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鈺
摘要:上不了重點上普高,上不了普高上中職,今天的中職已經成為很多進入不了高中的學生選擇升學的最后一條途徑。在眾多中職學校,學生的英語素質明顯低于高中學生,本文針對這一現象,利用課堂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通過任務型教學法,讓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和職業場景中的英語應用能力,幫助學生收獲快樂、重拾自信。
關鍵詞:中職英語;任務型教學法;有效教學
中職院校中的大部分學生,在初中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其英語基礎都比較薄弱,在語法方面存在著大面積的空白,甚至個別的學生甚至不知道二十六個字母的正確書寫方法,這就導致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英語知識的興趣并不高,他們只能在課堂上做一些和課堂學習無關的事情,此以往學生喪失了學習英語的興趣與信心。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尤其是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常常感到課堂上學生學得沒有興趣,老師教的倍感壓力,往往講得滿頭大汗卻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為了讓學生掌握一個知識點,有時甚至還會完成不了教學任務。從而使得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有其特定的學習方式與特點,《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提出英語教學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和職業場景中的英語應用能力。然而,中職學生對學習自信心不足,英語基礎較為薄弱。為解決這種教與學的矛盾,就需要老師挖空心思,認真分析學生學習現狀,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心情愉悅地去享受學習的過程。
英語的教學方法有很多種,如情景教學法、聯想教學法、三維重現教學法、交際法、環境暗示感應法、游戲教學法、合作學習法還有任務教學法。筆者認為,在有限的時間里,達到預期的目的,任務型教學法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任務型教學法以任務組織教學,在任務的履行過程中,以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習者自身的認知能力,調動他們已有的目的語資源,在實踐中感知、認識、應用目的語,在“干”中學,“用”中學,體現了較為先進的教學理念,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有效的外語教學方法。其優勢在于: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結合起來,有助于培養學生綜合的語言運用能力,啟發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可以更好地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教學,活動內容涉及面廣,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任務型教學活動中,在教師的啟發下,每個學生都有獨立思考、積極參與的機會,易于保持學習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利用任務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嘗試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依托大賽,創新方法
筆者有幸擔任英語技能大賽的指導教師,中職類英語技能大賽,主要考察的是學生的口語運用能力,由于學生的詞匯和語法的局限性,導致學生們不知道如何看口用英語交談。對于一篇看圖說話“What is the weather like?Give us some advice!”如何使學生的記憶的更加深刻呢?本人大膽嘗試,先復習一些關于天氣的基本句型,讓學生們反復練習,直至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再給一些針對不同天氣的建議讓學生們進行選擇,然后讓學生們扮演天氣預報員,最后讓他們進行陳述。參賽的學生對于這種方法,樂于接受,任務完成的很好,加深了他們的記憶。
二、把握學生,區別對待
筆者帶的班級也上到此章內容,我先用兩個班進行試點,對于方法稍作改變,先教一些關于天氣的基本句型,然后老師講解一幅圖,其余的圖讓學生扮演天氣預報員進行陳述,但效果不好。 學生不知道怎么表達對于某種天氣的建議。
對于這次失敗,我認真的分析了原因:其中有三:其一,對學生的分析不夠徹底,平時說備課不僅僅是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參加競賽的學生,基礎好,口語棒,樂于表現自己,而平時所帶班級的學生,基礎較差,口語不好,對英語學習的主動性不高;其二:自己的教學方式不當,參賽的學生是復習和提高,籠統的一說,他們便能回憶,完成任務,而所帶的班級是新課,需要細致的講解,并舉例示范,方能完成任務;其三,任務設計不是很合理,參賽學生水平基本一致,設計任務可以相對一致,而所帶班級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任務的設計要有坡度,不能一味的針對某群學生。
有了前車之鑒,在余下的班級,我在任務設計時,考慮了學生的基礎,口語的能力,任務的難度,和自己的指導方法……在上這一課時,學生們認真聽講,積極操練,課堂氣氛活躍,效果很好!
結語:
任務型教學法屬于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法。其課堂操作程序表現為一系列的教學任務,在任務履行過程中,學習者注重語言交際的意義,充分利用自己已經獲得的目的語資源,通過交流獲取所需信息,完成任務,其學習過程是沿著開放的途徑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總之,教學是藝術,是無止境的,教師要把課上得如同藝術創造的精品,實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有意識地長期追求和探索。我們年輕的教師要不斷進取,向著更好的明天前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