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坤光
摘要:21世紀,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各國之間的實力競爭逐漸演變成為科技實力的競爭。科教興國是我國的國家戰略與基本國策,小學科學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為主要目標的科學啟蒙課程,是由一個個的科學探究活動組成,問題意識是探究活動的第一步,也是思維的起點,是創新的源泉,它貫穿于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問題意識不僅引導著學生進行科學學習,同時也激發產生學生熱愛科學的濃厚興趣和進行創新活動的熱情,也是鍛煉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應注重在科學課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關鍵詞:小學科學;問題意識;培養途徑
簡單來說,問題意識就是當人在認識活動時,遇到疑惑和難題,便會產生懷疑和探索等心理狀態,這種意識會促使人去積極思維,對問題進行解決,并且,又提出新的問題
[1]。科學便是提出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的過程,需要學生不斷的去發現問題,并積極的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問題意識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通過積極鼓勵萌生問題意識
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要鼓勵學生發問,給營造出適合輕松的氛圍,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可以在課堂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告訴老師自己的疑惑,勇敢的提出問題和質疑[1]。例如,在學習花的構造一課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由的發問,有的學生會提出以下問題:如油菜花有四個花萼和四個花瓣,而桃花卻有五個,為什么呢?為什么油菜花有兩個短的雄蕊、四個長的雄蕊呢?諸如此類簡單、甚至不算問題的問題時,教師也要耐心的給學生解答,并且,給予鼓勵,讓學生下次提出更有意思的問題。通過鼓勵來激發學生提問的積極性,讓學生不斷的去觀察、分析、提問,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通過問題情境激發問題意識
問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置身于問題情境中,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誘發學生提出問題,帶領學生分析問題,最后通過探究結局問題[2]。然而,小學生年齡較小,在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利用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和關注的現實情境來進行創設,這樣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
1、將問題創設在學生熟悉和關注的現實情境中, 這樣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 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例如,在學習《無處不在的微生物》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進行問題情境創設,如,“為什么吃飯前和便后要寫手呢?”通過問題來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燃氣探究問題的欲望,進而主動學習、積極探究,提高小學科學的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在學習《從種瓜得瓜說起》時,我發問道“看看你周邊同學的耳朵、眼晴,你能發現什么?”等。
2、利用實驗來創設問題情境。例如在學習“溶解”的知識時,我會拿出多樣的物品如白糖、奶粉、咖啡等來做實驗, 讓學生進行觀察、提問。
3、利用游戲方式來創設問題情景。在學習“位置與運動”時,我讓學生來做互相移動的游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學習“空氣占據空間”的知識時,我也用了游戲方式引入,讓學生吹裝在瓶子里的氣球,使學生產生知識沖突,從而讓他們提出要研究的問題。
4、給學生提供充分提問的時間和空間以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創設了適當的問題情境后,我們不能為完成教學任務而自問自答,否則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學生思維惰性。課堂上我們要鼓勵學生隨時發問, 向同學、向老師質疑問難, 讓學生作為主體, 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來。比如在學習“位置與運動”時,我會提問“關于位置與運動你有些什么問題?”于是同學們提出了“為什么說運動是相對的?”“我端正地坐在教室里運動了嗎?”“教室的黑板運動了嗎?”“教室的桌椅運動了嗎?”等一系列問題。然后引導學生通過游戲和實驗來解決一些問題,比如坐在位置上的自己運動了是與什么有關?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剩下的問題來不及在課堂上解決的,也不能告訴學生答案,應鼓勵學生課后繼續探究:“你提出的問題很有價值,課后繼續研究!好嗎?” 這樣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4]。
三、適時的激勵評價,保護學生問題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適時的激勵評價需要教師隨時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與反應,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重視對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鼓勵學生個性發展,及時給予必要的、適當的鼓勵性、指導性評價。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中,激勵性評價起著催化劑的作用。否定的評價往往會抹殺學生提問的積極性,而鼓勵性的評價則會使學生不斷探究,不斷深思。當學生提出問題時,我們要真誠地聽取,加以激勵, 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簡單的回答。特別是平常不太積極的學生,只要他發言了,我們就不要錯過這個讓孩子獲取自信的時機“你看,這個小朋友終于把心里那個膽小鬼打倒了,耶!”課堂上總有一些學生回答不正確或者提的問題有知識性錯誤,我們也不能直接否定,可以說些激勵性的話,如“你再思考一下,等會兒再聽聽你的意見,好嗎?”“你的發言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我們再聽其他同學的想法, 行不?”這樣增強了學生繼續思考、繼續探究的信心。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和別人提出的問題、結論進行評價, 這種評價, 不但保護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使他們更敢于提出問題, 還讓學生在聽取別人評價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激發他們探究的欲望[5]。
四、結語
總之,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所以,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在進行小學科學教學時,一定要給學生鼓勵,為學生營造出可以勇于提問的課堂環境,培養學生勤于提問的良好習慣,讓學生敢問、樂問,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讓學生在提問與解答過程中有所提高,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 雷建鴻.”科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教學月刊(中學版),2007(9):55-57.
[2] 陳繼紅.淺論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3(64):153.
[3] 蘇永成.小學科學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華人時刊(中外教育),2012(5):75-76.
[4] 張明華.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0(2):106-107.
[5] 魏英.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04):2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