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鳳
【摘要】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高中各類學科對教學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于化學科目來說,如何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與綜合素質,成為了化學教學有效性的主要組成部分。本文基于高中化學課堂實踐教學,針對有效性提升問題提出幾點有效性建議,希望能夠為相關專業提供可以參考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高中化學 教學有效性 提升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9-0094-02
自新課程實施以來,不僅僅是高中化學,各類學科課堂教學現狀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對于化學教學來說,一線教學都在新教學理念下,從提升學生興趣入手,進行了很多課堂改革與優化,然而歸根結底,什么叫作課堂教學有效性呢?在筆者看來,課堂教學有效性主要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是對時間的把握,我們知道,高中生學業壓力較大,一共需要學習六門課程,所以每門課程學習時間有限,所以要合理分布知識點的學習任務;第二就是能力要求,縱觀近幾年的化學高考試題,已經不再局限于課本知識,更多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察,所以提升化學課堂綜合能力培養也是有效性的一個重要內容。筆者希望通過以下幾點措施能夠對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起到足夠的促進作用。
一、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提升過程中的瓶頸
傳統的高中教學課堂中,都是將教師作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化學教師布置固定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而學生只是服從教師安排處理化學問題,使學生的創新能力、想象能力受到一定限制,而在化學教學有效性提升思路提出后,需要打破現階段的瓶頸,概括起來有三個方面的阻礙。
第一,“經驗式”教學成為教學主流。筆者在研究調查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化學教師的教學經驗還是非常豐富,這種情況的優點就是他們對于學生的不明白之處能夠進行完美的解決,但是問題就是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學模式,這一模式是非常不利于化學教學方式的轉變。
第二,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教師死板、固定不變的教學方法,造成很多高中生在學習化學過程中對老師的依賴性較大,對講過的題目能夠接受,一旦考試出現能力拓展類的提醒便變得手無舉措,這就是學習方法不當造成的教學有效性的低下。
第三,教學資源的匱乏導致教學方式的落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信息化教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并在很多中學加以引用。但是在很多基層中學中,教學資源還存在不足之處,以化學教學中的實驗教學為例,由于經費有限,再加上每個班級人數較多,無法使每個人都對老師的操作進行練習,只能憑借想象對實驗內容進行理解,阻礙了化學教學的有效性提升。
二、轉變傳統教學理念
新課程實施以來,筆者通過調查研究得知,一些高中學校在進行化學教學時,很多高中教師還是保留著傳統教學理念,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高考壓力不斷提升造成老師以知識點講授為中心,不敢輕易創新教學模式,無法激起高中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二是對新課改理解層次不到位,沒有將高中化學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
所以,要想提升化學教學有效性,需要克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改變傳統教學理念,說起來很是無奈,改變教學理念不僅僅需要教師本身的努力,學校領導、學生家長都要給予理解和支持。例如,定期舉辦化學知識進家門的活動,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發現有趣的化學現象,在之后的學習中能夠進行研究,創造一個寬松、有趣的化學教學環境,讓高中生在知識、生活、情感多個方向全面發展,真正意義地實現素質教學。
三、提升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
常言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每個高中生的性格特點與學習方法不同,而每一名的化學教師在不同方面又都有自己擅長的的領域,所以選擇自己擅長的教學方法才是提升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的“萬能鑰匙”,然而在各種各樣的教學風格中,有一個原則是不會改變的,那就是通過自己的教學手段,盡可能的提升高中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明確學習目標,從而使教學氣氛變得更加和諧與活躍。
四、多手段激發高中生化學學習興趣
歸根到底,化學教學的對象是高中生,所以要想實現高中化學的有效性,提升高中生自身學習興趣是畢竟之路。下面以化學實驗為例,普通的化學實驗已經很難吸引高中生的興趣了,所以在新課改背景下,可以采納趣味實驗、魔術實驗或者游戲實驗等模式呈現出來,讓高中生在實驗情景中感受到化學美。
從下表1可以看出,無論是趣味實驗還是魔術實驗,都是根據高中生實際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物品進行的,它以獨特的現象闡述了化學知識中的現象,受到了學生們的喜愛,提升了高中化學的人文精神與化學素養普及。
五、實行評價激勵功能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無論老師講課的方法如何風趣,知識點概括如何準確,如果學生本身沒有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最終還是無法實現教學有效性。對于高中化學這種難度較高的理科類科目,老師一定要采取相應的激勵評價措施,為每個人學生制定符合自己學習要求的學習方案,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四點:
首先,要把握好評價時機,筆者建議可以設立在隨堂測試或者周測試之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成績進行評價;其次,評價內容要全面,例如有些學生雖然在基礎知識方面學習比較扎實,但是對于化學實驗理解不到位,教師可以組織這部分的學生進行專門的實驗教學,針對性的解決問題,提升他們的學習信心,而不是一味地去否定他們,看不到他們的“發光點”;第三,要注意溝通方法,多用“干得不錯”、“真棒”等鼓勵詞語,少用“你怎么這么笨!”等刺激性詞語;最后評價方法要多樣化,不僅是語言溝通,還可以通過具體數據圖表,讓學生看到自己能力變化,實現化學課堂評價數據化。
六、結語
綜上所述,提升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是一項綜合性工作,它既需要老師講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結合,最大限度的提升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又要滿足高考要求,保證學生在高考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因此作為教師一方要不斷提升自己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方法,而學校與家長應該給予更多的包容,為我國素質教育提供更廣闊的空間,最終為高中生的全面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楊清華.淺談新課改下高效高中化學課堂的構建[J].學周刊.2017(23).
[2]黨連岳.激發高中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13).
[3]王思邈.高中化學有效新課導入策略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