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愛梅
摘 要:數學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但高中數學經常重理論、輕實踐,忽視了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針對這一問題,從轉變教師觀念、教學生活化、完善考評體系三方面切入,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提升高中生數學應用能力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高中數學;應用能力;生活化教學
數學在生活中到處都有體現,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但國內的數學教學通常忽視其應用性,使得教材內容與實際相脫節,學生難以運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素質教育提倡理論結合實踐,重視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故而數學應用在教學中越來越受關注。高中數學有一定的難度,受傳統教育模式影響,應用意識較為淡薄,導致很多學生逐漸喪失興趣。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一、教師需轉變觀念
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直接接觸較多,教師的能力素養和教學方法對學生影響甚大,因此,教師必須及時更新觀念,強化數學應用意識。重視教學過程,鼓勵所有學生參與解題過程,既要從中感到樂趣,又要學會方法,形成適合自己的思考方式。尤其是采取案例教學法時,案例盡可能地與學生的真實生活聯系起來,增加熟悉感,更容易引導他們把實際融入數學
課堂。
高中數學對邏輯思維能力有較高要求,于是很多教師將重心都放于此。其實,運算和邏輯推導、空間想象等只是數學的部分內容,如果局限于此,學生將被困在知識傳授的“牢籠”,無法發揮創新精神,也不能明確數學的具體應用。這種計算推理意識不可取,還有一種極端,即教師過于注重應用題練習。我們知道,“題海戰術”最終容易導致學生陷入定式思維,甚至被某些經典題目所牽絆,思考能力僵化,無法一針見血地掌握其核心知識點,只要題目形式和數字稍有變化,就會束手無策。因此,創新和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并非朝夕之事,需要采取科學的方法長期堅持,即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習慣,對題目有自己的見解,敢于質疑。之后,要樂觀主動地參與教學,按照自己的方法,學會從多元角度分析解決問題。增加個人知識領域的積累,多與師生交流。教師必須清楚這一過程,調整教學戰略。
二、開展生活化教學
1.回歸現實
大部分數學知識的產生,都來自于實際需要,經前人總結形成理論,用于深入研究,同時便于原理的傳播。在教學時,不能僅僅止步于這些公式原理,而應深入挖掘,令學生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將理論知識剖解開,回歸到實際應用。高中數學中介紹了古今中外大量的傳統數學,即數學在古代的體現,比如古埃及早期的算術幾何、古希臘的數學,中國古代也有《周髀算經》《九章算術》等經典著作,近代則有高斯、華羅庚等數學家,很多學生對這些數學家的感覺都是高不可攀,但其實他們的生活也很尋常,而且經常會在生活中用到數學知識。教師可多舉此方面的例子和故事,一方面其趣味性能吸引學生,另一方面可令學生意識到數學和生活的緊密聯系,從而強化其應用意識。
2.融入生活
把生活帶進課堂,促進二者融合。在當前信息時代,移動互聯網已很普及,使用方便,但也容易出現問題。面對其中的數學問題,學生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很想知道其中原因。教師可大概介紹,然后將改編過的題目留給學生去做,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對于現實中的經濟案件,其月利率都是極高的,甚至超出了法律保護范圍,而“利滾利”的可怕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如此如果遇到此類事件,他們就不會輕易被誘惑。而實際生活中,按揭買房尤其常見,付完首付,剩余均攤,每個月還一定數額。教師同樣可以引導學生計算,了解此方面的知識。
將課堂拓展至生活中,現代教育提出了許多新理念,在傳統課堂之外,還開設有第二課堂等。主要是遵循理論實踐結合的原則,為學生創造應用數學的機會,比如參加實踐活動、解決某個項目、開展實際調查等。有必要提及數學實驗課,它主要是在多媒體教室上機操作,而空間幾何、圓錐雙曲線等是重難點,往往需要結合現實場景舉例,很難形象地描述。如果利用計算機模擬技術,便可將籃球的拋物線運動過程清晰地記錄下來,可以隨意將球體展開,便于學生理解。
三、科學地進行考評
考試內容必須改革,除了基礎知識,還要考查學生的綜合水平以及靈活運用的能力。所以,不能局限于典型的數學題目,而應增加開放型、創新型題目的比例,且盡量與生活有聯系,令學生愿意主動解決。練習應重質量,拒絕“題海戰術”,教師應當授之以漁。試卷不能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考試成績還應包括平時表現、教師評價、實踐能力、個性特長等。對教師的考評亦是如此,不能僅以學生成績為標準,應做整體評價,考慮教師在創新、應用實踐教學方面的表現。
數學是高中的主要科目,內容較多,且很有難度,以至于多數教師都將重心放在知識傳授、如何解題等層面,忽視了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若不加以改變,培養出的學生也將陷入只會做題、不能實用的困局。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需予以重視,強化應用意識,促進理論實踐相結合,將生活和課堂融為一體,引導學生把所學與生活聯系起來,用于解決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杜舜卿.提高中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研究與實踐[J].學園,2011,25(7):148-149.
[2]林清理.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探索與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16(5):13.
[3]付瑩.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教學實踐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3,15(8):27-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