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毅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論述教師與小學生互動的基礎想法,即讓教師和學生在互動中相互達到溝通和理解,這也是課堂教學能夠順利開展下去的關鍵。通過師生互動交流的方式,幫助學生完成對未知知識的探索,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記憶的構建。以能夠獨立運用邏輯思考能力為培養目標,讓小學生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小學生的學習潛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師生互動
一、師生互動方式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優勢
目前,小學教育普遍以單方面的由教師主動向小學生傳遞知識為基本教學手段。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時,更多關注的是自己如何能夠講清楚知識點,爭取被全班同學所吸收,因此會淡薄在教學過程中與班級學生的情感交流。教師和學生很少有語言交流、情感溝通,使得學生們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封閉起來。其實這種教學狀態是與現代教學精神理念相互違背的。教師更應該在開展教學活動的同時積極的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1]。
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活動又是人類生命特征的基本表現形式。在活動中學生可以從中激發自己的內在潛能。脫離了活動,學生的天賦就難以顯現、升華和印證。溝通互動是活動體征的一種最基本的形式,主要是人和人之間產生的多種多樣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過程。師生互動則是存在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一種互動方式,教師和學生在整個互動過程中都是主體,在互動中具備同等重要的地位。小學教育應該加強對師生互動的重視程度,而不是追求教師對學生的單向影響,應該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雙向的、良性的相互影響。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達到增強師生間的相互信任、理解、尊重和平等的思想。教師和學生互相傾訴和聆聽,互相分享經驗、智慧、知識、人生的價值。因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是一種有趣而又重要、可控而且可探索的教學氛圍。讓小學生接受數學這門科學,把學習數學變成一種享受、一種樂趣、一種對未知世界無限遐想的追求和渴望。幫助學生用邏輯思維方式看待生活,看到數學與生活的息息相關,使得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方式的應用解析
1、小學數學課堂上師生之間有效的互動。傳統的教學觀點是注重課堂教育的權威性,整個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教師對學生的思維走向有著絕對的決定權。課上的提問會被看作是啟發學生、激發學生思維的唯一有效方式。這樣會導致學生們沒有一定的自主思考空間,不能夠進行自主數學學習活動,不具備親身的感知體驗,教師的教學方式缺少創新。目前,新型教學觀念當中,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學生是整個過程中的主體,所以在課上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只有抱著平等對待的基本原則,才能夠在課上形成良性的交流和互動。使得課堂教學順利、豐富、有序的持續進行去下的基本條件就是構建一個良好的師生互動的教學環境。學生的活動反饋引起教師的思考活動,教師的引導會引起學生們的互動活動,真正意義上通過師生互動來實現雙方的理解和溝通。教師和學生都有自己對事物的認知、自己的經驗和想法,通過師生間互動相互傳遞信息,一同完成課程的學習和對未知知識的探索,逐步滲透數學學習方法的基本思想,提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2、小學數學課堂上師生互動的功效。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當知識點都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時,學生們往往會被這些突如其來的新鮮事物所吸引,但是自己的生活經驗、知識含量不足,不能夠獨立學習和記憶這些知識,所以需要教師與學生的經驗共享,教師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自己的學生,雙方相互信任、共同協作、共享經驗、一同發展,從而教會學生課本上的知識。
課堂上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要豐富學生的個性,促使其培養出一個健康、積極、樂觀、開朗的自我形象。小學生只有在與別人的交流的過程中,才能夠清楚的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與他人的想法和意見相互比對,進而認識到自身與別人的區別,不斷的從身邊的人身上學習和豐富自己的人生經驗。
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學會合作。教師和學生的互動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使得雙方相互信任、相互了解,并激發了學生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同時,要讓學生明白人和人之間存在著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的微妙關系。學生們在課上通過有效的互動還能夠學會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和替別人考慮,更是會讓學生自己認識到與老師間的互動并不會失去什么,反而會豐富自己的興趣,滿足自己性格的發展,同時學會與他人協作。
3、小學數學課堂上師生互動的方式。滿足學生個體需求的方式。時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需求,這是教師挖掘學生潛力的最強工具。教師或者會常常忘記講臺下面學生的天性,小學的數學采用的是體驗學習的教學方式,是學生們通過在課上正確的解答問題,來證明自己的一種自豪感。班級中會有一部分學生覺得對于數學這門學科的學習是一種特別枯燥無味的體驗,進而產生消極對待的情緒,所以改變他們對于課堂上的體驗將會起到決定性的影響。把在學習生活上取得成功的這種快樂帶給每一個學生,這一點在學生的心里會得到充分的升華,會提升他們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滿足教學需求和學生的需求,幫班級的每一個學生成功,這恰恰是教師的基本義務。一定要讓班級里能力不同的學生們都能收獲成功。因此應該把整個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對數學的現有知識層面上,充分的向學生們提供課上互動的機會,給不同能力的學生都創造一定的互動機會。通過互動讓班級的學生感受到數學其實就是源于生活中的智慧,而且生活當中處處離不開數學,使他們領悟到數學的重要性,進而使學生們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和濃厚的興趣。
語言交流互動的方式。語言交流是師生互動、交流的基本方式。師生間的平等互助、真誠坦然、相互理解是語言交流互動的核心。教師在整個互動過程中充分給予學生們自由發揮的空間,并鼓勵學生勇于承擔責任。這是在數學課上師生能夠形成良好的互動狀態的關鍵所在,同時也可以使得師生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相互成就達成經驗共享,共同探索那片未知的神秘的數學世界。學會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追尋這數學科學的無限寶藏,從而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占主導地位。
情感的互動和交流方式。情感交流具有很多功效,可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揮出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積極作用。在整個教學活動當中,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互動不單單是知識信息的領會和表達,更是雙方情感熏陶、人格品析、語言感受的過程,從中獲得啟迪和指引。情感互動通過、面部表情、肢體語言、說話方式、目光交匯等方式,使學生感受到自己在教師心中的評價、份量、態度等多放面的信息,這對小學生構建自己的內心世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通過情感的互動交流,為小學生們打造一片溫暖、舒適、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在這邊天地中自由發揮天性,為美好的明天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居玉梅. 論小學數學課堂討論與師生互動方式[J]. 才智,2015,34:1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