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龍蓮
摘要: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以及對其數學意識的培養是我國當前在中學數學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標之一,而研究性課題學習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在學科思維建立以及數學能力加強等方面有所收獲。文章從高中數學的研究性課題內涵入手,介紹了研究性課題在高中數學課程中的應用意義,并且就高中數學實行研究性課題學習的方法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高中數學;研究性課題學習;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9-0159-01
高中階段是學生培養數學思維、提高數學技能的關鍵時期,因而在此階段對學生的數學教學應該更加注重鍛煉學生在探究與自主思考問題方面的能力,讓學生對于數學學科有較好的整體認識,并逐漸形成個性化的學習風格。因此,對于數學教學工作,教師應該設計研究性課題學習環節來讓學生達到以上目標,也就是采用教師選擇某一方面的內容作為課題并引導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并對存在問題進行探究的學習形式來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
1.高中數學采用研究性課題學習方式的重要性
研究性課題這一概念起源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我國的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 "研究性學習"應作為高中各課程所設計的必修環節,其目的在于讓學生發現學科的魅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并養成自主研究的良好習慣。具體來說,研究性課題學習對于高中數學教學有兩點意義。首先,研究性課題學習能夠有效地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讓學生能主動參與到學習環節中。通過一些數學課題的設計,學生可以脫離傳統意義上"填鴨式"的教學手段,針對問題的內容以及思考要點進行逐步分析,并且在此基礎上刺激自身的求知欲望,讓學生能夠自己思考課題內容,并通過自己的總結來解決問題;其次,采用研究性課題學習形式能夠將理論知識的學習同實際生活應用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了解不同數學方法、數學模型的實際應用對象,并且讓他們對于社會和生活保持一定的敏感度,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再次,研究性課題學習能夠幫助學生發現最適合自己的數學問題思考模式,對一類問題如立體幾何問題,不同學生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這就可以通過研究性學習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和計算速度來選擇是用空間法來解決問題還是直接采用解析方程求解,從而讓自己建立一套處理相關問題的思路,同時也能在同其他同學的交流中了解不同解題方式的特點,強化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總而言之,采用研究性課題學習能夠讓學生對數學學科有更為全面的認識,并切實提高對數學理論的應用水平。
2.高中數學研究性課題學習的策略性思考
2.1 選擇合適的研究課題。對于研究性課題學習來說,首要任務就應該是明確研究的方向,也就是教師要選擇合適的研究學習課題。一般來說,在選題時教師應該注意兩個方面的內容。
(1)課題是否具有代表性。課題的選擇應該具有代表性,也就是說,教師不能選擇研究內容較少、同其他知識銜接不緊密的內容,而是應該考慮讓學生能夠正確運用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建立模型--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重點注意讓學生能夠從實際問題中把抽象的數學表征提煉出來進行理論層面思考。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研究復利問題,讓學生在了解一些其他生活實際知識的同時,運用已學的等比數列、統計等知識來建立數學模型,解決一些數學問題。事實上,一些常見的生活問題可以用高中的數學知識基本解決,因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對一些常見問題進行數學模型的建立,進而激發數學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強化數學的應用技能。
(2)課題應該有助于學生形成系統化的知識脈絡。任何研究課題的探究都需要基礎數學知識的參與,因此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養成在思考問題時舉一反三的做法,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稍微復雜的探究課題,如多面體內的幾何問題,或者生物上的減數分裂問題等等。一方面讓學生能對一個問題的多種解決方式有所思考,并且能夠將類似問題與之進行類比;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更好的把數學模型的應用同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實現同物理、生物、地理等學科間的知識遷移。
2.2 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
教師在進行數學研究性學習時也應該注意教學方法的使用。
(1)多提出引導性問題。原則上在進行探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摒棄傳統上的以教師為主體進行課程講授的方式,而是更多樹立教師作為引導者的形象,根據學生進度和掌握程度的不同適時提出引導問題來幫助學生明確思考方向,對一些問題進行適當的解釋和提醒,以保證學習效果,提高整體探究學習的效率。
(2)建立完善的評價制度。對于研究性課題學習,教師應該注意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及最后的結果,做好課后的總結工作;對于學生采用的方法應該及時做出點評,并可以補充一些問題的解決方法、數學背景知識以及解題技巧等等,讓學生能夠于深刻記憶知識的同時對自己可能出現的錯誤有明確認識。
3.總結
高中數學的研究性課題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數學分析能力,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教師應該對研究性學習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從課題選擇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入手,實現研究性課題學習的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 龔海院. 關于高中數學教學和學習的幾點思考[J]. 中國校外教育,2016,(07):70.
[2] 達瓦扎巴. 關于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J]. 學周刊,2015,(30):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