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霞
摘 要: 增強語文教學質量,是每一名語文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這也是語文教師時常研討的課題。語文教學質量的好壞,緊密影響到同學們的言語表達能力。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體驗,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就如何增強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談幾點觀點。
關鍵詞: 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又避免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填鴨式”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是當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論述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希望對第一線的語文教育工作者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所幫助。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語文的學習也是如此,所以我們應該重視對于學生興趣的激發。倘若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語文的教學就會變得簡單起來。對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小的,對于一些事物都充滿著比較強的好奇心,所以在激發學生的興趣這一問題上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語文的博大精深不必多說,我們首先可以讓學生在思想上重視語文,在課程教學之前我們應該進行課程性質教學,實質上就是讓學生明白什么是語文,語文學的是什么,這一點是比較重要的,語文的知識林林總總,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我們都可以發現語文的身影,由此可以發現語文的博大。語文又與各種各樣的童話故事息息相關,每一個童話都是一個美麗的夢。同時,語文還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說的寫的等等諸多內容都離不開語文知識的支撐。通過這樣的將語文的性質講解給學生,勢必引起學生濃厚的好奇心,這樣才能進一步展開我們的教學。
二、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德育以其方向性貫穿與諸育之中而居主導地位,決定著培養人才的方向,起統帥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顯得尤為重要。學期開始拿到語文課本后,要通覽教材內容,了解編者意圖,針對各類型課文的內容作出統籌規劃,制訂本學期德育重點,做到心中有數,從而達到教育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創設情景、品詞析句、朗讀體會、作文教學等來滲透德育。平時,課堂上我們要與學生通過平等交往,撥動“情趣”這根弦,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受到激勵和鼓舞,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健全的人格。這樣,不僅有利于他們踏上將來的人生道路,而且有利于他們的學習,以提高教學質量。
三、靈活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教學質量的高低是教學的生命,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為此,需要語文教師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比如,小組合作學習法、多媒體教學法、自主探究學習法等,在增加課堂教學生動趣味性的同時,讓學生高效學習。例如,在學習課文《白楊》中,在指導學生完成字詞積累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白楊進行贊美,對白楊的精神進行歌頌。由于學生沒去過戈壁灘,對其沒有相關印象,因此,也就很難通過教材的描述去感受戈壁灘的惡劣氣候,這也就導致學生無法感受到白楊的高大,很難領悟白楊精神的難能可貴,課堂教學效率可想而知。為此,可選擇多媒體教學將課文中文字性的描述通過圖片、音樂和音像等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戈壁灘的惡劣環境,在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的沖擊下去感受白楊的高大,幫助學生更有效率的進行學習、鑒賞。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正處在最開始的學習階段,小學階段所養成的學習習慣會影響學生以后的學習,從小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當中受益。習慣都是一點點養成的,是在人的學習和生活當中逐步養成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就能夠輕松教學。比如,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課前預習、規范書寫、認真寫作業、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多少差生的學習習慣都不好,上課不專心聽講,也不會獨立完成作業,所以,教師要加強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及時反饋和復習
俗話說:“趁熱打鐵。”我們上課教學生識記新知識就要這樣做,每上完一篇課文或一組內容,要及時復習,然后布置學生做作業,收了作業要按時批改,發下作業后先讓學生自己改錯題,解決不了的由學生小組合作解決,再到師生共同解決,而不只是單單由老師給學訂正。有關記憶力的研究表明,人常有遺忘的現象,是因為人的記憶力有暫時記憶和長久記憶。在教學中,我常用一些方法培養學生由暫時記憶到長久記力發展,幫助學生記憶所學的生字、生詞和古詩、詞。學生的記憶力好了,學習也就自然而然的好了。例如,在復習生字時,我讓學生各自先把剛學的生字讀一遍,把忘的字逐個劃出來,查字典再讀,第二天,又讀一遍,第三天又讀一遍,這樣,我教的這個班的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記得很牢。字是句子的基本單位,字會讀會認了,寫就容易了。成績就有一定的起色了。
六、注重課外實踐
實踐是唯一的真理,長篇大論的描述往往沒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實踐更為有效。單一視覺的閱讀是不能與五官兼具的實踐相提并論的,因此,為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應增加帶領學生進行課外實踐活動的機會,使學生親身體驗課堂學習內容。如在學習“烏鴉喝水”一文時,可帶領學生攜帶小水杯到附近的小花園進行實驗活動,讓其學習小烏鴉將石頭一點一點扔進半杯水的水杯,親眼驗證水杯內水位的變化,更能理解課文中的描述,感受小烏鴉的智慧之處,也拓展其思維方式更加開闊。實踐與教學相結合,開拓學生視野,活躍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習動力,為學生開設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作為一名啟蒙老師,除了教學課本中的知識,更為重要的是教授學生自主學習的思想,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注重采取多種手段進行教學,以保證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更好地促進小學生的能力發展與綜合品質的提升,從而使得課堂的教學充滿實效性,符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進而在構建出高效的語文課堂的基礎上真正地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為其今后的成長與進步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尹紅凱.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J].魅力中國,2010(35).
[2]陳和正.關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建議[J].小學時代,2010(10).
[3]巴果.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J].華章,2011(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