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麗娟
【摘要】小學生團隊意識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在闡述團隊意識內涵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基于團隊意識的小學體育游戲設計策略。
【關鍵詞】小學體育游戲;設計策略;團隊意識
小學階段是學生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體育作為小學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發展學生的團隊意識具有重要意義。小學體育教師要善于從學生團隊意識形成的視角優化體育游戲教學設計,在提升學生體育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一、團隊意識內涵概述
(一)認同意識
團隊意識的重要內涵是學生對所在團隊的認同意識。學生只有對團隊形成認同意識,才能基于團隊共同發展的目標,保持思想與行動上的一致,對團隊產生歸屬感,將自我融合在集體中,自覺地處理好個人與團隊的關系,擺脫狹隘的個人主義。
(二)競爭意識
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團隊意識的形成并不意味著摒棄競爭,相反,要增強團隊成員競爭意識,這是團隊發展的需要,也是體育游戲教學的現實需要。通過團隊之間的競爭,促進團隊的發展提升;通過團隊成員之間的競爭,促進團隊成員整體素質共同發展。
(三)責任意識
責任意識是一個集體團隊意識的重要內涵之一,只有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才能具有擔當意識,在游戲活動中不僅做到為團隊而拼搏,而且每一位成員之間能夠做到互相保護,共同發展與提升等。
(四)紀律意識
團隊意識的形成離不開紀律這個基本保障。因此,在小學體育游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強化學生紀律教育,使學生養成遵守游戲學習紀律、自覺遵從游戲規則等習慣。這樣才能確保游戲教學有序、有效推進,同時促進學生團隊意識形成。
二、基于團隊意識的小學體育游戲設計策略
(一)解決問題型游戲
學生團隊意識的形成離不開有效的載體,這就需要小學體育教師能夠發揮問題載體作用,在體育游戲中滲透問題,設計一些解決問題型游戲,以問題為載體,使學生在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強凝聚力,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形成團隊意識。
例如“大漁網”游戲,在場地上畫出一定范圍作“池塘”,由4-6名學生扮作“捕魚人”,其余學生扮作“魚”,分散在池塘里。教師發令后,“捕魚人”進入“池塘”手拉手結成網捕“魚”,被圍住的“魚”就算被捕捉了。被捕捉的“魚”立即與“捕魚人”拉起手來捕捉其他的“魚”,直到把所有的“魚”全捕完,或剩少數“魚”為止。在這個游戲中,“捕魚人”與“魚”形成兩大陣營,教師可以優化游戲,在每一條魚兒被捕獲后,可以休息2-3分鐘,然后滲透問題:從捕魚人層面,如何才能有效地“捕魚”?從“魚”層面,如何才能有效實現“反圍捕”?從而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不斷強化團隊意識。
(二)合作共進型游戲
小學體育教學中游戲組織形式具有豐富性,有的游戲以單人形式實施,有的則是對抗的形式,有的游戲則需要學生互相配合,互相協同。小學體育教師要基于學生團隊意識形成的需要,優化游戲形式,設計一些“合作共進型”游戲,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協作、配合等,促使學生在合作中共同發展,增強學生團隊意識。
例如“闖關”游戲,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一組闖關,一組守關。游戲規則是游戲過程中如守關者觸摸到任意闖關者身體,則該闖關者退出游戲,任意一名闖關者闖過全部關卡并從原路返回到起點則判本組勝利。學生通過合作闖關,團隊意識將大大增強,同時也獲得共同發展。
(三)集體參與型游戲
集體參與型游戲是發展學生團隊意識的常見游戲方式。小學體育教師要認識到集體參與型游戲的重要性,通過集體參與游戲,為學生創造一個集體活動的場景,強化學生集體意識,使學生意識到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在集體參與中,學生進行充分的配合,將個人融入集體中,增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團隊意識。
如 “拔河”游戲,畫三條平行線,間隔1.5米,中間的為中線,兩邊的為“河界”。準備一條繩子,在繩子的中間拴上一條紅帶為標志帶。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面對面站立緊握繩子。發令后雙方隊員一起齊心合力地拉,把標志帶搶過本隊的“河界”為勝,比賽宣告結束。
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斗志,教師可以采用trops法,優化“拔河”游戲規則規定,制定新的游戲規則:如果哪一方將繩子拉到自己這一邊來,就必須從自己隊員中讓出一人,在比賽進行中,隊尾的隊員迅速跑到對方去,幫助對方來拔。這樣的比賽充滿競爭、配合與新奇,在互助的氣氛中進行,大家都享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學生的團隊意識也得到了有效發展。
(四)野外實踐型游戲
目前,戶外體育游戲成為小學體育游戲的一個重要內容。戶外游戲不僅突破了傳統游戲空間的束縛,將游戲教學空間延伸至課堂以外,可以為學生拓展更為廣闊的游戲活動空間,而且將學生置于更為輕松、自由的游戲環境中,更能夠激活學生的團體意識,促使學生團隊意識的形成。
例如“背摔”游戲,又叫“信心跌”, 具體要求是做此項目的人站在一座1.6米高的矮墻上,為了防止摔下去時手臂傷人,要將雙手綁在自己胸前,然后背朝墻下,身體站直,直挺挺地向后倒下去。下面有8人面對面站成兩排,每個人都伸出雙臂將上面倒下的人接住。這個游戲的目的是體驗站在下面看上面的人時和自己站在上面時完全不同的感覺,從而理解每個人在工作中的位置不同感受也不同的道理,同時學會戰勝自己和敢于相信同伴。這樣就通過野外實踐型游戲幫助學生培養了團隊意識。
(五)凸顯領袖型游戲
小學體育游戲教學中,一個領袖對于團隊意識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善于在游戲教學中無形地樹立一個領袖,這樣不僅有助于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也可以對游戲進行有效分工,培養學生的自主活動能力,從而促進整個團隊發展。
如傳統游戲 “老鷹捉小雞”,可以選擇一個隊長,將選出來的排頭“母雞”作為隊長,具體操作是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2-4隊,各隊在指定地點排成一路縱隊,每隊選派一人做“老鷹”,排頭做“母雞”,其余的做“小雞”。這樣母雞無形中就成為“雞群”領袖,它肩負著保護小雞責任,小雞們也全力配合母雞,做好抗擊“老鷹”工作。在游戲過程中,無論是作為排頭的“領袖”,還是作為“小雞”的個體,大家的團隊意識都得到了有效強化。
總之,小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體育教師要基于學生團隊意識的形成,進一步探索游戲設計策略,不斷優化體育游戲情境,激活小學生團隊意識意識,通過設計多樣化的游戲,不斷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為小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任三忠.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1(20):265.
[2]劉海軍.淺析小學體育游戲教學[J].學周刊,2013(35):1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