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瑞河
摘要:由于我國教育教育改革發展迅速,農村中學課程的改革也隨之推進,校本課程開發也受到了高度重視。校本課程的發展已經成為農村中學教育改革創新的重點工作。但是由于目前城鄉經濟體制的差異,導致農村中學校本課程開發受到的約束和影響。本文通過對農村中學校本課程的開發進行探討和分析,并相應地提出了一些觀點和建議。
關鍵詞:農村中學;校本課程;開發;價值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促進,我國農村教育目前是處于與經濟發展脫軌的狀態。如今的教育的改革使得農村教學模式與城市教學模式基本一致,學生們學習的思想也是大致相同的,這就導致了農村課程教學與農村實際發展方向相違背了。而農村中學和城市中學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差距,所以農村中學校本課程開發就受到的限制。農村中學校本課程開發價值是非常值得探究的,要找到相應的校本開發模式,并促進農村中學校本課程改革。
一、農村中學校本課程開發的價值
1、校本課程開發要貫徹教育政策的思想。為了使農村中學校本課程開發得到有效的開展,要從農村素質教育入手,要將基礎教育在農村進行普及,這樣才能有效促進農村教育改革。然而,目前這些教育政策的結果都不理想,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在教育指導工作中,沒有注重農村中學教育發展的特殊性。實際上農村中學教育與社會的聯系是十分密切的,關于農村中學樣本課程開發的政策要與農村社會的發展統一,要將重心放在農村教育上,并有效開展農村中學校本課程開發的工作。
2、有效實施農村素質教育的關鍵。農村中學校本開發可以改變一直以來只注重于升學問題的傳統教育思想,也可以改變很多農村教育的現狀,如課程選擇性不強、教學彈性差等問題,并根據農村生活和生產的實際情況,開發出有利于農村教育的校本課程。由于目前很多農村中學還停留在注重學生分數上,并沒有探究有效的教育發展。所以,農村中學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農村中學教育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過程。農村中學校本課程的開發是當前農村進行素質教育的關鍵,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3、提升農村教師的能力。農村中學校本課程的開發對于農村教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教師們的角色和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課程都發生改變,這是提升農村中學教師的實力的好機會。在進行農村中學校本課程的開發工作時,教師的角色不僅是課程的教學者,更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建設者。農村教師相對于城市教師來說,學歷會偏低一點,對于課程的開發能力可能會比較差,所以就容易造成農村中學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面臨很大的困難。這時,農村教師們就要創新自己的教學模式,注重對校本課程開發的研究,這樣農村教師的整體素質就得到提升了。
二、影響農村中學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因
1、農村經濟落后。我國以傳統農業建設為重心的農村經濟還沒有得到有效的發展,農村人民的經濟收入普遍偏低,這樣就造成了農村經濟發展較慢,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農村農業生產科技投入太少,大部分有農業生產人員都不愿意在農村就業,都相繼涌入城市工業發展中,農村農業科技人才的流失便導致了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而農村經濟的落后必然會影響到教育的發展,沒有了經濟基礎的保障,農村教育也就很難實現發展。
2、農村教育管理過于單一,經濟投入不到位。農村教育模式過于單一也會阻礙農村教育的發展,很多農村中學的教育管理只是注重于教育的投資,而忽視了教育的管理,還有就是農村教育管理內容過于單一,農村教育教學中只注重于課本上的知識學習,很少有實踐學習的機會,自然就比城市學生學習的知識要少。農村中學教學中只是注重理論教學,而忽視了因地制宜,農村的教學資源沒有得到很多的利用。而且很多農村教師的工資待遇都比較差,就使很多教學水平比較高的教師都往城市發展,師資力量就大大減弱了,這樣農村中學校本課程開發就更難了。
3、農村應試教育的思想。農村教育中往往是以考試分數來判定學生的能力,應試教育的思想深入了農村教育中。但是,這樣的教育會制約學生的個性發展,甚至會有學生由于應試教育受到傷害,學生的潛力也被埋藏了。這種教育顯然是不可取,也與農村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相違背。
三、農村中學校本課程開發的有效措施
1、課程的補充。農村中學校本課程開發要實行課程補充模式,主要強調學校教學內容要與實際生活相符,知識教學也要和農村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課本教材是對生活學習的補充,所謂知識也是來源于生活。由于農村學校與城市學校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在農村教育要靈活應變,農村教育者要在國家課程的基礎進行創新,要從根本上解決因地域不同和學生個性差異等問題。在實際進行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適當地補充一些課程內容,這也有效進行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措施。
2、課程的發展。由于課程目標的多樣性,所以在農村教育中要在國家基礎課程上進行一定的改變延伸。課程內容的安排應該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符,這樣能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農村教育的改革要應對地區的發展水平,以學生能夠接受和掌握的教學方式進行課程上改變,這樣的發展式課程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智性思維能力。
3、課程的拓展。農村中學校本課程中要引入拓展式課程教學,其目的是為有效地進行課程開發。課程的拓展能夠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又提高了實踐操作的能力。農村教育發展要以農村地區的課程開發為主,適當地進行課程教學的拓展,這對農村中學校本課程進行有效開發有著很大的作用。
四、結語
總之,農村中學校本課程開發的關鍵在于提高農村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農村教育的教學質量。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要結合農村發展的趨勢,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入教學。通過有效開發農村校本課程,整體提高農村的教育素質。
參考文獻
[1] 郭麗. 農村初級中學基于鄉土知識進行校本課程開發的調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2] 岳倉鎖. 農村中學校本課程開發的問題與對策[J]. 現代教育科學,2012,(02):118-119.
[3] 田麗媛,王艷龍. 農村中學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的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8,(01):31-32.
[4] 肖正德. 農村中學校本課程開發的幾點思考[J]. 教育實踐與研究,2003,(06):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