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曼曼
摘要:高中是學生學習和汲取知識的重要階段,而高中數學學習在整個高中學習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數學教學作業的設計又是數學學習極為重要的一環。如何設計出高效、質量的高中數學作業成為了每個高中數學老師的難題。針對這個情況,本文將就如何做好高中數學的作業設計進行具體的探討。
關鍵詞:高中數學;作業設計;反思
數學的整個教學過程離不開數學作業的設計和批改,學生高效率完成數學作業是提高數學成績的一個有效手段,也是檢測教師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傳統的高中數學作業以應試為風向標,通過“題海”戰術來加強對學生的訓練。盡管這么多年來,傳統的高中數學作業設計對提高學生成績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在課程改革和提倡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的數學作業設計要與時俱進,做出調整,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其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本文總結傳統高中數學作業設計的弊端,探索用調整作業設計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反思教學,重新思考,糾正弊端
(一)改變教師認識的不足
大多數教師認為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重要的是新授環節,只要學生聽懂了滿堂的灌輸,那一節課的任務就算完成了,作業只不過是給學生的“任務”。殊不知教學環節,環環相扣,數學知識的深化、掌握就體現在問題的解決上,作業的布置就是要學生獲得數學知識與數學思想、方法與應用技能。大多數教師布置作業不深思,不提煉,簡單處理,不重視作業布置,使課堂教學與課后延伸脫節。
(二)作業布置隨意性大,目的不明確
大多數教師上完課,就把教材后面的練習題一翻,指著做某題到某題,應付學生,應付自己,不分辨課堂知識與練習題的銜接(有的練習題并不一定是本課時的,一個練習中涉及幾個課時的作業),不看練習題的深度和廣度,就布置作業。
(三)作業形式單一,數量過大
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圖批改省事,作業形式單一,以解答題為主,填空題、選擇題少之又少。書面作業唯一,怕學生不能掌握,往往是題量多,要幾個小時才能完成。單一的形式,大題量的任務,使學生疲于應付,厭于思考,在做作業時根本不能細思慢研,而是胡解亂答,作業質量無法保證,根本起不到鞏固提高的作用。高中學生時間緊,學習任務重不可能把全部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數學作業中,所以有效布置數學作業,讓學生合理支配完成作業的時間應該是數學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
二、加強常規管理,努力提升作業的實效性
(一)設計富有理趣的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于作業的興趣,就是要求教師設計具有趣味性、親近性的數學作業,使學生感到作業新穎有吸引力,使學生對作業的態度變被動為主動,變厭學為愛學、樂學。學生自發的完成作業,細心地做,耐心的思考,在作業的完成中鞏固知識,形成技能,體驗成功。
(二)作業呈現開放性,內容形式要多樣化。數學作業表現形式多樣,教師要一改解答題、書面化一統天下的局面。開放性的作業就是內容或形式可供學生選擇,可以是教材上的,也可以是教材以外的;可以是選擇題、判斷題,也可以是算式題、應用題;可以是調查采訪,也可以是實踐操作;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或用學生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完成的。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寫一些對于數學問題的思考、學習方法小結等。數學作業不再是傳統中的模式,開放性的作業滿足了不同學生的需要,使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貼近生活,設計實踐性作業。新課改理念中,尤為突出的是要求知識回歸生活。在數學學習中,生活是一個理想的空間。教師就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貼近生活的作業,讓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促使學生嘗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體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離不開數學。
(四)體現創新要求,設計創新性作業。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現代人才必備的素質,數學作業的設計就要體現這一要求。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可選取一些多向思維的題目,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數學問題。由于學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必然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提倡多樣化,使學生獨辟蹊徑,想別人之不敢想,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三、要提高作業的有效性,還要求教師認真的對待作業評價
作業評價是新課程理念下作業觀中最后一個環節,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教師對學生作業的評價是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手段之一。有些教師認為,數學作業評價就是批改作業,給出學生作業的對于錯就可以了。還有的教師認為高中生對教師的評價無所謂,不需要給予刺激,從問卷中發現其實不然,很多學生還是很期待老師的具體評價。因此在每次數學批改作業的時候,教師不只給出對錯判定和作業等級,還要注重發揮好作業評價的激勵、引導、交流等功能,針對學生的個性和每次作業的具體情況,深入了解學生在解題中所運用的數學思想方法,像批改語文作業一樣,在學生的作業后面寫下一句或一段評語,語言應極帶感情色彩,以情服人,既包含老師對學生的真情實感,又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也許簡單的評語會在學生心中產生強烈震撼,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
總結:
總之,高中數學作業不但要照顧到高考的需要,又要關注學生知識的鞏固和能力的發展,又是教師評價學生,從中獲取學習情況的信息反饋途徑,因此,在新課改形式下,我們更要重視這一環節,遵循教育規律,精心設計作業,讓學生在問題的解決中,發展思維,培養能力,使課內課外有機結合,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譚光全.數學課程改革 的思考[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
[2]陳學妹.高中數學作業設計與布置的策略.崇明教育:教學研討,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