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麗仙
摘 要:體育游戲屬于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常見方法。借助各種充滿趣味性的體育游戲,不但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下學習體育技能,同時對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具很大的作用。在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合理開展游戲活動,能夠發揮出非常好的效果。
關鍵詞: 體育游戲;中學體育;課堂應用
體育游戲活動屬于綜合性與集體性的活動,其形式表現十分活潑,內容也相對豐富,在各種體育游戲中蘊含了不同的運動技能。很多體育游戲都帶有較強的目的性與競賽因素,對中學生來說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促進中學生體育運動技術水平的提升,是現代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方法。
一、中學體育課堂游戲應用的基本原則
首先是鍛煉性原則。應用體育游戲通常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力,因此在中學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強調落實鍛煉性的原則。在對游戲活動進行設計時必須充分結合中學生運動負荷量以及游戲的實際價值,不能夠單純地讓學生玩一玩,也不能夠為了調動學生的興趣而忽略了學生身體的鍛煉[1]。
其次是娛樂性原則。體育游戲的應用并非是以娛樂為主,但娛樂性和趣味性卻是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要素。若體育游戲自身不具備娛樂性,很多學生也不會主動參與,即便是為服從教師的命令而參與,積極性也不會很高,無法起到身體鍛煉的作用。所以在體育游戲中,我們應當在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上提高游戲的趣味性和娛樂性。
最后是教師主導性原則。首先,教師應當在體育游戲過程中合理地組織學生,以滿足游戲的需求;其次,教師需要科學地指導學生進行游戲,幫助學生糾正游戲中的錯誤;最后,教師應當為學生制造出適當緊張的氛圍,讓學生能夠在這樣的氛圍下主動參與各種游戲活動。有效的體育游戲可以讓學生們在活動中更加投入,獲得更好的鍛煉效果。
二、體育游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1. 合理安排游戲內容
在對體育游戲內容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必須結合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在課堂教學中,很有可能因為場地、設備限制,學生人數過多等因素而影響游戲的開展,此時我們可以設計集體游戲,盡量不組織個人游戲項目,進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結合中學生的年齡特征,盡量給低年級學生設計難度不大、簡單靈活的游戲:老鷹抓小雞、貼膏藥等游戲;針對高年級學生可合理地設計一些具有一定難度且需要集體配合完成的游戲:接力跑比賽等,若選擇的游戲與教學條件不符合,我們還能夠自己編創一些體育游戲。對于游戲時間的安排,通常來說是將其設計在放松練習之前,另外也能夠結合實際的教學進度,把游戲活動設計到教學主干課中來。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及時引導學生感受與體會動作要領,掌握基本練習方法。
2. 清楚講解游戲規則
我們在應用體育游戲的教學過程中,必須結合課程內容以及中學生的理解能力,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明游戲規則。和游戲本身比起來,規則講解相對枯燥,教師必須語言標準、吐字清楚、聲音洪亮,當學生不了解規則時應當耐心解釋,不能呵斥學生。若大多數學生對于游戲內容不是非常了解,教師還應當抽取幾名學生進行親身演示,或者把學生集中在一起,在黑板上畫出草圖,說清楚游戲規則和主要方式。若教師對班內學生的主要情況有相對全面的了解,可選擇幾名已經熟悉游戲規則的學生,和教師共同完成一次游戲內容,如此可以有效地減少規則講解時間,確保游戲活動的有效開展。在正式開始游戲之前我們要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對其予以分組,身體素質不同的學生應當交叉分組,從而確保每組的水平基本相當,不能夠存在一方強、一方弱的局面,確保游戲活動的公平性。唯有如此才可以讓學生都能夠有獲勝的機會,學生才能夠真正發揮出潛力,在游戲過程中相互配合、共同參與。
3. 重視身體素質鍛煉
體質的訓練屬于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關鍵內容,其重點在于提升中學生的身體機能。體育教學的身體對抗性較大,如果不采取游戲教學法則難以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我們設計科學的體育游戲應用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在激發學生趣味性的同時也能夠將娛樂性和鍛煉性的教學原則結合起來。比如,我們組織開展小型接力競賽,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身體協調與反應力,還可以考驗學生之間的配合能力。另外,通過組織開展蛙跳接力游戲來訓練學生的下肢力量,加強肌肉的調節作用。對于體育游戲項目的設置來說,要充分重視游戲難度的調整,強調對學生體質的訓練,防止學生因為身體負荷量過大而造成損傷。因為體質鍛煉是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自身應當樹立較強的責任意識,在游戲活動中注意對學生安全的保護,如果要使用單雙杠、球架等器材,在游戲之前必須對其進行檢查確認,避免發生安全事故[2]。
總而言之,作為新時期的中學體育教師,我們應當以創新的精神和科學的態度來設計各種體育游戲,更好地組織體育教學,讓學生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玩耍,有效地開發他們的智力,在游戲中培養他們良好的意志品質,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臺商投資區惠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