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勁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技工院校在校人數大幅度增加,學生素質與以往比起來就會參差不齊,特別是大部分學生數學成績較差,這對數學教師來說面臨著比較大的考驗。數學是技工院校的一門基礎性課程,為提高學生智力服務,為學生學習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服務。該文初步分析了技工院校學生學習數學的基本狀況及學習數學動力不足的原因,以及重點闡述了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技工院校;數學課堂;興趣培養;學習習慣
目前,技工院校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是人人皆知的客觀現實,不少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認為數學沒多大用處,數學課枯燥乏味,學著沒意思;加之自感數學基礎差,學習沒信心,缺乏興趣,甚至厭學。如何提高學習興趣,要實現數學教學的“兩服務”功能,首先要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基本狀況及其學習數學動力不足的原因。
1 學生數學學習的基本狀況
(一)數學課在技工院校的地位
數學課在技工院校是文化基礎課,與專業課相比,其地位明顯薄弱,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數學課在技工院校對于初中基礎的同學來說主要是為了迎接成人高考,那么對于高中基礎的同學就目的不明確,再隨著技工院校的發展趨勢,加強學生的技能訓練。增加實習實訓課時,這樣數學教學出現了課時少與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專業課具備的數學知識產生了較多之間的矛盾。
(二)學生的學風普遍較差
技工院校學生在學習意識、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及學習動力上都比較欠缺。這學期本人任教初中基礎的三個班級的教學任務,在這這幾個班級的學生進行了調查,根據調查顯示,85%的學生來我校就是為了找一份工作。其中對數學學習興趣較濃、基礎較好的寥寥無幾,只占8.67%;興趣、基礎都一般的占26.8%;沒興趣、基礎差的占64.53%。這些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說話、玩手機、睡覺、看小說等情況時有發生。
2 學生數學學習動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學生數學學習動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一)基礎差,學習能力低
近幾年來,高校和普高的擴招以及學生生源的下降,導致技工院校的生源質量相對較差。大多數同學來技工院校目的不明確,有的是為了混日子,有的是混文憑,有的是來結交異性等等。這些學生本身就缺乏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消極對待學習。學生普遍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影響了學習氣氛,不良的學習氛圍反過來又影響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 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有效的學習方法
由于學生學習不主動,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課內不做筆記,聽課不認真,思路不清晰:作業只會抄,不會做,不能正確對待考試,總是想方設法作弊。進入技校后學生失去了奮斗目標,學生普遍對教師存有依賴心理,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專研精神。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不可能產生學習的高漲情緒,他們不可能在學習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三)學生存在自暴自棄的不良心態
學生存在自暴自棄的不良心態有深層次的歷史原因。一部分學生在小學學習階段就產生了對數學的學習的厭惡。還有一部分學生,在小學時體驗過學習的快樂,上了初中剛開始也很有興趣,可后來他們遇到了學習上的困難,沒有及時得到教師的幫助,慢慢地失去了興趣。
3 學生在自我認知中,認為自己努力也是徒勞無功的。自暴自棄的心理
使他們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到了其他方面,這類學生也成為了學生學習的主要障礙。
以上初步分析了技工院校學生學習數學的基本狀況及學習數學動力不足的原因,那么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歡數學,熱愛數學,為學習創造良好的客觀條件,本人認為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做起:
(一)創設輕松愉快的數學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基本形式,是教學過程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不僅要求教師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同時也要求教師在課堂講授中采用較好的教學手段,創設一種身臨其境的教學情景,使學生為之所動,產生共鳴,盡快進入問題情境的角色之中。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教學情景的方法有很多種,可以創設生活情景、實驗情景、參與情景、故事情景、質疑情景、糾錯情景等等。但這些情景的創設必須基于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教材內容和全面、科學的分析,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內容中蘊涵著有能力價值和感情價值的知識,利用這些知識作為情景素材來創設情境,才能激發學生興趣。
(二)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鑒定學習興趣的基礎
荀子說過:“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關系的狀況影響數學功能實現的程度。教師和學生關系處的好,學生便愛聽他的課,樂于接受他的觀點,教師輸出的各種信息都在學生頭腦里暢通無阻的出現。“易接受”的心里優勢現成共享式的“你和我”的關系。從而取得最佳的數學效果。教學時,教師要平易近人,循循善誘,想法活躍課堂氣氛:課余時,教師要噓寒問暖,急學生之所急。這樣就會使學生感到親切,就會使學生樂學、愿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幫助學生獲取成功,在體驗成功喜悅的過程中鞏固學習的興趣
由于學生基礎差,對數學學習總缺乏信心。而成功的數學活動可以使他們體驗成就感,從而會精神振奮,信心十足。為此在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促使他們形成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為了使每個同學都有成功感,我根據學生情況把他們分為不同層次,有針對性地提出不同要求:對于基礎差的同學只要求他們掌握教材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即為達標;對于基礎好的學生,則注重其能力的培養,引導他們利用數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努力達到更高目標。由于因材施教分類要求,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使學生學習興趣大大地提高。
(四)培養學生樹立“素質就業“的理念,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素質就業”要求技校生必須具備的能力可總結為8個方面:自理和自律、學習與發展、交流和合作、收集和處理信息、管理和完成任務、耐勞和耐挫、應急和應變、批判和創新、因此,要將“素質就業”理念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強化學生的職業觀念,讓學生感受到就業的壓力,明確自己學習的方向,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可以從多方面去挖掘,在日常教學中要時時注意采用各種手段和途徑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走出學習數學的困境,真正地樂意學數學去。
參考文獻
1、《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徐國慶.實踐導向職業教育課程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3.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升華.教育研究,201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