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超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工業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利潤空間愈來愈狹窄,降低企業的生產和管理成本,增加經濟效益已成為我國工業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與此同時,工業企業應該考慮怎樣合理的制定和有效的控制企業成本,基于“目標導向思維”,建立成本控制體系,有效控制工業企業的各類成本。
【關鍵詞】工業企業 目標導向思路下成本控制 存在的問題 策略研究
一、引言
成本管理是現代工業企業重要的管理活動,它不僅可以幫助工業企業控制成本費用的支出,更能使工業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但是,一直以來,大部分的工業企業走向了“降低成本”的誤區,沒有對企業成本的構成區別對待,必要性的成本支出一減再減,例如,為控制原材料的費用成本,原材料的材質和質量一味降低,造成產品質量下降。而對于企業的隱性成本、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造成工業企業成本管理的結構不合理,成本控制的方法不科學。在新的經濟形勢下,我國工業企業要具有戰略思維,逐步完善“目標導向”思路下的成本控制體系,結合市場需求,將成本控制的重點范圍擴大到產品的設計、采購、生產和銷售各環節中,根據企業的長期發展規劃和產品周期,合理制定各階段的成本目標,并建立相對應的成本控制體系。
二、工業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思路不合理,方法不科學
在現如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我國工業企業都已能意識到控制企業的成本對于企業長久發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大部分工業企業中,成本控制大都只圍繞產品的生產來考慮,認為只要降低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及制造成本,只要比競爭對手的生產成本低,就能擴大企業的利潤空間,占據市場的有利地位。但是,對于工業企業來說,這些成本的可控性是很差的,通過不合理地降低材料成本及人工成本,只會使企業的產品質量低劣,長此以往,會導致企業經營失敗。企業成本控制不應局限于降低原材料的采購價格、減少人工費用、減少固定資產購置等直接費用,還應關注各項間接費用;不僅應關注顯性成本,還應重視隱性成本;同時,還應該重視研發,企業應不斷地改進工藝流程,減少浪費及不必要的支出,以此來尋求成本的降低。更應該在尋求規模經濟及產品差異化上加大力度。
(二)成本控制體系不夠完善
工業企業應擯棄原有問題導向型成本控制觀念,改變既有的被動性的成本控制體系,完善企業的成本控制實施環境。部分企業成本管理機構不規范,有的工業企業未成立專門的成本管理部門,成本管理崗位體系不完整,成本核算和管理人員一般不了解企業的生產實際情況,制定的成本控制方案也與實際情況并不相符。同時,制定的成本控制制度都比較形而上,各責任單位對于成本控制的貢獻力量不大,大都由財務部門或成本管理部門負責,成本管理的層級狹小。
(三)監督與激勵不到位
現如今,我國工業企業對于成本管理給予一定的重視,也建立的相應的制度,但是在企業內部,缺乏對成本控制的監督與激勵。例如,我國大部分工業企業為了控制生產成本,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但大部分工業企業實施的成本控制效果并沒有達到預期,一方面是由于監督不到位,沒有對企業成本產生的各環節進行行之有效的監督與考核,另一方面是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企業員工成本控制積極性不高,缺乏主動性和目標導向性,往往對于企業的成本管理活動應付了事。
三、基于“目標導向”思路,加強成本控制的幾點建議
(一)全面樹立先進的成本控制管理觀念
我國工業企業應全面樹立先進的成本控制觀念,工業企業要對成本構成和成本發生的環節進行分解,指定相對應的、有針對性的成本控制策略。即要真正了解本企業成本構成,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成本控制的環節應延伸到研發-材料采購-制造生產-銷售管理等全過程。在制定目標成本時,不應局限于產品生產的本身,更應結合各個階段的市場需求水平和市場競爭情況,制定合理的、符合企業自身和市場競爭的目標成本,并圍繞目標成本開展成本控制活動。
(二)完善企業的成本控制實施環境
工業企業應擯棄原有問題導向型成本控制觀念,改變既有的被動性的成本控制體系,完善企業的成本控制實施環境。
1.規范成本管理機構。工業企業應成立專門的成本管理部門,設置完整的崗位體系,成本核算和管理人員要多與生產業務人員進行溝通交流,真正了解企業成本管理的實際情況,例如,成本管理人員可以輪崗或派駐到生產一線部門,熟悉和掌握企業生產各方面和各環節成本控制情況,了解生產一線對于成本控制的認識和難點,改善企業成本管理方法和工作流程。
2.完善制度與流程。工業企業應優化和修訂原有成本控制管理制度,明確企業成本控制的內容,規范成本控制的工作流程,擴大成本控制的層級領域,改變原有企業將成本控制的職責只是在財務部門或成本管理部門中,應將工業企業一線生產機構納入成本控制的控制范圍,明確權限和職責,真正確保成本控制行之有效。
3.加強信息化的建設工作。成本控制管理活動涉及到大量的成本核算和財務數據,而傳統的人工處理方式則顯得繁瑣和低效,信息化的建設工作不僅能將企業人員從大量繁瑣的數據處理中解放出來,更能高效的關注和處理成本控制。同時,信息化手段的應用,能夠讓企業及時發現原有成本控制方案的缺點和存在的問題,及時關注成本控制過程中與預期目標成本存在的差異,分析現實成本與各階段目標成本差異性產生的原因,并制定相應的控制策略,及時進行處理。工業企業應加強信息化建設工作,提高成本管理信息化水平。企業可以采用先進的成本管理軟件,覆蓋從成本方案決策機構—財務部門—生產相關部門—基層單位的成本編制、執行和監控等管理程序,對成本管理系統進行接口設置,將成本管理系統與生產系統融合。
(三)落實內部監督,建立目標激勵機制
工業企業能否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系統,并切實予以實施,必須依賴于內部監督體制的監督和目標完成的激勵。也就是說,如若要想確保企業成本得到有效的、合理的控制,就應對企業成本管理工作進行獨立有效的監督和考核,即對企業成本控制活動的管理進行全過程監督,對責任單位和個人成本管理行為進行考核與激勵。一是建立內部監督機構,加強資金成本管理的監督。制定審核監督規定與流程,增加成本管理過程中的審核環節,審核企業成本管理過程中,成本控制方案的執行情況,是否出現不作為或重大疏忽的行為。二是獎懲結合,建立目標考核機制。對于工業企業成本管理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管理制度成為空中樓閣,會發生成本超支情況,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企業人員的疏忽,或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而建立目標獎懲考核機制,可以有效提高企業人員成本控制的重視程度,激勵企業員工積極完成企業制定的目標,并不斷完善成本控制的方法,科學、合理的不斷降低工業企業的成本,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四、結論
工業企業作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更是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企業要想在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利于不敗之地,基于目標導向思維,科學、合理的降低企業成本是其健康長久發展的關鍵。當然,企業的成本控制活動是一項嚴謹龐雜的工程,需要擯棄原有問題導向型成本控制觀念,全面樹立先進的成本控制管理觀念,這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工作。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處理好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規范成本管理機構,優化和修訂原有成本控制管理制度,明確各單位和個人的權限和職責,并加強信息化的建設工作。此外,還應建立獨立有效地內部監督和激勵機制,提高企業人員成本控制的重視程度,激勵企業員工積極完成企業制定的目標,真正確保工業企業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參考文獻
[1]毛美.淺析工業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2017(6).
[2]馮曉妍.目標成本管理在工業企業應用研究[J].商,201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