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洛五谷
摘 要: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師生之間的密切合作與交流互動不可或缺,在努力豐富學生知識量的同時,老師還要致力于深入發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素質和綜合能力,以此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為研究重點,核心目的為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學教學;數學課堂;優化建議;實效性研究
數學學科本身具有很強的思維邏輯性,在學習實踐過程中,對于小學生而言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實踐教學中,如何避免學生出現抵觸厭惡的學習情緒,以及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老師所要面臨的重要問題與任務。為實現小學數學教學優化,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老師就必須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設計有效性教學內容,運用科學教學方案來幫助學生真正掌握數學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一、實踐游戲化教學方式,營造輕松教學氛圍
小學時期學生的特點在于愛玩、好動,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運用游戲化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在課堂實踐中,老師要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進一步設計教學活動內容,通過游戲情境設置激發學生好奇心,這樣可以加強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性與注意力,為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100以內的加減法》章節的設計教學中,老師可以設計一個課前導入游戲活動,以此來充分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老師可以把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進行提問搶答,真正體現寓教于樂。如,“12+8=?,22+66-10=?,25-20=?……”另外,對于勇于回答問題的學習小組,老師要給予鼓勵,對于回答正確的學習小組,老師要給予加分,但是問題回答錯誤不予減分,最后進行總結,老師可以對加分最多的學習小組實行終極獎勵,如免去學習小組的課后家庭作業或者免去一些責罰等等,通過游戲競賽學習,可以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注意力,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了途徑。
二、借助信息資源,構建豐富的知識表象,增強學生理解能力
形象思維的開拓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而正確豐富的表象教學是核心與基礎,因而在小學數學課堂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盡力豐富課堂內容,并充分借助“生活情境”中的材料,我們生活的周圍事物都蘊藏著數學知識。老師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多看多聽多想多記,從而積累豐富表象,加強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觀察圖形》一課教學時,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折紙,觀察并理解軸對稱圖形的形成要素,或者老師也可以利用課件演示物體的對折過程及結果,再如投影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比如放大的樹葉、蝴蝶等讓學生理解明白軸對稱圖形的含義。再或者,自行車里隱藏的數學知識可以讓學生直觀認識到圓形及圓形運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明白體會不可脫離實際生活,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網絡資源,將知識內容具體化和豐富化,以加強學生對圖形的認識。
三、實踐磨煉,打造有效課堂
首先,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明確教學內容與目的,圍繞主題,保障備課效率。一堂課的順利實施和有效開展,離不開課前備課工作,所以老師一定要認識到課前備課工作的重要性,切不可潦草懈怠。在預設數學課堂教學內容及方法時,老師既要對目標加以考量,又要對過程加以落實,可以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注重體驗教學和學生實踐。
其次,在實踐課堂教學中,老師在遵循有效學習活動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勇于參與課堂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勤于思考并提出疑問,不能只是依賴模仿和記憶教學方式,要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識。
第三,教學反思也是一項重要工作,老師自身也是需要監督和成長的。反思與研究密不可分,脫離了對工作實踐的反思,那么教學研究就顯得空洞、蒼白。老師可以采取紀實的方式,或筆記或短視頻,真實記錄教學的重要部分及想法。教學預案的設計、課堂實踐以及關于學生的奇思妙想,都是老師反思研究工作的一部分,當然反思工作也要做到有個性和思想,有效的反思可以給予老師鞭策和動力,更有利于小學數學課堂求新求變的創造,從而打造高效率的教學課堂。
第四,積極開展多種教學研究活動,提升教學研究層次。高效率課堂教學的實施,離不開老師的辛勤和努力,當然老師自身的學識和能力更為重要,學校可以組織老師到外校甚至是省內外名校進行實地觀摩學習,學校內也可以組織對骨干教師教學的觀摩課,以及新青年教學課等多種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這樣可以有效提升教學研究質量。
在小學數學實踐教學中,老師要實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豐富教學活動,并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倡全方面發展教育。另外,老師要做到腳踏實地,提升自身教學素養,避免滿堂灌教學方式,積極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馮秀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升實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4.
[2]王趙宇.小學數學教師實現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J].科教導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