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靜
【關鍵詞】 數學教學;教學效率;提高;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4—0060—01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師要在把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對學生的現有知識狀況有充分的了解。課堂教學要以占絕大多數的中等生為主,讓大多數學生都有思考和表現自己的機會。教學中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關心學生的情感需要和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使學生在課堂上敢于思考,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這樣的課堂教學效率才是最高的。筆者認為,構建有效的課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充分了解學生
在備課時,教師不但要考慮數學課程自身的特點,而且還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課前要充分了解學生,了解學生整體已有的知識基礎,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驗,避免課堂上教與學的脫節;了解這個年齡段學生感興趣的知識,并適當地引入課堂,穿插進教學的過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從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體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使其思維能力也得到發展。因此,充分了解學生,對于打造有效的數學課堂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營造愉悅的課堂氣氛
愉悅的課堂氣氛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學習充滿熱情,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因此,教師要給學生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情感的交流。教師在課堂上要有親和力,以真誠的笑容面對每一個學生,給學生一個親切感,讓快樂學習的情緒感染每一個學生,讓學生以良好的心態投入學習。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數學教師的人格魅力和教學藝術是學生喜歡數學課的根本。因此,教師要向學生展現自己的人格魅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數學教師的人格魅力更能贏得學生的尊敬,激發學生對數學課的喜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贊揚,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合理利用學具寓教于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數學課堂上教師只是一味地講,會使得課堂氣氛比較沉悶,會壓抑學生的情緒和思維,教學效果很不理想。所以教師要結合教學的需要,合理利用學具組織有趣的學習活動,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學習知識。合理利用學具,能使學生由被動地聽課變為主動地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通過直觀形象的演示,能使學生獲得直觀感性的知識,形成數學知識的表象,并理解事物的本質特征,促使學生在腦海中形成數學知識的概念。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學具的作用。
四、向學生展現數學的魅力
數學有著無窮的魅力,數學美不僅表現在形式上,如對稱、簡潔等,更美在內涵上,數學有著豐富的歷史悠久的數學文化。數學教師要向學生展現數學的奧妙,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教師要具備對數學美的感受能力,并能在生活中捕捉到數學美,把自己對數學美的感悟傳授給學生,引導學生一起探索數學的奧妙,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之美。
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一節課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正三角形、正四邊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多邊形等圖形,讓學生自己發現,隨著邊數的增多,正多邊形的外形就越接近圓形。這個探索的過程,不但滲透了數學極限的思想,而且使學生明白了正多邊形與圓形之間的關系,更使學生體會到正多邊形逐漸演變為圓形的美麗和神奇,感受到數學的無窮魅力。
五、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實踐環節
數學知識只有經過實踐,才能使學生真正將所學的知識消化吸收,并理解和牢固掌握。因此,數學教學要實現有效課堂,教師就必須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實踐活動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校實際,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實踐中。
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一節時,教師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做一些直經為3、4、5厘米的硬紙圓片,并指導學生用這些圓片在有刻度的厘米尺子上滾動一周,依次記下得到的數據,并用得到的數據除以圓的直徑,得到3個數據;然后比較這3個數據,探索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讓學生通過比較3個數據,自己發現: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這時教師告訴學生:這個3倍多一點的數據,就是圓周率,然后向學生演示推導圓的周長公式。這樣的動手實踐活動,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識,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探索能力,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