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
摘要:體育,顧名思義,是通過鍛煉從而讓學生身體的發育得更好來進行的課堂教學。體育關系到學生終生的發展,和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息息相關。體育是學生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到大學畢業,學生都一直必修的一個課程。
關鍵詞:提高;高中體育;教學現狀
體育,在大多數學生心中的地位都是處于無所謂狀態,大部分學生尤其是女生并不喜歡甚至于討厭體育這一學科。而且因為在高中,體育并沒有納入高考的考試科目,只是要求作為會考的考試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通過各種訓練和測試,以此提高學生對體育的重視程度。學生都知道老師們不可能讓他們參加不了高考,所以就算再差也會給一個及格分數。所以,從根本上就降低了學生對體育的重視程度,也就造成了在體育課上,學生永遠一副懶懶散散的模樣、體育的課堂教學情況一片糟糕。以下就高中體育進行我個人的觀點論述。
一、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加強對學生的要求
當今大部分高中老師的體育教學,情況大抵相同。按照課表安排,學生一個周有兩節體育課,體育課上老師一般是這樣安排的:上課就馬上集合然后清點人數,全體學生圍繞四百米塑膠跑道跑上一圈或是兩圈,然后一起做準備運動。最后學生自由活動,在下課前五分鐘再集合清點人數。這便是現今普遍的體育課模式,全程不會超過十分鐘。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學生還要偷懶,要么逃課,要么請假。那么剩余的半個小時自由活動的時間里,學生做什么呢?有以下幾種情況,學生大抵是手牽手一起找一個陰涼的地方坐著擺龍門陣,或者去小賣部買零食吃,買雜志小說來看,玩手機等等。當然,也有愛學習的學生,趁著這個時間去教室學習。但是,體育課是讓學生鍛煉身體和放松自己的,不是拿來浪費時間去玩兒,也不是讓學生在這個時候抽出時間來學習。因此,針對學生的這些情況,老師可以做出以下幾點改革。
(一)減少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增加老師上課的時間
因為學生對體育課堂的不重視和不自覺,所以學生會在自由活動的時間里通過自己的隨意支配從而來打發時間。那么,我覺得老師首先需要做的便是減少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增加老師上課的時間。比如,將自由活動的半個小時縮減到十分鐘即可。為什么是縮減到十分鐘呢?因為半個小時的訓練時間,對于學生鍛煉身體才會有一個基本的作用,從根本上增強了學生的體質。而且經過半小時的體育訓練之后,體質偏弱的學生在十分鐘里可以得到緩解,不至于在下一節課上打瞌睡或是沒有精神。當然,十分鐘的自由活動時間學生除了休息,一般情況下不會做其他事情,所以減少了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做無關事情的可能性。
(二)改革和增加課堂上的教學內容
之前的教學內容,無非就是讓學生跑一兩圈,然后做一下準備運動即可,對學生的體質鍛煉起不到什么作用。因此,我覺得應該通過改革和增加課堂的教學內容,從而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體育教學。我在高中的體育教學中,一節體育課我一般是這樣安排的:前面的模式都是差不多,但是有所改革。首先,讓學生集體圍繞四百米跑道慢跑,一般我是根據學生跑的情況來定。比如:跑的整齊而且沒有雜音和打鬧情況,就三圈即可。如果跑的情況不好,就加一圈。跑完步之后,讓學生跟著我做準備運動,準備運動不是簡簡單單的就敷衍了事,而是從頭部運動開始,胸部、腰部、臀部和腿部都需要進行分別的運動。當然做完前期準備之后,還有最重要的拉伸運動,拉伸運動是為了讓學生放松自己的肌肉,在以后的運動里減少受傷的可能性。之后的時間里,是按照教學安排來上課,比如:我把課堂分成幾個版塊,給學生上羽毛球課、籃球課、排球課、足球課等等。一般一個版塊是上一周的課程,也就是兩節課。而且不只是給學生隨便的上這些內容,讓他們自行練習。而是通過專業的講解,讓學生對這些球類運動有著大致的認識,以及知道該怎么去玩。
當然,每次在上過這些球類課后,結合課上讓學生進行練習,最后再對學生進行逐個測試。我發現進行有目的性的學習,然后再測試,這樣的效果是很有用的。雖說這個分數對于學生沒有多大的作用,因為高考不考體育。但是,學生之間會形成競爭,畢竟有考試就有壓力。對于任何一場考試,學生都希望有一個好的成績。所以每學期我會對學生進行兩次考試,考試內容一般包括測試八百米,五十米,跳遠,坐位體前屈,還有仰臥起坐這五項考試內容。當然,根據我的及格標準,如果學生八百米和五十不能及格,我會要求學生再重新考,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重視體育考試,并且平時有意識的去操場練習跑步。這樣在整個考試的階段,增加了學生運動的時間,而且對于體質不好的學生,也讓他們通過自己的練習,從而突破自己。
二、要求學生每天進行身體的鍛煉
高中生因為忙于課程,忙于作業,忙于準備高考。所以,不可避免的會忽視鍛煉身體。學生每天的時間除了睡覺,大部分都在教室的板凳上坐著。學生長時間缺乏鍛煉,會引起駝背,頸椎病,臀部變形,近視,以及思維變慢等等情況,而且對于學生注意力的調整也有影響。那么,學校就要引起對學生進行每日身體鍛煉的重視。我在高中體育的教學中,我所在的學校要求學生在周一到周五的大課間,也就是第三節課的課間,有三十五分鐘。在這個課間,要求全校學生都參加陽光跑步,要求整齊的隊形和一致的步伐,按照班級順序依次跑步。而且在學生走出教室開始到跑完步的這一整個過程中,都有體育老師和學生會的進行人數和紀律的檢查和跑步情況的打分。每天要求的跑步路程應該在兩千米左右,每天的跑步情況和分數會進行全校公布。一個周后進行評比,對于跑得好的班級,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和全校表揚,對于跑得不好的班級,也有一定的懲罰,一般就是每天再額外加一圈。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對鍛煉身體的重視程度和積極性。在跑步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喊口號,這個口號就是學生自己班上統一的高考口號。這樣,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體質,還有利于學生培養積極的學習情緒。
高中生,不僅是和知識作斗爭,要求學生有淵博的知識,還要求學生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畢竟有句話說的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因此,老師要加強體育課上對學生進行體育訓練,利用大課間的時間要求學生統一鍛煉身體,以及加強學生對運動的認識。以上就是我在高中體育的教學中,關于自己的體會和總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