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一平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推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變革,從過去普遍存在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逐漸轉變為創新教學手段。數學教師也不僅僅將成績當成是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標準,更加強調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本文結合筆者實際教學經驗,探討了怎樣在數學課堂中科學的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廣大數學教師應當充分的意識到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對其未來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性。我們必須要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發育特征以及實際的學習情況,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讓初中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能夠獲得思維的進步與提升,為他們以后的學習打下充分和堅實的基礎,為他們創造健康發育的良好條件。
一、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在現階段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大力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我們要重視的首要問題,同時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讓初中數學教學內容和方式有了很大程度的變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因為很多教師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依舊沒有真正做好這項工作,教學效率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比如說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一部分數學教學依舊采取過去那種一言堂的講課方式,一味的給學生灌輸數學知識,并不強調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提升,也不利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因此很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又比如說部分初中數學教師一味的追尋創新教學方式而忽略了對初中生數學基本知識的講授,或者過于突出知識的全面性而忽略了對重難點知識的逐個擊破,過于重視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鍛煉而忽略了對他們獨立解題能力的培養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造成不利影響。與此同時,我們知道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內容相對繁雜,知識點之間聯系較為緊密,如果學生對某個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不牢,必然會對他們未來的學習產生阻礙和影響,但是在實際的課堂中,一些教師總是追尋教學進度,并未真正對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有全面的掌控,不能夠讓學生建立起更加系統和完善的知識體系,造成初中生整體數學學習水平不高,自主探究能力難以提升[1]。基于此,我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1.激發學生的內在思維興趣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內在思維,它不單單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要結合學生的思維發展情況,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對課堂教學內容予以科學設計,同時轉變過去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方法,真正把學生當成是學習主體。另外我們還應當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形成學習主動性,如此一來不但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同時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其次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強化自身對數學知識的重視程度,采取各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來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從而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比如說我們在教學平面直角坐標這部分知識內容時,為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為他們營造出以下的教學情境:假設同學們現在在電影院看電影,你手中的票的X排X號,大家應該都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大家能否用坐標的方式來確定自己的位置呢?由于學生對電影院都非常熟悉,通過這樣的情境代入不僅可以激發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同時也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散,讓他們能夠了解數學知識和生活的聯系。
2.加強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需要加強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從而培養初中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由于數學課程相對抽象且邏輯性較強,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單純的使用單一化符號難以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很容易降低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因此我們應當采取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相聯系的辦法,努力讓學生形成創造思維。比如說我們在教學一些數學公式的過程中,為進一步加深他們對公式的理解,應當把公式和實際生活充分結合起來,保證練習題的多元化,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這樣一來不單單可以對過去課堂教學中的一些重難點問題予以有效解決,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性。如在教學有理數這部分知識內容的過程中,為促進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我們可以給學生列舉一些實際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讓學生對冬季與夏季的氣溫變化通過有理數的方式來表達,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加深對這部分知識內容的理解,從而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
3.在解題中培養直覺思維初中數學解題可以說是初中生數學思維的有效體現,為了更好的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我們必須要強調學生解題思維的培養和挖掘,從解題的角度出發不斷訓練其數學思維。這里的直覺思維是一種在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之上的高級思維能力,但是并不是說在培養直覺思維能力之前必須要先培養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從客觀上而言,直覺思維能力一般都是存在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過程中,在碰到不同問題時這樣的差異才能顯現出來。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要采取更為巧妙靈活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營造出問題猜想的環境,從而引導他們能夠更加主動的思維。
例如說常見的雞兔同籠問題,已知條件是籠中有雞和兔一共50只,它們腳的數量是110只,請問雞和兔各有幾只?思考這一問題時數學教師需要讓學生以實際生活中相對熟悉的生活經驗來引導他們直觀體驗,隨后予以大膽猜想,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需要采取正確的數學理論知識來引導學生解答這一問題。唯有借助于課堂教學中不同情境創設和不同教學思路來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才可以確保他們能夠在以后的學習中可以有效的使用直覺思維,從而讓數學思維能夠成為一種習慣[2]。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課程的邏輯性和理論性較強,學生要學好數學就必須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必須要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確保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慶.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7,(08):231.
[2]陳澤云.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2):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