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迎柳
摘 要:藥物制劑技術及生產實訓課程是藥物制劑專業的重要課程。本文以制粒技術為例,就藥物制劑技術及生產實訓課程教學設計進行闡述。筆者在實踐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發揮引導作用,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參加全部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在本課題中以理論“夠用”、技能“用好”為標準,突出實踐性,把實踐性滲透到課程的方方面面,讓學生帶著實踐任務來學習相關的知識,教學效果良好。
關鍵詞:制粒 教學設計 藥物制劑技術
一、教材及學情分析
“制粒”選自教材項目四《片劑生產》。該模塊是學生進行《藥物制劑技術及生產實訓》中固體制劑生產的第一個操作模塊,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動手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授課對象為四年級學生,該階段的學生喜歡動手操作,但學習熱情不高,雖已學習藥劑、GMP等學科的理論知識,但缺乏實踐機會。
二、教學設想
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掌握職業崗位最經典最實用的技能,筆者對藥物制劑技術及生產實訓課程以制粒為例進行了教學設計。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教師發揮引導作用,使其主動學習,參加全部教學過程。落實在本課題中就以理論“夠用”、技能“用好”為標準。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熟練操作FGL-03型沸騰干燥制粒機,學會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細致、科學有序地操作和記錄的習慣,讓學生體驗合作的愉快。
四、重點難點
重點是FGL-03型沸騰干燥制粒機的標準操作規程;難點是質量控制要點。
五、教學方法
教師通過課前預習,培養興趣—展示情景,提出問題—分組實踐操作—結果評價—教學小結—課堂鞏固六個步驟,采用觀察法、討論法和小組競爭法等,讓學生自然過渡到知識的練習和運用,實現對各知識點的理解。
六、教學過程
1.課前預習,培養興趣
在課前教師根據各學生的認知能力、操作能力等將全班分為8個組。然后給每組展示一些片劑,引起他們的注意。接著帶學生進入制粒間,使學生直接面向設備——FGL-03型沸騰干燥制粒機,讓學生明白本次課的任務。
2.展示情景,提出問題
經過預習,再通過實物粉末、顆粒的展示,讓學生回答兩者的區別在哪里?制粒的目的是什么?用什么方法來制粒?用什么設備來制粒?
3.分組實踐操作
(1)安全教育。任何活動都是在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的,在此引用真實案例,借以提高同學們在實踐操作時的安全意識。
(2)明確三步曲。即生產前準備—生產操作—清場工作,在明確生產操作時將制粒生產工藝管理要點及質量控制要點穿插其中,為后面的實踐操作設下伏筆。學生通過換狀態標志牌、準備器具、填寫記錄等,充分調動各感觀看、說、寫,將知識逐步滲透。
(3)實踐操作。首先,按SOP安裝FGL-03型沸騰干燥制粒機并試運行。然后根據生產指令,領取物料,加入沸騰器中,開風機調節風速使物料至沸騰狀態,開加熱器,設定進風溫度60℃,混合10分鐘,開蠕動泵調節流量至9~10rpm,待淀粉漿快進入鍋體時調霧化壓力1.2~1.5bar左右。待淀粉漿噴完后,關閉蠕動泵、噴槍,進入干燥畫面,設定進風溫度75℃,風速調小至18~20r/min,待干燥后關加熱器,關風機,異步振打數次后出料。顆粒過14和60目篩。再然后按《FGL-03型沸騰干燥制粒機清潔標準操作程序》進行清潔、消毒。
4.結果評價
將8組同學所生產的顆粒標號后進行展示,由同學自行先對所生產的顆粒評分并說明理由,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明白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5.教學小結
教師在結果評價的基礎上對學生整個操作流程進行梳理、點評,并規范生產記錄表格。
6.課堂鞏固
學生完成實訓報告和練習題進風風量如何調節,怎樣控制黏合劑用量。
七、教學體會
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學生參與了從目標確定、完成任務、實現目標的全過程,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先進理念,突出學生既互相配合又獨立學習思考的特點,同時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也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換成知識的引導、指導和主持者。
(作者單位:杭州第一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