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春明
摘 要:初中數學是學校教學的重要科目之一,同時也與學生的知識技能、綜合素質的培養息息相關。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已經是勢在必行,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充分發揮非智力因素在學生學習中的積極作用,只有這樣才能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與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學效率
當前,初中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差生,為了更好地實施九年義務教育,提高民族素質,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易,所以要做好學好數學的轉變工作。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和開發。下面談談在教學實踐中,我是如何探索的。
一、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
1、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學之中。①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引導差生提高思想認識,不定期地進行學習目的教育,使其端正學習態度。②介紹數學知識在其他方面的廣泛應用。③結合有關的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從古至今在教學上做出卓越貢獻的偉人。這些偉人并非是天資高的人,有許多天資較差的人經過勤學苦練,也做出了突出的成績。正象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所說的那樣:所謂天才就是靠堅持不懈的努力。使之消除自卑感、勤奮學習,培養其學習興趣。
2、改革教法、使之各有所得。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做到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充分發揮45分鐘的作用,在教學中,能根據教學目標、教材以及學生的實際,改革常規的教學方法,做到面向全體同學;顧及優、中、差 特別對差生,我采用了一是感情狀態上,給予“厚愛”,用教師的心靈去溫暖、醫治他們心靈上的創傷。例如,對于他們回答正確時,讓給予及時表揚,對于回答不理想或不正確時,給予耐心的啟發引導,使之得出圓滿答案;二是備課時,把差生放到重點位置,比如每個環節- - - -提問、練習,都要照顧差生;三是課堂上,做到優先提問,優先板書,優先看作業,優先輔導;讓他們在課堂上活躍起來;四是教學過程中,盡可能調動差生的各個器官去談、去看、去想、去練等大幅度的活動。這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各有所獲所得。
3、創造條件,積極開展課外活動。把數學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它是檢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保持一種手段;也是使學生加強理解和鞏固知識的重要方式,同時能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媒介之一。除此,還開展課外補差活動,學生由于學跟不上,失去信心,長此以往,對學習不感興趣,而產生了差生的同時,可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
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課前做好預習。在進行每一節課之前,要求學生進行很好的預習,根據教材設計預習提綱,使學生先感知學習的內容,這樣,上課就容易聽懂。例如學幾何時,要先弄清概念,性質,定理等基本理論,進行理解上的記憶,然后練習做課后的習題。對于預習不明白的地方做下標記,上課時,注意聽講,以至搞清為止。
2、上課注意聽講。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的直接來源場所,首先要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寬松的課堂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他們上課認真聽講,注意力要集中,能夠勤于動腦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背概念性的問題要及時通過實例進行理解記憶。認真地做練習,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及時向老師發問。做到每節課都能夠學懂、學會、這樣就能提高學生掌握應用知識的能力。
3、認真完成作業。作業是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一種形式。作業的內容要服從教學大綱和教學目的要求,要給學生留有一定深淺度的作業,使學生都能夠獨立完成作業。做作業時,先指導學生閱讀當節所講的內容,掌握概念、性質、定理等基本理論,然后再讓學生做作業,對找不到做題思路的學生、教師給予提示。教師批閱后有錯誤的題,要讓他們改正,對于學生作業中共性的問題,教師要給予及時的糾正和講解。
4、復習。復習是為了更好的掌握知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達到溫故而自新。指導學生每學完一節,一章 期中、期末的復習以及綜合復習,使之復習抓住重點,系統的掌握基礎知識,并能熟練地應用知識解決有關的問題。
三、引導和培養學生如何去學
“授人以魚不如教人以漁”,由此看來,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尤為重要。在教學中,除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外,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如何去學,例如:學習第一章幾何證明這一節,首先引導學生先熟讀定理內容,然后根據定理的內容畫出圖形,寫出已知、求證,再次依據已知和學過的一些有關的基本理論進行證明。教師提示后,可以讓差生進行板書、最后予以點評。
除此以外,教者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有關學習方法和技巧方面的講座,對于每次進行的階段考試,要讓成績好的學生介紹他們的學習經驗,差生提高幅度大的也可以談談自己是怎樣進行學習的,這樣,可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學生從中借鑒好的學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
教師只有愛學生,才會使學生學習的愉快、輕松,達到教學目的。一些差生由于學習成績低,師生都歧視或不夠重視他們,便產生自卑的心理,教師根據這種情況鼓勵差生自尊、自愛、自強。同時還要嚴格要求他們,做到及時檢查指導,如課前是否預習,上課能否認真聽講,是否獨立完成作業,學習上是否有疑難問題等,只有這樣,差生的內在潛力和學習熱情,才能挖掘出來,他們的學習興趣才會大大提高,學習成績也就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幾年來的教學,我在教學中對于中差生的學習給予愛心,多關心,多幫忙,多輔導,使他們的學習成績得到不斷的進步。尤其是注重了對差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了一個質的飛躍[1]。
五、結語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教育事業必須搞上去,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輸送人才,培養棟梁。作為教師在教學當中密切關注學生 ,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增加課堂互動,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林桂君. 數學教學中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J]. 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0,(03):76-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