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紅
摘 要 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十分重要。而要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啟發其創新思維??梢粤⒆憧茖W課堂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1)在激趣中培養學生提問的意識;(2)在實驗環節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實踐能力;(3)在問題討論中培養質疑和發散的思維;(4)在交流學習中培養學生取長補短的習慣。
關鍵詞 創新精神 科學課堂 創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A
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創新教育?!度罩屏x務教育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科學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度?!币虼耍谛W科學課堂中啟發學生創新思維,對學生創新精神的發展、科學態度的形成及良好的創新人格品質的塑造有良好的作用。
1 在激趣中培養學生提問的意識
小學科學課以探究活動為主,面對未知的世界和新奇的事物,學生總是充滿好奇和興趣。例如,三年級《磁鐵的磁性》一課,一開課時就利用事先準備的教具讓學生觀察一個小魔術:為什么裝有鐵制品的泡沫小船會沉入水底?很快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興趣頓時高漲起來,問題接踵而至:“為什么船會沉?”“為什么磁鐵能吸引鐵的東西?”“為什么隔著水也能吸鐵?”由此可見,在教學中創設情境,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提問意識。問題意識的培養是著眼于學生整體科學素養的提高的,它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學生對哪些問題感興趣;問題對探究活動的促進作用;問題產生的價值和合理性;問題產生以后的分析能力;一個問題解決以后如何產生新問題等。這些都需要教師在教學實施前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
2 在實驗環節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實踐能力
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開始。為了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要指導學生明確觀察的要求、目標及注意事項,并明確有序觀察。在這個過程中,不放過學生發現的異常現象,并動手實踐引導他們探尋其中的原因。例如,在教學《蚯蚓》時,指導學生注意不同環境下找到蚯蚓的難易程度以及找到蚯蚓的數量,通過觀察與比較,學生的問題也就來了:“蚯蚓所喜歡的環境就是陰暗、潮濕嗎?”再如,在教學《認識巖石》一課時,有學生告訴我,不小心把鹽酸滴在水磨石鋪的地面上,地面也有冒氣泡的現象。對于這一現象,引導學生繼續觀察,讓其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并最終得出地面也有與大理巖有類似成分的結論。
3 在問題討論中培養質疑和發散的思維
小組討論是科學教學中一個必要的環節。在討論中,學生可以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就不同觀點互相探討、交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他們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問題,尤其是要合理支持“少數派”觀點,以消除學生怕出錯、怕出丑的心理,進而使其養成以理服人、以證據得結論的行為方式。
例如,在《搭框架》一課中,各小組學生分別用4根、5根、6根吸管作斜桿支撐搭出不同的框架結構,并都能承受一定的重量。當教師提出“在橋梁建設中選擇哪一種框架更為合理”的問題時,大家產生了各種爭議:有學生說,4根的結構更省材料;也有學生說,6根的結構更安全;還有學生說,修橋還要考慮當地的地理環境,只要能滿足承重需要,就必須考慮節省資金……教師在課堂中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來互相質疑并充分闡述證據,同時對每一種觀點的合理性都提出了充分的肯定。最后,學生從單純的知識分析上升到思維層面,并達成共識:原來做一件事情不能只考慮單方面的因素,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后才能作出決定。
4 在交流學習中培養學生認真傾聽,形成取長補短的習慣
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學生都不能安靜地傾聽同學、教師的陳述,總是迫不急待地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并忽視他人的觀點或意見。而沒有充分傾聽他人的陳述,就不能有效地質疑或提問。因此,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課堂上的傾聽習慣,以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在三年級講《一棵大樹》時,當一個小組上臺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時,有個別學生沒有注意傾聽。筆者把這個小組的精彩發言板書了一部分后,就問學生:“這個小組有幾點發現?”沒有注意聽講的學生和一部分不會整理同伴發言的學生就說:“有5點發現?!保ㄟ@正是板書在黑板上的點數)我沒有評判,而是把眼睛望向了學生。這時,有一些小手高高舉手,他們答道:“是7點發現?!钡拇_是7點發現。于是,給這些學生所在的小組各加了一顆五角星,并告訴大家傾聽的重要性。同時強調要吸收別人的閃光點,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取長補短。只有認真傾聽,學生之間才能有效地進行解讀和評價,才能高效地質疑和補充,才能為其創新思維的發展提供廣闊而真實的空間。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3—6 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
[2] 林貴源.在科學探究活動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EB/OL]. (2012-06-06)[2015-10-18].http://www.jxteacher.com/11m/column41434/694al4fa-bla6-470d-aeel-cadc2cd2e5d8.htm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