中,重視教學技巧和學習方式的研究多,大家都在關注“怎樣教”和 “如何學”的問題,針對教學內容方面的系統性研究少之又少,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把握是課堂教學的根本所在。因此,本課題的研究是想在這個課堂教學的“根本”之處展開。我們的研究是圍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一)圍繞新課標新教材、教輔資料進行分析和研究,找出進行教學內容分析研究的具體方法和思路,為教師確定具體的課堂教學內容提供便利;(二)在對新課標理念下的教學內容分析的基礎上,對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反思,結合知識拓展和生成以及新習題的設計、微課制作等方面進行研究;(三)教學內容的實施與效果評價以及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本課題的研究采用的方法有:調查法、個案分析法、比較法、總結法。研究的基本流程:首先會針對教師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學內容的確立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然后,針對具體課堂教學中的教學內容的實施情況進行分析研究,與經典教學案例進行對比式研究。根據教學情況,完成多媒體習題庫的制作,并在教學中應用,做好實踐性研究。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制作成微課,在教學中應用和研究。最后,進入總結階段,教學內容的分析和研究對教師的影響,這樣的教學對學生的學的影響,以及對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影響。
課題研究分為四個階段:
準備階段:認真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新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教育論壇》《小學數學教師》《新課程總結與反思》《新世紀足跡——小學數學優秀文集》《主體教育概論》《小學教學》(數學版)和有關信息資料,交流經驗和體會,提高認識,明確指導思想,形成較為實用、科學的研究方案。
調查分析階段:對目前學校數學教學中,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處理和實施情況,以及課堂教學中的拓展和生成情況進行調查分析。
課題組通過對學校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實施情況進行了調查,在調查報告中指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1.導入新課過度情境化。對教學情境的關注是新課程教學模式構建中的核心話題。創設有效的數學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借助多媒體的輔助能使學生很快進入到學習狀態之中。2.數學內容過度生活化。在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應關注學生的生活現實”。因此,在小學數學新課程新課堂里,數學和生活得到了有效的融合與鏈接。但是,有的數學課堂中,“數學”和“生活”的本末似乎有些倒置,“生活味”過濃,在一定程度上淹沒了“數學味”。3.數學概念趨于淡化。數學概念是人對客觀事物中有關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方面本質屬性的抽象。 在新教材中很少出現概念的定義,教師在教學中若是對概念強調的不夠,這就會使得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掌握、靈活運用,因為缺乏明晰的概念而成為空話。在教學中,應該緊扣新課標中的10個“核心概念”展開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研究探究階段:針對經典課例的教學內容設計、微課制作和教學、習題創新設計、核心素養的培養等方面進行了實踐與研究,取得一些成果。
1.《重視新習題設計是落實新課程理念的核心需求》發表于《新課程》2017年第3期。本文從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迫切需要新習題,通過習題的搜集和整理以及新習題設計,豐富習題內容,多樣化習題形式,建成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新習題庫,然后制作成多媒體習題庫。
2.《小學數學教學如何瞄準核心素養的達成》發表于《素質教育論壇》2017年第5期本文從我國核心素養要求、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學生發展特點三方面的結合,思考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從全面實現“四基”目標、緊扣10個“核心概念”、改變教學方式等方面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達成。
3.《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中適于微課的內容類型》發表于《教學與研究》2017年第2期。本文從的新授課中的重點難點、復習課中的知識要點及內在聯系、作業中的易錯類型、課外知識與資料拓展等論述了微課與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
總結階段:將實驗研究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形成研究報告。通過我們近三年的研究,對“為什么要進行教學內容分析”和“怎樣進行教學內容分析”有了更為清醒的認識。通過我們研究有三方面的收獲:一是經過教學研究和實踐,對新版北師大小學數學教材的呈現的內容進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并有了一些初步的成果,搜集和整理了與之相配套的多媒體習題資源庫。二是教師參與這項研究更深入的理解新課標新教材,明確了教什么,進而可以解決怎么教的問題。課題組教師的課堂教學有效性有顯著提升,實驗班學生的學業成績和數學核心素養明顯高于平行班。三是隨著研究的深入開展,課題組老師教學能力和教研水平明顯提升,該項研究對促進教師專業素質提升效果明顯。課題組教師根據研究撰寫的論文有:《小學數學教學如何瞄準核心素養的達成》《豐富新習題資源是踐行新課程理念的有效途徑》《小學數學新課程新習題的實踐和研究》等。有多篇論文在《素質教育論壇》和《新課程》《小學教學(數學版)》等雜志上發表。
古人云:“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經過課題研究我們明白:研,然后會提高。我們的研究只是一次有益的嘗試,是一個好的開端,才剛摸到一些研究的套路。研究中,我們越來越深切的感受到開展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后,我們還要在以下三方面進一步研究。一是在研究方法還要繼續完善,爭取形成用更多的方法進行研究,使我們的研究更深入、更全面,也更具有針對性。二是在研究教學內容上,要更豐富一些,爭取形成整冊書和整個年級的教學內容的分析研究成果,為一線教師的在閱讀教材時提供幫助。三是進一步完善多媒體習題庫,讓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用起來更方便、更有效。通過我們研究成果的不斷推廣,讓更多的教師重視教學內容的分析和研究,提高教學有效性。
注: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 《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分析和研究》[2013]-JKGHB-0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