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竹青
摘要:隨著“立德樹人,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政策觀念不斷深入人心,校企合作在高職教育改革中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現今校企合作深受市場、經濟、政策、人才培養模式以及體制的影響,加之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管理機制,導致我國的高職校企合作未能取得長期的、有實質意義上的進步。校企合作是當前高職院校深入改革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代表了現代高職教育教學創新和發展的新方向,校企合作能使學院及時了解專業發展的新方向,根據企業人才需求及時調整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企業培養更多優秀、合適的人才,拓寬校企合作的寬度和廣度,實現校企雙贏。因此,高職院校要努力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促進我國高職教育與對口企業的合作向縱深發展。
關鍵詞:訂單式培養;電商培養;現代學徒制;新模式;職業發展
創新創業是當前高校發展的主要方向,借校企深度合作將推進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專業建設等方面的綜合改革,使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專業教育的全過程,建成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全方位融合、全過程覆蓋的專業點,著力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但是從我國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的傳統經驗看,普遍存在著流于形式、沉沒成本大等問題,大多未能形成校企合作的長遠有效利益機制。本文主要探討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互聯網+”電商培養模式;推行現代學徒制,致力于培養技能型人才;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共建學生職業發展平臺四種深度合作模式。
一、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所謂“訂單式培養”模式,指的是學校企業的人才需要,以職業規劃為導向,與企業合作構建對口的人才培養模式,以下訂單的模式與學生簽約,并整合學校、企業以及學生各自的優勢資源,通過師資互補、技術互助以及設備共享等條件組織多元化教學,讓學生畢業即就業的三方共贏人才培養模式。此模式的“利益”相關性能最大程度地激發企業培養出市場需要的人才,使校企合作的實質精神真正得以發揮。但是由于此種模式的運行目標局限于大中型企業,專業的局限性導致人才培養的覆蓋面較窄。同時,企業經營的不穩定性導致人才引進的不穩定。因此學校應設立專門的“校企合作”部門進行一對一的協商洽談;與企業簽訂詳盡的有利于學生方面的人才培養協議;同時定期與企業進行人才動態培養的研討,成立由校企“合力出人”的“訂單班董會”,以便密切關注人才培養的進度,根據崗位和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和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二、“互聯網+”電商培養模式
互聯網時代,尤其是今天的移動互聯網當下,高職院校應借力“互聯網+”,集中力量強化校企的深度合作。高職院校可與當地電子商務協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協作,共建實習和實訓基地。經過三方溝通、協商和融合,在具體實踐時可將學生分成美工、客服、運營、推廣小組與企業各部門對接,利用學生的專業優勢為優秀的學生創建網購平臺的服務站,指導和幫助學生進行電子商務實訓,讓學生也能在線下獲得實訓體驗。利用“互聯網+”的模式,學校可與企業建立電商領域創新平臺或研究機構,著力解決電商技術、電商物流、電商標準、電商品牌發展的重大技術瓶頸。積極尋求構建產、學、研、用的創新聯盟。通過教材共編、師資共享、專業共建等方式,順應多元化辦學主體的潮流,以當地品牌運營中崗位需求能力為標準,培養電子合同、電子結算、物流跟蹤、信息安全、顧客行為分析等方面的技術應用人才。促進學校與企業在戰略、技術、產品、數據、服務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品牌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實現學校培養的學生專業技能與行業企業需求標準的零距離對接。
三、推行現代學徒制,致力于培養技能型人才
校企深度合作應在完善實訓基地設備設施的前提下,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如:向對口企業聘請技術人才擔任技能專家開展“企業專家導向”學徒制試點;與當地媒體合作開展校企共育電視人;與非物質遺產保護聯合會合作傳承紡、染、織、繡、印、服裝服飾等傳統技藝,打造“以文化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為載體、以互聯網為平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環境、符合市場客觀規律的紡織非遺可持續發展新模式。校企合作,建立現代學徒制將充分整合企業、學院優勢資源,形成校企合一、工學一體的技能人才培養新機制,將為我國經濟發展培養更多的實用性技能人才。
四、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共建學生職業發展平臺
高職院校應與不同地區、類型的企業進行合作,并在推動人才培養、職業發展規劃學科建設、生涯導師隊伍建設、實習就業推薦服務和人才發展基金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新模式的開啟旨在與企業共建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發展平臺,參與到本校的職業規劃課程中去,并通過多年來積累的求職指導數據和經驗,以及以往合作過的上千家企業資源,幫助大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制定更合理的職業規劃,并根據規劃來提升相關的職業能力,獲得目標職位相關的實踐經驗,從而真正地幫助大學生實現更好
的就業。
五、結束語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對職業教育明確提出,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教育部《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行動計劃》也提出,著力推進中等職業教育校企一體化辦學。高等職業教育要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提高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的基本途徑。各高職院校在穩步發展原有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礎上,應積極加深和創新校企合作的發展,將專業建設和校企合作有機結合,多渠道培養師生的工匠精神,深化校企合作,促進學校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育橋,何玉蘭.高職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模式與內容的探討[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4,23(1):38-41.
[2]吳結.高職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多元化模式構建及評價[J].現代教育管理,2011(6):65-68.
[3]李二敏.高等職業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探析—基于利益激勵機制視角[J].繼續教育研究,2011(8):49-50.
[4]李躍花.區域創新視角下高職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探析——以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為例[J].科教導刊,2013(1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