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
摘 要:近年來,高中擴招導致了中職學校生源質量有所下降,給中職教育教學帶來了更大難度。班主任如何才能讓這些綜合素質相對較差的學生安心守紀、思想穩定、積極向上地學習和生活呢?本文提出,確保穩定是頭等大事,愛的教育是長久之計,抓好學習才能穩定“軍心”。
關鍵詞:中職生 班主任工作 穩定 愛的教育 抓好學習
目前天津市很多中職學校都增設了“中高職銜接三二分段班”和“系統化五年人才培養實驗班”。上中職也可以拿到大專文憑,這吸引了高中落榜生前來就學也得到了一些家長的追捧。據統計,這兩種類型班的錄取分數要比普通高中的錄取分數低200~300分左右,但在實行的基礎上,我們則要將學生的綜合素養提高到大專水平。這給教育教學帶來了很大難度,也對班主任和科任老師提出了更高挑戰。那么,班主任如何才能讓那些綜合素質相對較差的學生安心守紀、思想穩定、積極向上地學習和生活呢?下面筆者根據近年來帶班的經驗談談看法。
一、確保穩定是頭等大事
通過對一些學生的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的家庭存在問題。有的學生是父母雙亡的孤兒,有的學生父母離異。由于家庭的愛不完整,使孩子的自信、自尊不能得到足夠的支持,從而使學生自幼養成倔強、孤僻的性格,逆反心理較強,愛走極端;有的家庭教育存在偏差,溺愛有余而管理不足,從而給孩子養成了諸多壞習慣但又無力挽回。所以中職學生平時主要表現為課上坐不住,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厭學;思想水平不高,缺乏愛的溫暖,對生活和學習缺乏自信,叛逆心理較強;行為懶散、自我約束力較差,打架斗毆現象時有發生。因此,筆者認為在中職班班主任工作中,穩定是“山”。那么如何才能確保穩定呢?
1.以法治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班級社會中,“法”,即班規,即校紀。那么,如何有效運用“法”來實現班級管理呢?
首先,制定切實可行的班規。開學后的21天是教育的關鍵期,如果班主任在此期間能夠嚴抓嚴管嚴督促,就會對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基礎。在新生入學時安排入學教育,要組織學生學習學校相應的規章制度,使學生認識到學校的各項管理非常嚴格全面。同時,班主任也必須結合本班實際,與學生討論并制定切實可行的班規。當然,在制定班規前,更要讓每一位學生深入理解其必要性與合理性,從主觀上認同它,班規的制定要實行廣泛的民主,能尊重大多數同學的意愿,經過班上同學反復討論、整理、修改而成,還要在實施過程中不斷細化、完善。班規要具有可操作性。
其次,持之以恒地落實班規。班規制定之后,重要的是落實踐行,切忌言而不行,行而不果。如果違反了班規卻不去追究,無異于縱容。會使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無知無畏”者,會造成班級秩序的混亂。對違規學生,要力求公正,不因人、因時而變,要懷著包含人文關懷,蘊藏“懲戒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的策略,對照班規懲戒。每當有學生違反了班規,筆者都嚴格地按照班規的具體條款,對違紀的學生進行獎罰分明的處理。 起初,有的學生很頑固,遲到、不做衛生等現象經常發生,因此動用班規的時候很多,執行難度很大,其實就是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博弈,如果教師堅持住了,那么就守住了正義,守住了權威,從而使班規深入學生腦海,實現良好行為習性的定勢,形成嚴格有序的品行秩序。
2.組建班團干部 —— 選擇并培養優秀的“領頭羊”和“排頭兵”
由于班主任的工作很繁雜,因此一個優秀班級的形成和管理光靠班主任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班主任必須培養一批得力的班團干部。班團干部就像班主任的耳朵、眼睛和雙手,是溝通班主任和同學之間關系的重要紐帶,他們在班級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所以在班團干部的選擇上一定要仔細。要選擇品學兼優、責任心強的學生擔任,只有這樣才能樹立正氣,有益于良好班風的形成。千萬不能以惡治惡,利用一些不良勢力來壓制學生。另外,為了班團干部更好地開展工作,要完善班團干部工作職責,有計劃地開展班團干部培訓,培養班團干部的工作能力,力爭讓班團干部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3.引導正確輿論——營造團結、向上、正直的特色班風
在扶正壓邪,獎善罰惡的過程中,輿論具有行政命令和規章制度不可能代替的特殊作用。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有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對班級每個成員都有約束、感染、激勵的作用。因此,對班級中出現的好人好事不要錯過,抓住機會進行表揚鼓勵;對出現的不正之風給予適當的批評和教育。在全班形成一種能夠扶持正氣、伸張正義、制止錯誤思想的集體輿論。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現象有人抓”的班級風氣。
二、走入學生心靈的愛是教育的長久之計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俗話說:“嚴是愛,松是害,不管不教會變壞。”真心愛護自己的教育對象,就必然要嚴格要求,沒有原則的愛是偏愛、溺愛,最終會釀成惡果。但“法”表面上還是太過嚴肅、生硬,雖有規范學生行為的作用,但難以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能治表而難治里。作為教師,我們的目的在于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而育人的根本又在于育心。所以,“情”是必需的。那么,如何在教育實踐中,以情感人并實現愛的教育呢?
1.熱愛工作 —— 愛的教育的前提
因為受我國“學而優則仕”傳統觀念的影響,絕大部分人希望自己的子女上高中升大學,因此,許多家長為孩子選擇中職學校實屬無奈之舉。所以,中職學校的教師沒有中小學和大學教師那樣的成就感和榮譽感;并且由于教育對象層次較低,教育教學難度相對較大,教師們難免會心生厭倦,有時甚至怨聲載道,嚴重影響了工作質量。一個對工作缺乏愛的教師,對學生也不會有應有的愛。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曾經說過:“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就是真理。”所以,一個對工作厭煩、對學生沒有愛的教師,是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的,只有高尚純潔的師愛,才易引起學生心靈的強烈共鳴。歌德說過“如果工作是一種快樂,人生就是天堂”。在工作中我們也深有體會:熱愛自己的工作,我們就快樂;討厭它,鄙視它,我們就痛苦。所以,如果我們改變不了我們的職業,就應改變我們的心態,愛上自己的工作,尋找工作中的快樂,讓自己在每天幸福開心的工作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愛我們的學生,為他們營造“團結、向上、充滿愛”的班集體;而不是讓他們生活在壓抑、缺乏人情味的環境中;讓他們因為有我們這樣的教師而倍感幸福,從而“親其師,信其道”,實現愛的教育。endprint
2.加強自身修養——愛的教育的保障
教師這個職業是個“良心活”,教師的人格品質、愛心及責任心比其學識水平在教育工作中更加關鍵和重要。特別是中職學校的學生綜合素質較低,他們更需要人品正、責任心強的教師進行教導。有人說,中職學校就相當于開放性的監獄,為促進社會和諧與穩定做出了很大貢獻。作為中職學校的教師,我們對此深有體會。那么,我們僅僅是維護學生在校期間的穩定嗎?不是,任何一個有良知的教師都是在對學生進行人格塑造,是在用心靈呼喚心靈,用激情點燃激情;放眼于未來,讓自己的學生懂得愛、知感恩,甚至都能為社會做出應有貢獻;用我們的愛與責任改變更多學生的命運。
筆者認為,“為師先做人,育人先正己” 。作為學生的第一班級責任人,班主任在學生良好行為養成方面起著其他任何任課教師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的一舉一動都成為了學生們效仿的對象。因此必須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良師益友,以教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在教育工作中,應時刻注意為人師表。由于筆者學校采用理論和實訓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一部分班級上理論課,同時另一部分班級上實訓課,四到五個星期后進行互換,因此就出現了兩個班在不同時間共用一間教室的情況。每次筆者所在的班上完理論課后,都讓學生們把教室徹底打掃,確保把一個窗明幾凈的教室交給下一個班;但每次他們交給的教室卻不盡如人意,同學們把這一切也都看在了眼里。筆者也抓住這一契機對同學們進行言傳身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擇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萬萬不可因為別人標準低而降低自己做人的原則。
3.加強專業知識及教育教學規律的學習——愛的教育的手段
“可憐天下父母心”,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可是仍然有很多教育失敗的家庭。作為班主任也一樣,要想帶好一個班,僅憑一腔熱情和滿腔關愛是不夠的,還必須懂得學生心理,深諳教育規律,掌握教育藝術。班主任具有豐富廣博的知識,才能讓學生佩服你,信服你,你的話才有說服力。另外,班主任還要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做到邊學習、邊實踐、邊交流、邊總結。特別是在教育實踐中,要靈活運用所學規律。
要重視“首因效應”。在心理學中,首因效應也叫“第一印象”效應。這一最先的印象對他人的社會知覺產生較強的影響,并且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并占據著主導地位。因此,班主任一定要重視和學生的第一次見面,在妝容、穿著以及言談舉止上都要認真準備。另外,平時必須通過提高自身修養來整飾自己的形象,為將來自己的教育教學奠定基礎,搭好臺階。
要注重儀容儀表。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說過:“良好的儀表猶如一支美麗的樂曲,它不僅能夠給自己提供自信,也能給別人帶來審美愉悅,使你辦起事來信心十足,一路綠燈”。有的老師不注重儀表,整天邋里邋遢,自然得不到學生的尊重。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管是從學生的角度還是從教師本人的角度來說,適合身份的裝扮都會讓人視覺舒服,眼前一亮。所以,適當地講究儀容儀表不僅能夠增強教師的親和力,也能增加教師的自信,更好地為教育教學工作服務。
三、抓好學習才能穩定“軍心”
學生大部分時間在教室里度過,學校的要求特別嚴格,不能說話、趴桌子,更不能玩手機、看小說。所以,如果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那么是很難堅持上課的,隨之而來的就是出勤問題。長期以來,中職學生厭學心理嚴重,所以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是最關鍵的事情。那么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呢?
1.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專業思想
使學生了解有關職業教育的政策與發展動態。目前,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例如,學生們每個月可以拿到補助;高級技能型人才短缺,就業形勢良好;工人的待遇在不斷提高;通過平時搜集的實例給以正面激勵,使他們認識到中職學生同樣能成才、有前途的道理。以激發其專業興趣,讓他看到希望,讓希望燃燒起光明,照亮他人生的路。這樣將大道理同小道理與學生個人的切身利益掛鉤,有利于學生清醒頭腦,樹立遠大而實際的人生理想。
2.點燃學生自信的心燈
魏書生老師認為,培養自信心要從“揚長”開始,他是逼著學生找自己的長處,將自信心一點一滴地根植在學生長處的土壤里,建立起學生自信的“根據地”。人的優點是可以遷移的,這種遷移足以覆蓋缺點。所以我們應向魏老師學習,在學生的長處上點燈添油,以燃起一支能照亮學生成功之路的火炬。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有了動力和信心還不足以使學生堅持學下去。每個人都有惰性,如果得不到監督,有可能就那么“舒服”地過下去了。所以,建立健全班級學習制度,并在任課教師、班團干部及科代表和學習組長的共同配合和監督下,完成各個科目的學習,例如課上學習狀態、課下作業的完成情況都要責任到人。要讓學生逐漸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最終變被動為主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帶動班級各方面提升到更高水平。
總之,當班主任不容易,當中職學生的班主任更不容易。但只要心中有愛,并憑借自己的良心和高度的責任心工作,就一定能把班帶好;如果再掌握一定的教育規律并結合實際進行一定的教育實踐,那么一定會成為優秀的班主任,為中國的2025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高素質職業藍領人。
參考文獻:
[1]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2]李迪.做一個優秀的中職班主任[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3]趙凱.好班規打造好班級 [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4]鐘祖榮,劉維良.教育理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天津市機電工藝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