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平
摘要: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文化是貫穿整個高中數學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并要求將其滲透在每個模塊或專題中?!边@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重視數學文化教育,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幫助我們的學生通過數學文化認識數學、了解數學、熱愛數學。本文旨在研究數學文化滲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希望與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勉。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數學文化;滲透
一、什么是數學文化
根據百度百科定義,數學文化狹義指:“數學的思想、精神、方法、觀點、語言,以及它們的形成和發展。”廣義指:“還包含數學家,數學史,數學美,數學教育。數學發展中的人文成分、數學與社會的聯系、數學與各種文化的關系,等等。”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一種文化都有屬于自己的數學。20世紀初的數學,曾經存在著脫離社會文化的孤立主義傾向。過度形式化的數學,讓人們對數學“望而生畏”覺得數學是天才腦中的抽象思維,沒有現實價值。為了讓數學更加大眾化,生活化,西方的數學界出現了“經驗主義的復興”。懷特(White)的數學文化論力圖把數學回歸到文化層面??巳R因(Kline)的《古今數學思想》、《西方文化中的數學》、《數學:確定性的喪失》相繼問世,力圖營造數學文化的人文色彩。
為了讓學生能夠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真正感受到數學文化,并與之產生共鳴,體會數學的文化品位,體察社會文化和數學文化之間的互動,進入21世紀之后,《高中數學課程標準》開始強調數學文化,數學文化也由此滲透到課堂教學中。那么,數學文化滲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啦?筆者將圍繞以下幾點,淺談一下自己的觀點。
二、數學文化的滲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長期以來,數學給學生的印象都是枯燥難學的。和語言類學科“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不同,在數學中,錯就是錯,對就是對,錯與對涇渭分明,沒有模棱兩可。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最廣泛的就是“題海戰術”,希望通過數量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題海戰術”是否有效,我們暫且不下定論,我們要談的是“題海戰術”給學生帶來的思維疲勞。學生每天像做題的機器一樣,埋頭與各種各樣的試卷、習題當中,這樣的數學,在學生的看來,就是不斷的做題,是枯燥、是麻煩。
數學作為高中教育中的重要學科,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直接反映在學生的成績上。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首先要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主動汲取知識,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的“灌溉”。王梓坤院士曾指出:“數學教師的職責之一就在于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這等于給了他們長久鉆研數學的動力。優秀的數學教師之所以在學生心中永志不忘,就是由于他點燃了學生心靈中熱愛數學的熊熊火焰?!闭n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適當地向學生介紹與本課有關的數學文化,例如在進行概念、定理、公式的教學時,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數學家的生平軼事、概念的起源、定理的發現、發展的歷程等,幫助學生拓寬視野,認識數字外的數學文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數學不再是枯燥呆板的學科,而是一門不斷進步、生動有趣的學科。
三、數學文化可以幫助學生追本溯源,強化邏輯思維能力
前蘇聯教育家加里寧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币馑季褪菙祵W學習可以幫助訓練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當代教育強調的是“素質教育”,是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因此,數學教育,也應該重視對學生數學素質的培養。所謂數學素質就是數學思維能力,即數學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力,其核心則是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之物,然而數學文化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追本溯源,了解數學概念,數學定理的起源、演變、發展,讓學生能夠通過一個知識點進行更深層的發散型思維,從而達到強化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思維的條理性、嚴謹性、邏輯性作為一種文化素質,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使他們終生受益。
四、數學文化中創新價值,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任何學科的歷史都是一部創造史,數學也不例外。從有理數到無理數;從實數到復數;從羅巴切夫斯基剖析前人證明的“歐氏幾何第五公設”的經驗,到“非歐幾何學”提出;從牛頓、萊布尼茲借鑒笛卡兒解析幾何的精髓,到微積分理論的建立;以及群論、集合論等數學理論的創立,無一不是思想的升華,思維的創新。所以數學被稱為“創造性的藝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充分挖掘數學文化中所蘊含的創新價值,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勇于創新,創造性地解決各種問題。
五、數學文化可以幫助學生培養理性精神,直面學習上的挫折
M.Kline在《西方文化中的數學》中指出:“數學是一種精神,一種理性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激發、促進、鼓舞并驅使人類的思維得以運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也正是這種精神,試圖決定性地影響人類的物質、道德和社會生活,試圖回答有關人類自身存在提出的問題,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盡力去探索和確立已經獲得知識的最深刻的和最完善的內涵。”
數學精神是數學文化的重要體現,隨著數學文化的在課堂上的不斷滲透,數學中的理性精神也開始被更多的師生所熟知。高中階段由于學生們面臨著升學考試,各科學習壓力大,這個階段的學生性格上相對比較浮躁,一點小的挫折就容易讓他們一蹶不振,自暴自棄。理性精神能夠幫助學生直面學習上的挫折,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來尋求突破,而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
六、結語
數學文化的滲透讓高中數學教學課堂更加生動有趣、鮮活飽滿。讓學生認識到原來數學除了各種數字,各種定理,各種推理驗算以外,還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而這些文化內涵才是推動數學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鄭毓信,等.數學文化學[J].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2] 張維中.文化視野中的數學與數學教育[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