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承猛
摘 要:時代的進步,促進了教育的改革,高中數學課程教學一直是人們非常關注的話題,新課改中明確表示,課堂才是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只有對開放式的課堂進行合理的構建,促進課堂的整體改革,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更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作為教師,應該對教學理念進行不斷的創新和改革,才能促進新課程改革的迅速發展。本文針對如何加強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設進行了論述,希望對我國高中數學教學事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加強;高中數學;高效課堂
就目前我國的現狀來看,對于大多數的教師而言,低效課堂成為了教學當中最大的難題。在數學課堂當中,學生無法對學習產生興趣,每次進行考試時,學生的成績差強人意,這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大程度的受到了打擊,更無法提高教學質量。隨著教育的改革,新課改中明確指出,高中階段,開展數學課堂,應該讓教學方式更加的豐富化,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真正的實現了學生高效學習的目的。
一、加強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建設的重要意義
在高中教育當中,數學課程非常的關鍵,是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高考成績,如果學生想要在考試中有一個良好的成績,作為學生,應該對數學的學習重視起來。然而,就目前我國的現狀來看,很多教師在進行數學課程教授時,以課堂教學為主,所以,對于現今的學生,以及教師而言,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課堂教學以及學習的效率。怎么將有限的課堂時間進行充分的運用,讓課堂效率得到優化,這是當代教師和學生必須要探究的重點。新課改的實施,很大程度的改變了傳統數學教學方式,使得高效課堂的構建得以實現。構建高效課堂,最終的目的就是讓數學教學效率和質量得到相應的提升,因此,加強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建構策略
(一)生活化教學內容,讓數學走進生活
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說,生活成就了數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些小零件,房屋的建設等都和數學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實踐教學當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出發點,引導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問題進行多加關注,在生活當中能夠進行數學的學習,并且將其運用到生活當中,從而對數學進行感悟、體會。教師是課堂中的組織者、引導者,應該善于在生活中挖掘數學素質,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
例如,關于“異面直線”的內容,教師在對異面直線概念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事物作為例子,比如教室,讓學生以“不在同一個平面上的兩條直線叫做異面直線”的定義,將教室中存在的異面直線尋找出來。也可以讓學生在課桌、文具盒等長方形的物體當中,進行異面直線的尋找。一般情況下,教材中的定義是非常的枯燥的,學生無法產生興趣,如果教師舉個生活中的例子,學生不僅非常熟悉,而且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能夠讓教學內容降低難度,更利于學生迅速的掌握知識。
再如,因為課堂教學的時間是四十五分鐘,教學時間比較有限,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學習時間進行延伸,讓學生對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進行多加關注。通過在教學中聯系學生的生活,這樣能夠讓學生學習數學的同時并走進生活,學生因為感覺熟悉,這樣更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使得學習效率很大程度的得到提升。
(二)引入流行元素,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曾經著名的思想家這樣講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教學當中,如果教師能夠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學生才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當中,并且主動的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索,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真正的被調動起來。目前我國高中數學教學當中,主要的問題就是學生缺乏學習動機。
為了更好的開展數學課程教學,教師應該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為出發點,將現代的流行元素融入到數學課堂教學當中,更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進行“二分法”概念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大家非常熟悉的《快樂大本營》的相關內容融入到教學當中,其中有一個“菜肴估價”環節很適合本次的課程教學,通過對該內容的引入,從而讓學生能夠對課程教學內容更加的關注,《快樂大本營》有一期的節目當中,嘉賓是泰國馬里奧,節目中設計的環節就是“泰國菜”估價環節,主持人給其中的一道菜式進行了大致價格的介紹,價格范圍在98~158元,讓其他主持人進行菜價的猜測,《快樂大本營》節目是很多學生比較喜歡的一檔節目,更是學生非常熟悉的,通過在教學當中進行該節目的融入,能夠讓枯燥的數學概念變的更加生動、形象、有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更好的掌握數學概念。
再如,信息技術在我們的生活中被廣泛的運用,更是很多高中學生非常熟悉的,教師在數學教學當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將視頻、圖片等元素和數學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的結合,在課上展現給學生,這樣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可以讓學生深入的理解相關知識。
(三)有效變式訓練,培養學生探索能力
數學知識當中,涉及很多的解題內容,可以通過變式訓練對解題教學活動進行有效的開展,這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教師可以將題目的條件或者結論進行改變,通過歸納,一類問題得出多種解題思路,使得學生的推理、探索思維能力得到相應的培養。
例如,將《橢圓和它的標準方程》題目作為例子:一個圓的圓心是坐標原點,也是已知條件,其中,半徑是2,在該圓中的任何一個點P,向X軸作垂線段PP1,請求出線段PP1中點M的軌跡“。教師可以對該題目進行改變:一個圓的圓心是坐標原點,也是已知條件,其中,半徑是2,在該圓中的任何一個點P,向Y軸作垂線段PP1,請求出線段PP1中點M的軌跡,這樣的變式,對于學生來說是熟悉的,而且能夠得出多個答題的方法。
三、結束語
想要有效的開展高中數學課程教學,并且讓教學質量得到提升,高效課堂的構建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教師只有對教學理念、方法進行不斷的創新,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習氣氛,才能更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金麗萍.淺析新課標下建設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途徑[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6):12-56.
[2]張國忠.新課標下建設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途徑[J].學周刊,2017(09):45-90.
[3]張亞娟.談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立[J].學周刊,2017(32):1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