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茉華
摘要: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最重要的動力,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和推進,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在教學的過程中追求教學模式的新穎性和趣味性,以此企圖借助趣味教學的方式來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引導學生自覺、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小學是學生接受義務學習的初級階段,同時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最重要的入門階段,所以教師必須要在這一階段借助游戲化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進而給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得學生能夠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學習樂趣。本篇文章將對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討,并在文章中結合教學內容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相應有趣的游戲內容,以此不斷推動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教學模式;策略;應用與探討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和邏輯性較強的學習科目,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難免會感覺的數學課堂學習十分枯燥無趣和難,以此大大的打消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從小便開始排斥學習數學,進而導致出現十分嚴重的偏科情況。在這基礎上,教師便可以利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將教材中所有的知識都以游戲的方式進行模擬和講解,以此讓學生在游戲中快樂、快速的掌握學習內容,進而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
一、運用游戲教學法,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課堂中,教師的教學導入能夠將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所以教學導入直接導致整堂課的教學效果。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教師所準備好的游戲也需要創造一個環境去導入,這樣顯得更加自然,不會感到很突兀。為游戲創造適宜的環境,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學習和生活中開展游戲。這也要求教師在設計游戲時應使游戲有足夠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人教版一年級“0的加減法”中,創造一個適合的游戲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解決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在課堂上,做小貓釣魚的游戲,小貓沒有釣到魚,那么可以用幾來表示,小貓和媽媽一起去釣魚,媽媽釣了三條魚,小貓一會跑,一會跳,一會采采花,一會捉捉蝴蝶,結果小貓一條魚也沒釣到,請學生一起做游戲,兩個同學為一組。那么小貓和媽媽一共釣了幾條魚呢?學生:釣了3條魚,那么列式計算的話是多少:0+3=3。
這個教學過程就是運用游戲教學法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學習知識。
二、課堂游戲與管理
(一)課前教學
課前,教師需根據課堂所要講授的內容,對游戲的整體思路進行設計,以供課堂中學生學習使用。以10以外的加減法的教學為例,教師可將游戲的題目設計為《消滅害蟲》。教師可設計不同的卡片,卡片上畫著不同的害蟲,每一個卡片上,都需要設置一個加減法的計算題,在計算題下,包括4個選項,其中一個選項為題目的正確答案,如果學生選擇正確,則代表消滅了卡片上的害蟲,此時則可以進入到以下關,消滅下一個害蟲。
將游戲設置為該類型,可充分激發其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想要消滅更多害蟲的意愿得以萌發,對于其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提高具有積極意義。
(二)課中教學
游戲設計完畢后,教師需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每一小組分發一個卡片,由小組中的成員共同答題。小組答題完成之后,可以舉手示意,要求老師分發下一個卡片。教師需對學生的答案進行檢查,如答案正確,則可以分發下一卡片,使學生進入下一個關卡,消滅更多的害蟲。
在游戲過程中,學生為了消滅更多的害蟲,必定會積極主動的進行思考,同時加強與團隊其他同學的合作,這對于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以及解題效率的提高,都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課后教學
課后,教師需對每一個小組消滅害蟲的數量進行整理和總結,針對消滅害蟲數量較多的小組給予獎勵。獎品可以是一朵小紅花,同時也可以是一根鉛筆等物質方面的獎勵。同時,教師應對最終成績較差的小組給予鼓勵,充分肯定其努力的態度,避免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傷害,使學生都能夠再接再厲,不斷學習數學知識,使自身的數學學習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三、角色扮演游戲
角色扮演是小學數學中常用的最為直觀有效的一個游戲教學法,能讓小學生切身參與到角色扮演中,吸引和集中學生注意力,讓他們全身心投入課堂學習中,進而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小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比如,在蘇教版三年級“分數簡單計算”教學中,可基于這一應用題來教學:“楊同學手中的核桃數量是汪同學的3倍多1個,而汪同學手中核桃數是錢同學的1/2還多2個,錢同學手中有4個核桃,請算出楊同學和汪同學的核桃數。”通過角色扮演來講解,選取3名學生分別扮演題目的角色,并分配道具,把抽象的內容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進而讓他們更好地理解題意,迅速找到解答題目的思路,得到正確答案。
采取角色扮演游戲教學法時,要做好這幾點:首先,教師需要選取有助于小學生身心良好發展且和小學數學內容相關的游戲情境,讓學生進行該項游戲教學,把教學內容充分融合到游戲中,不得為片面追求游戲效果而忽略數學教學的目的。其次,教師可根據選好的角色扮演情境,準備好必要的道具,進而更好地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游戲的興趣和積極性。最后,在完成角色扮演游戲后,教師需要及時為參與扮演、回答問題的每名學生進行客觀、合理、具有激勵性的點撥和評價,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除此之外, 教育游戲因為娛樂性而受到很多學生的喜愛,而老師也因為教育性而對此并不排斥,這位枯燥的數學學習帶來了很多的樂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了學生對數學課程的掌握能力,也增強了同學們相互合作的團結能力。
結語:相對而言,小學生年齡較小,小學是他們正式接受義務教育的初級階段,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還沒有足夠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來支撐他們快速的掌握學習內容,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借助趣味游戲的方式將學習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從而以快樂的游戲方式引導學生展開深入學習,以此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