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秀霞
摘要:在素質教育教學中,寓教于樂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游戲化教學不僅能讓小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到更多的語文知識,還能有效提高他們學習漢語語言的能力,培養對語文學科的興趣。游戲能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與交流,將游戲融入低年級識字教學,讓學生有梯度地自由參與以及浸潤童心,以游戲喚醒快樂之意四點進行寓教于樂之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游戲教學;寓教于樂;素質教育;落實
引言
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倡導以游戲的精神貫穿小學語文課堂,為學生創造一個自由輕松、愉快而高效的學習環境。它不僅是教學實踐層面的一個重要問題,更蘊含了深刻的教育價值和理念。兒童最基本的活動就是游戲,游戲能夠使兒童感覺到快樂。從幼兒園開始,游戲就與兒童相互陪伴。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游戲化的課堂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性科目,將游戲化的教學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中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根據教學內容結合一些游戲活動使課堂教學充滿趣味性和情境性,使學生的興趣得以提升,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教學效率。
一、游戲能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與交流
游戲化教學模式是新課程背景下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是與新課程要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相吻合的。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采取的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學,這樣只會使學生依樣畫葫蘆。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師生間的交流不足,甚至會造成學生對教師產生出抵觸的情緒和心理,限制了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教學理念也不斷得以創新。受新課改的影響,很多教師也逐漸意識到只有為學生創建出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才能保證教學效率。將游戲融入到課堂中要真正將其的作用發揮出來。且在游戲化教學中,教師也要保證自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性,師生共同參與到游戲中,讓學生在游戲中正確認識語文,在游戲化教學方法的影響下,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
二、將游戲融入低年級識字教學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任務是識字。傳統的識字教學方式單一,導致學生識字效率不高,語文識字教學效率不理想。將游戲引入到課堂之中對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例如,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做一些已經教過的生字卡片,將這些卡片拿出來并準備一些鉛筆、橡皮之類的小文具。拿出卡片讓學生識字,哪位學生最先舉手并且正確回答出問題則對其進行小獎勵,比如獎勵一塊橡皮或一根鉛筆。又如,在學習新的生字時,也可以組織猜字謎的游戲,讓學生主動去猜這個字讀什么,如果學生根據字詞的結構與偏旁部首能猜對,也要給予一定的表揚獎勵。這樣的游戲教學更能激發學生的識字積極性,也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和聯想能力,使識字學習變得高效有趣。亦或者讓學生自己每個人拿一個卡片,每兩張卡片組成一個字,然后再做找朋友的游戲,比一比哪兩位學生能組成一個字,這樣一節課下來,學生之間既能增進友誼,識字能力也得到相應提高。最主要的是學生在這樣一個愉悅的課堂環境下學習,對激發學生愛上語文課的一種積極心理。
三、讓學生有梯度地自由參與
設置游戲要根據教學內容適度設計,如教師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及準確把握是否能實現學生的自我表現欲望。設置的游戲要能呈現梯度化規則,爭取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游戲中收獲成功的喜悅,增強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如果教師設計的游戲不符合學生的實際,則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一種挫敗感,逐漸喪失對游戲的興趣,導致其最終不愿意參與游戲。這就要求教師在游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臨場反應,適時調節游戲的進度,因材施教,讓小學生都能產生愉悅的心理感受。當然,游戲的設計一定要遵循著公平性的原則,一般的常規教學中教師是作為裁判員存在的。教師有時候也可以嘗試放手,讓學生也去體驗做裁判的感覺,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監督,以期讓他們都能在一個民主、公平的環境中(游戲公平主要指的是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游戲的機會,每一位學生在游戲中的表現都要得到教師的公平對待),大膽言說,快樂參與。充分去感受一種言語的自由并且最終活躍思維,最大程度低掌握語文知識的方法與結構。
四、浸潤童心,以游戲喚醒快樂之意
學習的樂趣不單單是對知識的繼承和傳遞,而在繼承的基礎上要有新的發現和創造。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給學生一些知識與技能,還要讓學生體驗到到創造的樂趣。為此,教師可引游戲于課堂之中,比如扮演角色、朗讀游戲、成語接龍等,讓學生在游戲的空間中都能自由創造,盡情發揮,并且享受探索與發現之樂趣。例如,在教學課文《狐貍和烏鴉》中,可以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引領學生深入到文本中,去理解寓言所揭示的道理。首先,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四組,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自主選擇扮演的角色,表演內容要以文本為依據,但是可以自由發揮。小學生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無與倫比,在游戲表演過程中,不僅能將課本中狐貍與烏鴉演活了,而且還適當加入了“狐貍邁著方步走了過來” “他抬起頭一看,烏鴉嘴里叼著一塊肉,饞得直流口水”、“你這只壞狐貍,早晚會受到應有的懲罰”等旁白,在創作中增強了學生的自主體驗,并且在體驗的基礎上還實現了一定的創新。這種以學生為主開展的學習充分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當下,傳統課堂教學也正在發生著改變。作為一名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抓住新課改的契機,做好課堂教學的改革工作。而游戲化教學方式的開展是符合當前小學生特點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而且操作起來也較為方便。開展游戲教學,使語文課達到寓教于樂之目的,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增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到東西。游戲化教學模式的創設也拉近了師生的距離,使學生的負擔減輕了,讓學生都有充足的時間去學習其他語文知識。當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游戲中被充分調動起來后,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也會大大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方.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游戲化教學方式的實施[J].小學閱讀指南(中),2011(11).
[2]馮凱.周嘯天,任丹陽,對于游戲化教學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可行性分析[J].新課程學習,2014(15).
[3]劉方.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游戲化教學方式的實施[J].小學閱讀指南(中),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