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
摘 要: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型思維工具,能夠通過色彩、線條和圖形之間的有效融合實現知識的梳理和分析,起到良好的理解和記憶作用。本文著重探討了針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思維導圖這一方法的有效應用,以期更好地推動高效英語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思維導圖;有效應用
在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常會感到語法知識的學習存在一定難度,較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從而失去英語學習的興趣。為了更好地提升英語語法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不再畏懼語法學習,這可以導入思維導圖這一新型教學方法,通過知識架構的逐級建立完成知識的梳理過程,真正實現內化于心的教育目的。
一、思維導圖概念及應用意義
思維導圖,顧名思義是指代一種思維工具,其作用和目的均是為了幫助降低知識理解難度,推動知識體系的全面認知和有效構建。因此思維導圖又可稱之為思維地圖,是以某一個知識節點為中心,將其周圍的知識旁支、知識延伸以及知識分解等內容進行交匯,從而形成龐大的知識體系網。思維導圖具備放射性和延展性的基本特征,也正是基于這樣的特點方式實現知識的層次化和類別化,同時理清知識體系的基本結構,拓展大腦的知識儲備,讓大腦的短時記憶能不斷加深,最終實現長期記憶。在此基礎上還能發揮思維導圖的分析功能,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便能夠實現知識的清晰梳理,從而實現知識的有效掌握。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在當前全球化時代背景下,英語學習已成為重要的國際交流工具,同時也是建立跨文化意識及思維的重要語言途徑。但由于英語和漢語具備極其差異化的語言邏輯及語法結構,中國學生作為非母語英語學習者,往往對于復雜的英語語法存在一定的理解難度。初中階段正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及提升階段,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需要幫助學生建立牢固且正確的英語語法基礎,進而幫助學生理解英語內在邏輯,實現正確的實際運用。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實現語法知識的梳理和歸納,提升英語教學的實效性。
二、思維導圖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
(一)運用思維導圖法至預習環節,促進知識的探究
較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而言,初中英語涉及到的知識點更為多樣和復雜,尤其體現在英語語法點的掌握方面。這極容易導致學生在小學階段還能保持良好的英語成績,但在初中階段則會直接下降。究其根本原因便在于學生的思維模式還未實現碎片化知識學習向系統知識學習的轉變。英語語法知識由于其內在語言邏輯與漢語相比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對于學生而言帶來了較大的理解難度。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階段,運用思維導圖教學法有助于促進學生思維模式向系統化和體系化方向轉變,降低語法知識的理解難度。
為了更好地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能夠跟得上教師講解的節奏,開展知識預習環節是極為必要的。教師可有意識地將思維導圖教學法運用至前置預習環節,在初期階段可為學生提供重要知識點的點撥,讓學生的思維導圖繪制能夠更加有的放矢。例如針對英語時態這一語法知識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某一個時態的定義、主語、謂語、賓語、時間狀語標識以及謂語動詞的變化形式等多個延伸知識點進行總結。學生可自由運用符合自身記憶習慣的圖形和色彩,將知識主題詞以及相關知識之間的脈絡進行梳理,在教師正式授課之前通過自身的主動學習加深語法知識的記憶,從而能在預習環節便能夠降低學習難度。另外,學生還可將預習過程中的語法難點進行總結,這樣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能帶著問題去學習,更加有的放矢。
(二)運用思維導圖法至教學環節,完善知識的梳理
在知識預習環節,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法進行前置性質的語法知識點梳理,這是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的重要基礎。學生由于知識水平的限制,在運用思維導圖法的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疏漏之處,基于此問題,教師在教學環節繼續運用思維導圖法便是引導學生查漏補缺,深化英語語法的認知和理解的過程。為了更好地發揮思維導圖教學方法的運用。首先教師可對學生的預習環節進行點評,例如可選擇部分學生所繪制的具備一定典型性的思維導圖,引導學生主體自行進行問題分析和經驗總結。在此基礎上教師可通過語法一般規律的總結,靈活運用各種顏色、線條、形狀突出需要加強記憶的語法規則,為學生提供正確的示范,讓學生能夠總結自己在繪制思維導圖過程中的不足,從而通過教師傳授和自主探究的有效結合,通過視覺沖擊的加強能夠將思維導圖對應的語法點進行有效理解和梳理,進而提高語法知識的記憶質量。
(三)運用思維導圖法至小結環節,加深知識的記憶
在進行英語語法課堂知識小結的環節時,教師同樣可以將思維導圖方法運用到教學之中,加深知識的深入記憶。首先教師可以繪制和構建語法知識點的基本框架,無需過于完善的知識結構,教師可通過簡單的框架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發散活動,讓學生自行完成思維導圖的完整繪制。例如針對第三人稱單數變化這一知識點,教師可以首先繪制“第三人稱單數”這一主題詞,引導學生思考有哪些變化情況。基于前期的課程學習,學生可回答出規則變化和不規則變化多種形式,教師可將這兩大分支添加到此前主題詞的思維導圖之中,形成知識理解的層次性。基于此,教師可將學生主體分為若干小組,通過頭腦風暴等方式鼓勵學生展開思考和討論,看哪個小組能提出最多第三人稱單數變化的規律,將這些延伸知識點都可納入思維導圖的整體體系中。以思維導圖繪制為切入點,形成完整的知識梳理,建立系統知識框架,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重要語法知識點。
三、結束語
為了更好地提升初中階段英語語法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可以不斷開拓教學思路,科學運用思維導圖法,將這一教學方法融入到課堂的全過程之中,在課程預習,課程教學及課程小結等多個階段都能運用思維導圖實現知識的有效梳理,從而更好地理解英語語法的內在邏輯,增強英語教學的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趙穎麗.初中英語語法支架式教學模式探究[J].教育參考,2017,(01):96-102.
[2]徐素敏.思維導圖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7,(20):127-128.
[3]張艷榮.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課堂各環節當中的有效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6,(16):226.
[4]劉麗平.基于方法論視角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探究[J].海外英語,2014,(13):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