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法同
摘要:在醫護類中職院校中,兒科護理學是涉及多個學科并且對護士素質要求較高的一門學科,其畢業生在畢業后有很大概率進入臨床一線工作,與患兒和家屬產生直接的互動。因此,在學校的兒科護理教學中,重視人文關懷教育的滲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兒科護理工作,最大限度的減少醫患矛盾。
關鍵詞:中職院校;科護理學;人文關懷;醫患矛盾
兒科護理學是以有情感的患兒為研究對象的學科,護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與患兒及家屬的溝通效果有很大關系,而人文關懷毫無疑問就是兩者的粘合劑,可以說,和諧的醫患關系離不開醫務工作者的人文關愛。人文關懷是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注,對人的尊重,對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的肯定及人類自身解放、自由追求的實現等。兒科護理在臨床上更強調人性化服務,它體現于對患兒的生命、健康、權利、人格的尊重和關注。學校加強人文關懷教育,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護理學中人文關懷源于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即以人為中心的教育,其核心內容是培養醫務工作者以人為中心,學會同情他人,滿足他人的健康需要。
一、兒科護理的特殊性及現狀
與其他科室不同,兒科護理有三個不可忽視的特殊性。
1、所面對的人群是兒童,有些甚至是還不會說話、不能充分表達自己不適與主觀感受的小兒。
2、與成人疾病相比,兒科疾病有其專業特點和特殊性,如病情變化快、風險高。
3、患兒一般都由多名家屬陪同,且患兒父母年齡普遍較為年輕,情緒易焦慮、易激動,如果兒科護士沒有做好溝通解釋工作,極易引發醫患糾紛。因此,兒科護理學教學與其他醫學教學相比處于更加特殊的位置,只有教授學生專業的人文關懷知識與醫患溝通技巧,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今后的職業生涯。但從前來看,人文關懷教育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大部分教師仍是僅僅注重護理理論及技能的教學,表現出“重技術輕人文”的現象。教學管理中更多的關注疾病本身而忽視了病人的情感,病人的痛苦被轉化為教學中使用的案例與數據,對護理技術至上的盲目崇拜使兒科護理學教學少了些以人為本的人情味。
二、如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融入人文關懷教育
1、教師注重在平時教學中滲透人文關懷理念。建立良好的職業人文關懷意識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學校應在入學之初從細節抓起,處處為學生營造人文關懷的氛圍,在教育過程中,應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積極開展生命關懷教育,增設護理學人文課程,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多接觸社會、了解社會而不是懼怕社會,通過閱歷的增加讓學生體驗關心并學會關心。
2、教師幫助學生加深對于護士這一職業的理解。加強兒科護理學的學習是中職學校學生成為一名合格臨床兒科護士的必由之路。因為兒科護士也是臨床護士的一種,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具體工作入手,加強學生對護士這一職業的理解。例如,在講授兒科護士的角色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通常護士被賦予的角色和角色所賦予護士的工作。比如,護士是護理活動的執行者,那么教師就可以告知學生,護士可以執行哪些護理活動;再如,護士是健康教育者,那么教師就可以結合臨床實際,告知學生為什么要做健康教育,怎么去開展健康教育。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清晰地了解到護士的職業角色和各種角色所賦予護士的工作,有效地加強了學生對今后所從事職業的認知程度[1]。
3、教師應培養學生的愛心和同情心。由于中職院校學生年齡較小且大多是獨生子女,導致即將步入護士崗位的她們缺少換位思考的意識。患兒無人陪伴或暫時與家人分離,往往會出現分離性焦慮,不利于小兒心理的發育和疾病的康復。兒科護理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從旁引導學生,教會學生學會換位思考,讓學生假設病人是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的親人,讓學生親自體驗角色的互換并談談自己的感想,這樣可以加強學生對護士愛心和同情心的認識。要有愛心,像孩子的父母一樣安慰呵護患兒。
4、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責任感的培養。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當患者將自己的生命健康交付于醫務人員時,是什么為他們脆弱的身心撐起一片堅實的天空?是什么為他們得到高效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提供保障?是責任心。在兒科護理工作中,將失誤降到最低的關鍵是護士高度的責任心。護士的高度責任心,不僅需要護士懷著對護理事業的熱愛,秉承大醫精誠的精神,還應承載著患者的殷切信任,基于護士的善良與愛心,理解患者、關心患者,給患者帶去生命之光。如果缺乏責任心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導致生命危險。教師可以舉例臨床中因為藥物過量導致小兒死亡的案例和小孩醫院內因看護不周發生意外傷害的案例來警示學生為什么作為一名護士需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引導學生認識其重要性,加強學生對護士責任心的認識。
5、教師要幫助學生鍛煉心理承受能力。兒科護理的工作量很大,工作環境吵鬧,這對兒科護士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護士不僅需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來應對高強度的工作,還需要保持樂觀、開朗、穩定的情緒來適應工作環境。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引人護士工作和工作環境的教學視頻,讓學生了解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在護士這一職業中的重要地位,加強學生的認識;同時,應用模擬教學法,模擬出紛亂吵雜的日常工作環境及發生緊急情況的特殊場景,鍛煉出學生臨危不亂、處事冷靜的心理素質[2]。
綜上所述,在當今兒科護士缺乏、兒科醫患關系日益緊張的新常態下,社會對兒科護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兒科護理學教師在傳授護理學知識和技術的同時,必須加強兒科護理學人文素質教育,以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兒科護士為目標,推動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不斷走向新高度。
參考文獻
[1] 李翠翠,李磊. 兒科如何有效醫患溝通減少醫療糾紛[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34):338.
[2] 張昕. 淺談兒科護理教學中對護士職業素養的滲透[J]. 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2(03):106-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