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春
摘 要:目前,高中學生學習數學普遍出現了難以學習、難以理解等問題,而通過對這一現象的調查得知,大部分高中學生很難接受數學學習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合適的學習方法。若是能夠合理利用“知識分類”的學習方式,就可以有效降低高中數學學習難度。針對“知識分類”學習方式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提出了夯實陳述性知識內容、細化程序性內容、升華策略性知識內容的建議,為降低高中數學學習難度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習難度;知識分類
高中數學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深度知識含量,再加上知識點不斷增多,知識內容越來越密集,即便是教師對其逐一講解,學生在課堂中有了一些了解,仍然改變不了將所有數學內容綜合在一起,進行綜合考查時學生出現的不理解、不會等各種現象,因此提高高中數學學習質量便成為我們當前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知識分類應用在高中數學學習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數學學習難度。該學習方法主要是對知識的作用與特點進行分類,對提高數學學習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一、陳述性知識內容分類
陳述性知識內容主要是通過陳述的方式對知識內容進行講解。例如:概念就是陳述性知識的一種,概念學習通常情況下采用陳述的學習方式,與其他知識學習方式相比會顯得有些單一、枯燥、乏味,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這使得很多學生沒有學習的勁頭。其實概念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學習內容,但是由于很多學生對概念內容的不重視,導致對概念學習是以一種“一概而過”的形式進行。而概念內容作為學好數學的基礎,若是沒有對其完全理解與掌握,就會使整個數學學習質量不穩定、不扎實,甚至是不會、不懂,影響整個數學學習狀態。就好比是種植一棵大樹,若是根基沒有扎好、不結實,即便是再努力成長也會由于根基松軟而傾斜或者倒下。所以,學好概念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概念是陳述性知識內容中的重點,經過對高中數學教材內容查閱發現,概念內容所占篇幅并不是很明顯,但是在每個章節中多多少少都會有幾個,從整個高中數學教材中可以看出,概念內容分布廣泛,所涉及的知識點較多,內容復雜,并且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議教師應該針對概念內容進行相應的分類與總結,改變傳統的隨講隨過的教學方式,采用更好的陳述性知識講解方式,使學生能夠對每個概念加深印象與了解,以此來打好陳述性知識內容基礎。
二、程序性知識內容分類
程序性知識主要是公式、數量關系等一些具有程序化特點的內容,對其進行分類便是我們所說的程序性知識內容分類。這些內容與陳述性知識最大的區別就是陳述性知識是以一個點的形式表達其中含義,而程序性知識主要是以一條線的形式進行分析與理解,并且每一層內容與線條上下內容有直接關聯,是一種環環相扣的關系。
在高中數學內容中會有很多的公式定理,數量關系混亂,形式呈現多樣化,這使很多學生對這些公式的意義模棱兩可,看著凌亂的公式很難清楚地記住,更談不上學會運用,直接影響到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狀態。若是能夠很好地將公式的由來與生成進行講解,并將相關的公式呈現出來,形成一種清晰的鏈條,就會讓學生清楚地知道公式的形成過程以及形成意義。講解正弦定理的過程中,在講解基本公式的同時還可以推導更多公式內容,使公式鏈條越來越明顯,清晰的思路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并且能夠讓學生學會運用公式,最大程度地發揮公式的作用。
在高中數學中程序性知識內容相對較多,也是整個高中階段的主要學習內容,因此只有充分理解與運用程序性知識內容,再加上扎實的基礎知識,才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所以,程序性知識內容需要被重視,重點發揮公式鏈條的作用,使學生懂得每個公式如何形成、如何應用。
三、策略性知識內容分類
在高中數學知識中不僅含有大量的知識成分,同時還具有可抽象思考與挖掘的知識內容,多數思想中的內容很難用言語表達出來,但是思想方式可以深入到學生的腦海中,推動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使學習數學進入一種有策略性的學習中。只有學生掌握思想方法,才能夠更好地進行總結與提煉。高中數學中存在著非常多的思想方法,若是能夠深刻掌握與理解便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使數學問題的解答變得簡單容易,這樣也會增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需要將具有策略性的知識內容重點分類與整理,并呈現給學生,幫助學生快速進入研究數學知識的過程中。
經過對高中數學學習方式的分析,我們發現,其實并不是知識深度導致學生學習能力差、學習成績下降,而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方法太過于傳統化,缺乏對學習內容與學習方法的研究。“巧用知識分類,降低高中數學學習難度”,這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主要源于對學習中的各種問題不斷研究與分析所得出的結論,所以,無論是數學還是其他學科的學習,我們都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思路,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以此來提高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淑敏.如何巧用多媒體優化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J].考試周刊,2016(11).
[2]趙會麗.關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J].學周刊,2013(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