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甘孺 孫京華 李勝開
【摘要】 目的 分析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發生原因及解決辦法。方法 收集46例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患者的臨床資料, 分析其發生原因, 并針對這些原因制定出相應解決辦法。結果 46例患者中, 有38例基礎病為慢性腎炎, 5例為糖尿病腎病, 2例為高血壓腎病, 1例為多囊腎。致病菌以革蘭陽性球菌為主。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的發生原因主要包括操作不規范、營養不良、合并有糖尿病, 其中操作不規范患者20例, 占比43.48%;營養不良患者21例, 占比45.65%;合并糖尿病患者5例, 占比10.87%。結論 針對導致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發生的操作不規范、營養不良、合并有糖尿病因素, 可對護理人員操作進行再培訓, 并強化對患者的營養補充, 對基礎疾病進行治療。同時可為患者應用敏感的抗菌藥物。
【關鍵詞】 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發生的原因;相關因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0.035
隨著當前臨床上對透析治療研究的不斷深入, 常規的透析方法開始得到了較大改善, 而更加有效的護理方法得到了較多的關注[1, 2]。腹膜透析開始得到較多的關注。但仍需注意的是, 腹膜透析在臨床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諸多合并癥狀和并發癥, 導致治療效果不佳[3, 4]。本文即分析了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發生原因及解決方法,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1年9月~2016年11月收治的46例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患者, 其中男21例, 女25例;年齡17~75歲, 平均年齡(46.36±28.64)歲。所有患者在臨床治療時, 均使用腹膜透析的方法進行治療。所有患者均出現了腹膜炎癥狀, 結合實驗室檢查, 均已經得到確診, 并且確診后對其實施相應的治療。
1. 2 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診斷方法 腹膜透析相關腹膜炎臨床診斷標準為2013年版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陳香美主編《實用腹膜透析操作教程》中提出的腹膜透析相關腹膜炎的臨床診斷標準, 即出現腹膜炎的臨床癥狀(包括腹痛、惡心和嘔吐、發熱、寒戰、腹瀉或便秘等)以及體征(包括腹膜透析液出現渾濁, 腹部壓痛、反跳痛, 體溫升高), 在對其實施實驗室檢查后顯示, 白細胞計數≥100個/m3, 其中中性粒細胞比例>50%。對其實施細菌涂片檢查后顯示為陽性, 或是培養完成后顯示為陽性。
1. 3 方法 對所有患者的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發生原因進行針對性的分析, 包括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的發生率、患者病史、原發病、影響狀況等相關信息, 同時根據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的影響因素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法。
2 結果
46例患者中, 有38例基礎病為慢性腎炎, 5例為糖尿病腎病, 2例為高血壓腎病, 1例為多囊腎。致病菌以革蘭陽性球菌為主。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的發生原因主要包括操作不規范、營養不良、合并有糖尿病, 其中操作不規范患者
20例, 占比43.48%;營養不良患者21例, 占比45.65%;合并糖尿病患者5例, 占比10.87%。
3 討論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是當前臨床上比較常見的透析治療方法, 指通過人體自身腹膜作為透析膜的治療手段[5, 6]。在此過程中, 可以通過灌入到腹腔中的透析液和腹膜毛細血管內的血液之間進行水分以及溶質的轉運及交換, 最終能夠將患者體內的水分以及潴留的代謝產物進行去除, 并且在此期間可以不斷的補充人體代謝所必須的堿基, 因此能夠達到腎臟部分替代的治療效果。而由于腹膜透析的特點, 當前在對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急性腎衰竭、毒物或藥物過量患者可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 對其有著重要意義。
但在使用腹膜透析方法治療時, 仍然會導致其出現諸多并發癥和合并癥等, 會對臨床治療效果和安全性造成較大影響[7-10]。本次研究即對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患者的發病原因進行針對性分析。通過本次研究顯示, 患者的基礎疾病最常見的為慢性腎炎, 其他為糖尿病腎病和高血壓腎病。致病菌以革蘭陽性球菌為主。在發生原因上, 操作不規范、營養不良、合并有糖尿病是導致腹膜炎發生最主要因素。
因此, 在實施腹膜透析治療時, 可針對這些發病原因進行相應的處理。首先需規范操作, 并對護理人員進行全面完善的培訓, 同時需注意到對患者自身原發性疾病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 例如營養狀態比較差或出現了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等情況的患者。在此過程中可對這些癥狀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 包括抗菌藥物治療, 并隨時關注患者身體狀況的變化, 讓其身體狀況能夠符合相關要求[11, 12]。
另外腹膜透析液出現了污染也是導致腹膜炎的一類重要因素, 患者在進行腹膜透析前需檢查腹透液袋是否完好無損, 保證透析液進入患者身體時的衛生性。最后在確診腹透相關腹膜炎后最重要的是選擇敏感抗生素進行相應的治療, 例如本院經驗性治療一般選用頭孢唑林聯合阿卡米星或頭孢唑啉聯合頭孢他啶治療, 效果較為肯定, 若用藥后48 h腹膜炎癥狀無明顯改善, 炎癥未得到有效控制, 則需及時調整抗生素應用或根據藥敏結果調整敏感抗生素應用。而且在此項研究中可以發現有患者出現反復發生腹膜炎的情況, 遂針對這類患者更應尋找原因, 特別是針對患者腹透操作過程需進行再培訓及考核, 改善患者營養狀態, 同時盡量避免或控制腸道感染、便秘、電解質紊亂等易引起腹膜感染的因素[13, 14]。
綜上所述, 在對患者實施腹膜透析治療時, 需關注護理人員操作規范、患者自身基礎疾病、患者身體狀況和透析液衛生性, 如確診腹透相關腹膜炎則需第一時間選用敏感抗生素應用, 使腹膜炎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 以保證患者后續正常的腹膜透析治療。
參考文獻endprint
[1] 譚融通, 黃莉, 李堅梅. 103例持續性非臥床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的臨床流行病學研究. 重慶醫學, 2012, 41(13):1267-1269.
[2] 劉劍, 黃勛, 劉瑤, 等. 持續性非臥床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臨床分析. 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6, 41(12):1328-1333.
[3] 張連云, 劉向東, 張燕, 等. 68例持續性非臥床腹透腹膜炎臨床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0, 5(18):131-133.
[4] 李慶芳, 朱仕建. 持續性非臥床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的臨床分析.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4(2):111-112.
[5] 梅艷, 張雯. 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的病原學及耐藥分析.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2, 5(35):52-54.
[6] 魏建波, 梁婷婷. 61例持續性非臥床腹透腹膜炎臨床分析.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4(6):1318-1319.
[7] 楊仁梅, 王穎, 施敏敏. 持續非臥床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的護理. 現代醫藥衛生, 2016, 32(20):3224-3226.
[8] 王竟爽, 劉理, 梁莉, 等. 65例持續性非臥床腹膜透析腹膜炎相關因素分析.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6(3):347-348.
[9] 張蓓茹, 田密, 于銳, 等. 單發性和多發性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的臨床特征及預后對比分析. 中國全科醫學, 2014, 17(8):
879-882.
[10] 詹周兵, 石永兵, 沈華英, 等. 236例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中華腎臟病雜志, 2014, 30(3):
195-200.
[11] 章俊, 王悅, 梁秀潔, 等. 復發和再發性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的危險因素及致病菌特征. 廣東醫學, 2016, 37(4):602-605.
[12] 楊杰, 張煒煒, 萬成, 等. 91例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耐藥性分析及其與預后的關系. 中國血液凈化, 2013, 12(11):590-593.
[13] 許坤, 張煒, 吳永貴, 等. 124株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致病菌及耐藥性分析. 臨床腎臟病雜志, 2013, 13(9):394-397.
[14] 萬程, 楊聚榮, 張煒煒, 等. 腹膜透析相關腹膜炎危險因素分析. 臨床內科雜志, 2014, 31(4):240-242.
[收稿日期:2017-06-14]endprint