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榮東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學生素質教育的推進,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需要引進有利于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模式。在初中教育階段,數學科目屬于一門既基礎又重要的學科,在課程教學領域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九年級數學相對于整個中學時代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九年級數學不僅是對初中數學的升華,同時也為高中數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結合九年級數學教學的特點和自身的教學經驗,闡述一下對九年級數學教學的研究。
關鍵詞:九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經驗結
與其他學科相比,初中數學的特點就是計算量大、邏輯性強,同時還要求學生獨立思考,思維嚴密。雖然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也積累了很多數學學習的經驗,對于九年級的學生來說,面臨著升學和繁重作業的雙重壓力,教師要思考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采用最高效的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對九年級數學教學的體會大致分為以下幾點: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運用多媒體技術、明確教學目標。
一、培養學習興趣,促進自主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為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提供了巨大的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學習充滿期待,使學生享受課堂學習,從而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提升。
學生在對數學感興趣的基礎上,我們教師應倡導學生自主學習。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自主學習不僅能夠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性,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素質教育的推進和形成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模式。例如,在學習中心對稱時,教師引導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一般四到六人為宜,而且每位學生在組內有不同的分工,以使每位學生都參與其中。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
二、激發學習動機,提高教學質量
中學九年級的數學學習不僅是初中三年數學學習的最后環節,同時也是最為關鍵的階段。在這一年的教學與學習中,由于時間緊、任務重,老師的教學方法又回到傳統的教學模式,即過分強調單一型學習和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大量的板書演算與學生的整本筆記總結,從而忽略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俗話說:“欲速則不達。”做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如果教師一味地追趕教學進度,從而忽略了師生間的互動,甚至有的學生對教師講的內容壓根就是一頭霧水,教師講得太快,學生跟不上,教師也不問,學生也不說,一次次地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教師的教學質量下降和學生的學習成績下降,進而使學生一直以來培養的學習動機也被磨滅了,學生的厭學心理就由此產生了。例如,在學習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時,除了可以驗證它們所有的角和邊相等外,教師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用其他的方法來驗證兩個三角形全等,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和師生間的互動,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機,提高了教學的質量。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突出教學重點
運用多媒體教學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教學的內容和目標運用多媒體。多媒體教學能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可以增加教學的內容。就九年級的教學內容和大量的課程來說,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是增強教學質量最合理高效的一種方法。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可以將重難點的部分分別用不同顏色的字體標記出來,讓學生一目了然,加深對重難點的理解和學習。教師也可以將講授完的課件分享給學生,對于學生來說,這不僅是一份學習資料,同時也對課上的內容又溫習了一遍,也可以隨時隨地地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成績。
四、明確教學目標,全力備戰中考
初中九年級數學不僅面臨著新內容的學習,又面臨著所有學科的復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合理安排課堂的教學內容,明確學習的目標。讓學生了解中考的真題也不是所有的都像我們想象的那么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第二階段是復習初中三年學習的所有內容,主要是對初中數學知識進行的系統整理,依據基礎知識的相互聯系及相互轉化關系,梳理歸類,分塊整理,重新組織,變為系統的、條理化的知識點。教師選取一些難度系數相當的練習題來培養學生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和思維能力的訓練。每講完一道題,教師應當與學生一起來分析本道題用到了哪些知識點,學生在解題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哪個方面,應當準備一個糾錯本,以便溫故而知新,進一步達到熟能生巧。在最后綜合復習中,就會感到輕松,不會無從下手。第三階段為綜合復習。這個階段,除了重視課本中的重點章節之外,主要以反復練習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九年級數學相對于整個中學時代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九年級數學不僅是對初中數學的升華,同時也為高中數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需要引進有利于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吳菊敏.例談初中數學復習的幾個策略[J],2010(11).
[2]顧勇進.淺析初三數學復習課的有效教學模式[J],201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