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博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不斷提高。在天津市百萬人才福利計劃的號召下,針對企業在職職工開展技能培訓,使職工能夠進行學歷升級。因此,本文將針對校企合作技能培訓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討,使其有效促進社會的經濟發展。
【關鍵詞】校企合作 技能培訓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5-0040-01
實行企業百萬人才技能培訓,能夠對在職職工自身的技能與學歷升級有積極地促進作用。當下,在天津市百萬人才福利計劃下,我校開展企業技能培訓工作,不僅能保證職工的專業技能得到有效提高,也能使企業長久穩定的發展。
1.校企合作技能培訓的內涵
學校在對職工進行技能培訓中最主要的培訓目標便是使職工具備高技能,使其培養社會發展所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質人才。高技能指職工具備較強的職業適應能力,保證較好完成工作任務。高素質是指職工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愛崗敬業、團結合作等,保證院校培養出的人才更好地滿足社會的需求。
當下,很多院校在都在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來對人才更好地培養,校企合作便是指將企業資源與教育資源相結合,來對職工展開實踐教學,最大化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校企合作能夠更好地滿足職工的發展需求,使職工能夠將掌握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學校與企業對職工實行共同管理,保證職工能夠將理論知識較好的融入到實踐中,有效提高職工各方面能力,使職工可以全面發展。
對企業在職職工進行技能培訓,能夠更加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社會在發展,企業也在不斷發展,企業職工只有不斷的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更好的推動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校企合作環境下,對職工開展技能培訓,有效推動了百萬福利計劃。
2.校企合作技能培訓人才培養模式
2.1學校的作用
當下,在對在職職工進行技能培訓中,基本上都是企業對人才提出相應的要求,而學校自身對培養人才工作較為被動。在進行校企合作期間,學校能夠起到主導作用,雙方要建立在共贏的基礎上,學校所服務的對象不僅是職工,對企業也是一種服務。學校與企業之間要互利互惠,雙方的價值觀念以及目標不同,但是想要更好地開展校企合作工作,就要保證以雙方的利益為基礎,在合作期間,要有明確的目標、規則、合作時間等。學校在合作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積極創造合作機會。針對不同類型的企業,對職工要有針對性的開展技能培訓工作。在培訓過程中無論是職工還是教師,都能夠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
2.2企業的作用
在開展校企合作中,對人才的培養企業占據重要位置。企業在為培訓者提供崗位時,對人才的培養目標以及內容都有一定的要求。當下,在校企合作中,很多企業都處于被動地位,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并不確定。另外企業對院校教育的支持不夠。例如,職工在實際進入企業工作中,更多的企業是將職工變成一種廉價的勞動力,并沒有對職工展開有針對性的培訓,職工也無法得到有效地鍛煉。針對這一現象,在開展校企合作中,一定要有政府的政策作為支持。根據天津市百萬人才福利計劃,想要有效培養人才,保證職工能夠具備專業的技能,更好的滿足企業對職工的需求,使其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就一定要將技能教育有效融入到市場中,無論是教育觀念還是管理制度,都要符合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將政府、企業與學校進行有效地結合,保證運作機制有序的進行。
2.3教師的作用
校企合作期間,學校教師在校教學中要充分突出職工的主體地位,學校教師保證職工掌握基本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企業指導教師引導職工如何將知識運用到實際中,提高職工的職業技能與素質。在這一過程中,學校教師要與企業指導教師進行有效的合作,保證最大程度滿足職工的發展需求,共同探討教學內容與手段。在對在職職工開展技能培訓中,學校教師與企業指導教師對職工有著積極地促進作用,校企合作的開展,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職工的學習模式,不僅能保證職工學習更多的專業技能,還能使職工將掌握的技能更好的運用到實踐中。企業的發展不僅要求職工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更要求職工有一定的實踐經驗,更好地滿足工作需求。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校企合作環境下,對企業職工開展技能培訓,不僅能保證職工的專業技能得到明顯的提高,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有效響應了百萬人才福利計劃,職工自身能力得到提高,相關學歷也能進行升級,這樣能夠更好的適應企業的發展,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廉姝媚.“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
[2]秦燕妮.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與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OL].電子制作,2013(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