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亞學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中學生;網絡環境;不良影響;創新
方式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6—0025—01
網絡改變了傳統的人際交往環境,對青少年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給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那么,在網絡環境下,如何加強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使他們抵制不良文化的影響,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呢?
一、網絡對中學生的不良影響
網絡環境下,各類新媒體信息傳播量巨大,傳播內容紛繁復雜,影響力極大。與廣播報紙這些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發布信息帶有隨意性,互動帶有隱匿性,真實性和可信度不高,內容質量也參差不齊,一些負能量、“三觀”不正的信息夾雜其中。中學生過早地接受這些信息,難免深受其害。而且網絡更多地成為了中學生的休閑娛樂陣地,一些中學生沉迷其中,現實與網絡的界限變得模糊,導致中學生漸漸喪失個性以及人際交往的能力。長此以往,會使得他們脫離現實環境,學習和生活遭遇阻礙,難以融入社會群體。同時,大量的網絡游戲提供的虛擬環境可能會引發其心理問題,最終導致極端行為的產生。
二、網絡環境下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
網絡環境下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其一,需要觀念的轉變。網絡的傳播與更新已經突破了之前任何一種信息傳遞方式,網絡已經引起人們觀念、思考模式等的巨大轉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結合形勢,轉變觀念,使中學生在成長的重要時期養成良好的“三觀”。其二,創新教育方式。應該變革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注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結合,可以舉辦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后小活動,讓學生能在親身經歷中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養成積極的人生觀。其三,內容上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上應該尋求突破,在思想不變的情況下追求創新,結合網絡時代的特征,讓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靈活生動,有參與性,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與約束。
網絡集圖片、音樂、視頻、文字于一身,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要素,寓教于樂,以中學生喜歡的方式來教學。可以拍攝一些正能量的視頻,或者組織線上的比賽活動等。這既可以增強中學生的參與熱情,給予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也可以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還可以做一些蘊含教育意義的軟件,讓教育更加生動有趣,增強其吸引力和感染力。相關部門也可以上傳一些思想高尚、健康向上的視聽資料,以便家長或者教師下載。同時,設置評論區或者彈幕,注重受眾的反饋,關注他們所關心的內容,把握思想動態,評估傳播效果,以便后期進行改進和完善。
此外,網絡不僅是一個娛樂的平臺,更是影響中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網絡上各類思想的碰撞,都在影響著中學生的價值判斷。因此,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還應該抓住網絡這一平臺,做好網絡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政府部門應該承擔起營造良好網絡環境的責任,可以建設學習網站,根據不同的功能定位,在把握正確導向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前提下,既提供學習資料、開展專題講解、進行互動討論,又方便受教育者獲取新聞資訊、查詢各類信息以及進行娛樂休閑、思想情感交流和心理健康咨詢等,全方位為受教育者成長成才服務。可以通過文章、圖片、視頻、音樂等形式來為中學生創造良好的網絡環境,為他們健康成長貢獻力量。
教師可以通過各種網絡工具為更多學生授業解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感染力,堅持互動交流原則,切實了解受教育者在學習、生活中所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時掌握其思想變化,尊重、理解、關心和幫助受教育者,為受教育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和指導,使受教育者能及時分清是非曲直,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在互動交流中,解決問題,交流情感,展示個性。
學校可以綜合運用多種媒體元素及豐富的網絡信息,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將思想政治教育結構由線性設計轉變為網狀設計,清晰地呈現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知識點及其有機聯系;可以建設網絡課程,推行網絡教學,將學生學習書本知識與瀏覽多媒體信息相結合、知識學習與解決深層次思想問題相結合。
總之,做好網絡環境下的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學校、家庭、網絡三者的結合。教育方式要結合網絡特點,重視寓教于樂。此外,在傳播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時,要十分注意傳播效果,及時關注信息反饋。
編輯:孟 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