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杰
【摘要】: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繼承發揚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并嘗試將傳統文化應用至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當前時代發展背景,人們對建筑規劃設計提出了全新要求,并指出要將傳統文化應用于建筑規劃設計中,加深兩者間的聯系,進而全面提升我國現代建筑的文化價值。
【關鍵詞】:建筑規劃設計;傳統文化;應用分析
【引言】:我國的傳統建筑體現著獨特的傳統文化,這種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特點,影響著一個地區人們的審美。本文首先分析了傳統建筑文化內涵傳承的必要性,然后結合當前人們的審美需求、城市的發展要求對現代建筑設計以及傳統建筑文化的應用策略進行分析,并舉例進行說明,以促進我國城市建筑文化的發展。
1傳統文化應用于建筑規劃設計中的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步伐的推進,城市的各種建筑也越來越多,由于城市在規劃設計中,過于看重城市的現代化發展,在建筑規劃設計方面大同小異,缺乏城市特色,在整個區域中很難將城市獨有的文化展現出來,也容易引起人們對建筑的審美疲勞。我國的傳統文化經過幾年的沉淀,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即便在我國傳統的建筑中,也彌漫著濃厚的文化氣息,如四合院,代表著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喬家大院代表著“以人為本”的觀念。在現代生活中,面對繁雜的城市生活,人們越來越期望回歸于自然、安寧,我國傳統文化中的自然和諧、天人合一的思想對現代人們的思想產生很大影響,在現代建筑規劃設計中,人們也越來越看重傳統文化的滲透,通過傳統文化的運用,一方面可以滿足人們對建筑文化的訴求,提高人們對現代建筑的滿意度,另一方面還可以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弘揚。
2傳統建筑文化在當代建筑設計中的特點
傳統建筑文化的布局與思想元素更加多元,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加入傳統建筑文化可以使得現代與傳統文化相互融合,體現出地方特色,體現出建筑的適應性、延續性以及禮樂性,建筑的外觀藝術性更強,建筑文化內涵更加深厚。其中,區域的適應性就是指按照建筑的功能要求進行功能設計,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促進社會的協調發展;整合延續性就是指在建筑中融入傳統建筑文化,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將文化與建筑相融合;禮樂性是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代表,其對于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具有積極意義,也使得建筑設計理念得到了發展。由此可見,現代建筑與傳統文化的融合是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基礎,也是建筑相關理念得以進步的途徑。
3現代建筑設計對傳統建筑文化的應用策略
3.1對傳統建筑設計原型的創新發展
現代建筑的設計想要和傳統建筑文化相結合,可以對傳統建筑設計的原型進行一定的創新發展,以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即當前的中華藝術宮為例,這一建筑物的功能為展覽陳列館,在世博會上,各國的建筑設計都在展示個性特色,中國館的設計也有必要展示中國的傳統特色,因此,在該建筑的設計中,借鑒了我國傳統建筑原型中的很多元素。首先是在色彩上對傳統觀建筑的借鑒,紅色是我國民眾心理中所最為認可的顏色,傳統建筑物中紅色應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京的故宮,因此,在中國館的建設中所采用的色彩就是紅色,而且只有紅色,這個色彩就使得這一建筑物非常突出,并且確定了傳統文化的基調。其次,在中國館的設計中,而大面積的采用了斗拱的設計形式,在我國的很多傳統建筑上,都有斗拱,但是在傳統觀建筑中的斗拱一般比較密集,在中國館的設計時,斗拱大面積的覆蓋于屋頂之下,占據了三分之二的建筑物體積,形成了震撼突出的視覺效果,向外拓展的四個角使得該建筑更加突出了“如鳥斯革,如翚斯飛”的態勢。最后在中國館的屋頂上還創新性地進行了棋盤式的布局結構,形成了九宮格的形式,每個宮格都代表一種生產模式,意寓“新九洲清煙”。總的來說,世博中國館的設計是對傳統建筑設計創作發展的優秀代表,其不僅具有傳統建筑的文化特色,還具有現代建筑的實際功能,未來建筑的設計發展都可以從該建筑的設計中攫取靈感。
3.2價值取向與審美方面的應用
一般情況下,建筑規劃設計效果衍生出的價值觀取向與審美情趣會對初期規劃產生深遠影響。傳統文化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諸多影響,特別是一些設計師,傳統文化對于此群體而言,不僅是設計靈感的來源,更是審美情趣與價值取向的主要影響因素。如:現代建筑物中許多都增加了龍這一元素,從古至今龍一直是神圣的象征,而隨著社會文化的不斷發展,龍逐漸成為人們的精神寄托,此時設計師則需要利用此元素將其現代建筑進行結合,全面開發建筑物的商業價值,此舉不僅有效融合大眾喜聞樂見的傳統文化,更有效中和了人們對建筑物審美的需求。設計師在規劃設計過程中需要時刻保持創新思維,結合當地歷史文化背景,結合社會大眾比較傾向的傳統文化元素,進而全面滿足人們對建筑物的審美需求。
3.3注重特色文化背景的運用
在建筑規劃設計過程中,應該特別注重當地特色文化的運用,在我國,不同的地域有不同風格的建筑,這與當地的傳統文化有很大關聯,同時這些特色建筑物體現出了當地人民的獨特生活觀念和思想觀念。因此,在新時期下,設計師在進行建筑規劃設計時,一方面要創新性的應用當地歷史文化,另一方面還應該充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并將其合理的運用起來,從而實現現代建筑中的古典內涵,將傳統文化的精髓展現在現代建筑中,實現建筑與當地人文的統一。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時代的不斷發展以及建筑設計理念的進步,在傳統建筑文化的滲透和影響下,傳統文化在現代建筑中得以傳承,而在諸多建筑設計中,傳統文化的融入體現出了我國悠久歷史文化內涵和智慧的結晶,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具有重要影響。但是,在現代建筑中需要對傳統建筑元素進行綜合考量和優化設計,明確建筑設計重點,突出設計特色,為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曉卉.傳統裝飾紋樣中的吉祥觀念與現代設計[J].民營科技,2011,14(6):93.
[2]王傳捷.傳統文化在建筑規劃中的運用[J].綠色環保建材,2016(10):79.
[3]楊巍.現代建筑設計中的中國傳統元素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6):2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