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俊
【摘要】閱讀是一種心智活動。在閱讀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疑問,提出質疑是學生理解與內化的開始,從而促進閱讀的深入進行。閱讀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學生正確質疑的基礎上的。因此,質疑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石。本文圍繞如何在閱讀中提出質疑而展開論述,旨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質疑;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說:“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積累知識,而是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語文閱讀活動中的質疑是一種心智活動。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從質疑開始。我們知道,閱讀的過程是讀者、作者、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思維在相互的碰撞。因而,讀者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質疑,而這種質疑正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體現。
一、營造質疑氛圍,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語文閱讀教學中要積極倡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與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從而構建有活力的課程。”作為接受新課改理念的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把閱讀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營造和諧的閱讀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表達自己的看法。例如在教學《田忌賽馬》時,就讓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學生提出了很多質疑。如文中寫第二次賽馬時,孫臏讓田忌用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一個是劣馬,一個是最快的千里馬。這樣它們比賽就一定會相差很多,難道齊威王不知道嗎?在討論中有學生指出:“齊威王性情十分驕傲、自大,這樣的人很難看清事情的真相。而孫臏是一個謹慎而細心的人,他不僅知馬而且還識人,這才是轉敗為勝的真正原因。”通過這樣的大膽質疑,既深刻理解了文本內容,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同時,學生的分析富有哲理,認識了事物的本質特征。
二、創設質疑情境,在情境中展開質疑
現代閱讀教育理論認為,靜態的文字難以激起學生的閱讀興 趣。只有把靜態的文字通過一定的情境,才能生動形象地展示文本內容。豐富的情境有利于學生理解文本內容、了解作者的用意,這樣,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就會產生真切的體驗,在體驗過程中產生思維認知的沖突,此時質疑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因此,情境的創設有利于學生提出疑問,進而推動他們的思維發展。例如在教學《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時,為了激發學生的質疑興趣,就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在課件中創設這樣的質疑情境:首先播放一段蟈蟈的視頻。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讓學生了解到蟈蟈這種昆蟲的習性。接著,播放盲婆婆面露笑容的圖片。讓學生了解到盲婆婆是一個雙目失明的老奶奶。最后,出示課題。提出問題啟發學生的思維:婆婆在蟈蟈聲中好像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想到什么?盲婆婆的歡樂是怎么來的呢?我是怎么關心盲婆婆的?通過生動的情境提出質疑,幫助學生掃清閱讀中的障礙。
三、學會質疑鑒賞,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閱讀活動也是鑒賞文本的過程。在探究性文本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很多質疑,只有通過質疑才能了解到作者要闡述的什么問題。所以,在閱讀過程中要進行質疑鑒賞活動。所謂質疑鑒賞就是對寫作特點、故事情節等做出相關的評價,表明自己的看法。這是提高閱讀探究能力的重要體現。例如在教學《負荊請罪》時,學生就提出這樣的質疑:既然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那它為什么最終還被秦國吞并?這樣的質疑非常有深度,必須結合歷史知識給學生解答。在教學《狐貍和烏鴉》這篇課文后,學生提出了這樣的質疑:這個故事就一定說明狐貍狡猾嗎?這難道不是狐貍聰明的表現嗎?烏鴉失去事物就一定值得我們同情嗎?我們怎樣才能抵擋外界的誘惑?通過這樣的質疑,幫助學生認真地解讀課文,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質疑能力的培養,需要逐步的訓練。小學生的閱讀實踐是從表層到深層逐步發展起來的,通過質疑能力的培養,逐步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
四、抓住質疑時機,從課文的空白處發問
心理學研究認為,人的質疑意識來自于注意力對問題的適時控制。這種控制必須要把握好時機,否則就很難提出有價值的質疑。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要留給學生時間與空間。教學實踐證明,教師要做好有效的控制,才能讓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從而開展有效的閱讀鑒賞活動。我們知道,有的課文中往往通過省略號來表達不盡之意。有的課文存在語義跳躍的地方。那么我們怎樣處理這些地方呢?那正好是我們通過作者留下的這些“空白”來適時地提出問題,進而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例如在教學《司馬光砸缸》時,課文中有這樣的表述:“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此處我們就應該這樣來設問:“叫著、喊著。”他們怎么叫?叫什么?如何喊?他們會有什么樣的表情?會有什么樣的動作?這樣的措施有作用嗎?通過這樣的質疑,不僅激發學生閱讀中的想象力,而且更加突出了司馬光沉著、堅定、智慧的一面。因此,通過抓住時機進行質疑,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在課文的空白處質疑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質疑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具體體 現。閱讀過程中,學生要探究文本內容、理清文章思路、剖解作者用意等。而這樣的過程離不開質疑,只有通過質疑,才能真正達到了解文本的目的。因此,質疑為學生打開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從而讓閱讀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海波.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J].語文天地,2015(7).
[2]林芳友.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質疑問難能力培養[J].華夏教師,2014(8).
[3]仇成敏.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培養[J].考試周刊,201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