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摘要: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以后,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志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率先提出了有關建設中國夢的設想。基于富強國民經濟以及振興中華民族的中國夢,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輔導工作的開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引導和教育意義。本文在簡單介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發(fā)展現(xiàn)狀的基礎之上,將中國夢結合融入到思想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和方式,做出了詳細的分析,望能夠幫助教育者全面提升德育教學的工作質量。
關鍵詞:中國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
在國家相關領導人“中國夢”的基本政治思想的影響范圍不斷擴大的社會發(fā)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逐漸進入到了全新的發(fā)展進程之中。將“中國夢”有關的核心政治指導思想,更好的結合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以及德育教學的工作實踐課堂之中,逐漸成為了校方教學管理人員的重點研究課題。教育人員在全面了解中國夢思想應用的重要性的基礎之上,提出了提升德育思想教學效率的合理途徑。
一、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實踐狀況
在高校中國思想政治內容教育教學工作設計與實施教學的過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校方管理人員的重點關注內容。在以往傳統(tǒng)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內,校方教育人員大部分秉承傳統(tǒng)應試教學的消極教育思想。學生大部分將思想政治教育認知為是必須接觸的學習任務。在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催使下,高校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沒能將德育教學理論更好的結合在校大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全面優(yōu)化自身德育教學工作開展的質量和效率,在中國夢新型思想政治認知觀念的帶動下,高校思想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無論是在教學質量的優(yōu)化還是在教學方式的改進方面,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
教師不再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固守在理論性的書本知識范圍之內,而是選擇更多的將其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相互銜接。但由于中國夢新型政治思想在中國高校思想培育方面實施融合的時間較短,大部分高校大學生甚至沒能對中國夢強調的思想內容做出全面的了解。校內輔導員整體教學素質不能更好的滿足,新型政治思想融入型教學模式的最低教學要求。國家領導人只單純提出在教育設計中融合中國夢政治思想的教育構想,在實際教學實踐方面沒有提出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保障方案。在眾多社會實踐教學經驗嚴重短缺的前提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念教育與培養(yǎng)工作的開展,遇到了各種各樣潛在的阻撓因素,嚴重降低了校方教育人員的實際工作效率。
二、思想教育中結合融入“中國夢”的重意義
結合當今高校在校生思想政治觀念的實際發(fā)展趨向,借鑒各大高校思想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將中國夢有關國民富強和民族振興的基本思想觀念,融入到德育教學與培養(yǎng)工作的方案時設計之中,有其顯著和突出的教育意義。首先,中國夢之中蘊藏著與高校思想德育工作開展相一致的理念指導屬性。其振興中華民族,提升綜合國力,以及樹立正確社會發(fā)展觀念的核心思想,與高校思想德育工作開展的目的等,有著異曲同工的設定效果。在此基礎之上,中國夢之中有關富國強民的終極教育思想,已經逐漸成為高校教學課程設定過程之中,較為實際的教育價值追求目標。將中國夢的新型政治發(fā)展理念更好的結合融入到高校思想德育教育的教學內容設計之中,能夠幫助高校在校學生更好的認知中國古代的文化發(fā)展歷史。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思想認知觀念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和保障作用[2]。
三、中國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1、創(chuàng)建中國夢的新型思想教育氛圍。高校負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人員,如果想要將中國夢的新型政治發(fā)展理念,更好的結合應用到思想德育教學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之中,就要首先在校園內部創(chuàng)建更加良好的教育培養(yǎng)氛圍。將中國夢的主要思想內容,以大字報或者校園新聞網站官方主頁在線宣傳的方式,更好的提升校園文化之中中國夢思想內容的融入深度。通過營造中國夢的整體校園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在校園文化以及思想環(huán)境的熏陶和影響下,逐漸提升自身的德語情操。例如,相關教育管理的工作人員為更好的滿足在校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實際求知需求,可以結合應用多種多樣現(xiàn)代化的科技教學手段。應用互聯(lián)網絡電子交互白板或者多媒體電子教學設備,應用在線信息資源實時共享的信息傳輸方式,盡可能最大限度的拓寬高校在校生在思想政治理念方面的知識獲取范圍。靈活開展各種與中國夢主題思想相關的教學活動,提升教育活動舉辦的靈活性[3]。
2、強化在校生有關中國夢的思想認知深度。國家領導人有關中國夢新型社會政治思想的構建模式,對社會各個生產領域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作用。鑒于社會目前經濟生活的發(fā)展現(xiàn)狀,大學生已經逐漸成為我國未來社會主義社會建設事業(yè)發(fā)展的堅實力量。例如,當負責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員,在設定學生職業(yè)規(guī)劃的教育內容時,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與中國夢的偉大設想相互融合。在未來就業(yè)的社會成長階段之中,學生應當不斷深化自身對中國夢偉大設想的理論認知。將就業(yè)規(guī)劃以及人生觀念的樹立,根植于遵循中國夢基本理念的設定價值的基礎之上。只有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在結合自身性格發(fā)展特點的前提喜愛,提高整體的思想素質修養(yǎng)水平,才能將中國夢對學生思想德育教學起到的優(yōu)化作用發(fā)揮到極致[4]。
3、綜合提升在校生中國夢的應用技能和知識含量。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的新型社會發(fā)展形式,更加注重對應用性思想教育人才的培養(yǎng)。除具備大量的專業(yè)知識含量以外,高校在校生還應擁有較為優(yōu)厚的思想素質和品質修養(yǎng)的發(fā)展水平。這一實際的教學管理背景就要求教學管理人員,如果想要將中國夢的新型思想觀念結合融入到思想德育教育的實踐過程之內,就要逐漸提升對校內學生,在應用技能以及中國夢理論思想聯(lián)系實際方面的重視程度。相關德育教學工作者可以通過應用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綜合提升學生實踐應用中國夢理論思想觀念的聯(lián)系能力[5]。
例如,當教師在引導學生樹立以國家榮譽為先的人生價值認知觀念的過程之中,可以將中國夢設想中有關社會主義價值觀念的理論內容作為教學依據。讓學生深入了解中國夢理論設想提出的重要意義以及發(fā)展背景。在中國夢偉大設想教育作用的影響下,學生能夠將人生價值觀念的樹立,更好的順應共產主義的基本價值觀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員自身的發(fā)展理念,要緊緊追隨時代變化的前進步伐。只有教學方案的設定,更加全面的符合中國夢偉大設想的理論價值取向,才能將學生思想德育的教學與培養(yǎng)更好的控制在健康有序的發(fā)展軌道之中。保障學生能夠在全面理解中國夢實際教育意義的前提下,逐漸提升自身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提升社會責任的擔當能力。
總而言之,中國夢是由我國國家領導人在結合全民思想政治觀念發(fā)展方向的基礎之上,提出的一種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將中國夢相關的思想內容,結合融入到國內各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與實施之中,有其固有的教育意義和影響作用。相應教學實踐工作的開展,在依據中國夢理論知識的基礎之上,還要求要與高校思想德育教學工作開展的實施模式相互結合,才能更好的降低教育工作開展的難度。
參考文獻
[1] 王建利,華玉武. “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與路徑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13,07:37-39.
[2] 李卓成,蔣平. “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的路徑選擇[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25:12-13+70.
[3] 陳銘彬,陳會方. “中國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屬性及拓展功能分析[J]. 學術論壇,2014,09:175-177.
[4] 祝子翰,王樂. “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表現(xiàn)[J]. 思想政治課研究,2015,03:39-42.
[5] 高中橋. “中國夢”主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領應用分析[N]. 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4:103-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